辽宁省丹东市第十四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642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6

1.计算题(共1题)

1.
向一定质量的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66.9g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4.9g蓝色沉淀。请计算:
(1)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___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实验桌上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现将其放入一干净的烧杯M中,加入足量的水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为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讨论猜想)经过分析,针对白色粉末的组成,大家提出如下猜想:
小红:氢氧化钠、硫酸钠; 小华: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碳酸钠、硫酸钠;  小亮: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
(实验分析)四位同学共同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烧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A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有气泡产生
_______的猜想不正确
2.另取烧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另一试管B中,向其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亮的猜想正确
3.继续向试管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完毕后,同学们将试管A、B中的物质倒在同一个烧杯中,然后过滤,滤液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有______。

3.简答题(共2题)

3.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

(1)______℃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把20克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______(填字母,下同)若将温度降低到t1℃时,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A  c>a=b B  b>a=c
C  a>b>c D  b>a>c
(3)t1℃时,从含有a、c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分离出 c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
(1)使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你认为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2)为防止煤自燃,煤场将大煤堆分散成若干小煤堆,这样做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多家庭以天然气为燃料,当发现燃气泄漏时,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A 赶紧打开换气扇 B 关闭气源阀门
C 打开门窗通风    D 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报警电话
(3)实验室常用液体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推断题(共1题)

5.
图示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钠盐,C、D为氧化物,A、B、C、D、E中都含有氧元素,且物质C的固体俗称“干冰”。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分析后作答:
 
(1)物质C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B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共11题)

6.
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炸B.固体变成气体C.燃烧D.颜色改变
7.
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能够成功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8.
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碱溶液和盐溶液发生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
9.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10.
下列对客观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Fe、Fe2+、Fe3+化学性质不同
微粒中的质子数不同
B
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
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
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
D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冰和水都含有相同原子
 
A.AB.BC.CD.D
11.
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除杂、分离、区分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都正确的(  )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鉴别NH4Cl溶液和K2SO4溶液和Na2CO3溶液
Ba(OH)2溶液
B
除去生石灰中含有杂质石灰石
水或稀盐酸
C
从H2O2溶液制氧气的残余物中分离出MnO2
过滤或蒸发
D
区分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稀硫酸
紫色石蕊或铁粉
 
A.AB.BC.CD.D
1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铁丝在空气中被点燃,火星四射
B.氧化铁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红褐色沉淀
C.点燃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发生猛烈爆炸
D.氯化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13.
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下列实验中木条的使用不能达到目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
D.用木条平放在蜡烛中,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
14.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可能含有锌B.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
C.滤液中可能只有一种溶质D.滤液中一定有Zn2+  Cu2+  Ag+
15.
下列变化前后的数据关系符合a<b的是(   )
A.一瓶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为b%
B.一瓶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为b%
C.酒精和水混合前的体积之和为amL,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bmL
D.一根光亮的铁钉质量为ag,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质量为bg
16.
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恰当的是    (   )
A.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B.图书档案室资料起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酒精灯不小心打翻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大量水浇灭
D.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6.填空题(共6题)

17.
图甲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仔细分析答题:

(1)图甲中,铝元素的信息有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___;
(2)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 ;
(3)图乙中,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 (填序号, 下同);
(4)图乙中,与铝不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是_________。
18.
现有H、O、C、N、Na五种元素,请选择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  (2)治疗胃酸过多的盐_______
(3)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物质_______    (4)溶于水吸热的物质_______
19.
留心观察,化学就在身边。
(1)米饭、馒头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
(2)聚乙烯能制成薄膜,因为它具有________(填“热塑”或“热固”)性。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这是利用洗涤剂对油污的____________作用
(4)烧水时易生水垢的水,属于______水(填“硬”或“软”)
(5)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_有关
(6)人体摄入______元素不足或过量均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20.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______________ .
(2)因为氮气具有_____________的性质,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
(3)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①气态二氧化碳能被压缩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气态二氧化碳和液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1.
金属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1)动车电路中的导线大多选用铜制造的,这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和_________性。
(2)探究铝与酸的反应前,用砂纸打磨铝条,是为了除去_______(填化学式)。
(3)修建铁路所需的大量钢铁是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冶炼而得。写出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铁酸钠(Na2FeO4)是高铁列车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其中高铁酸钠中铁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
22.
实验室欲配制12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用于农业上的选种实验。实验员发现实验室中只有粗盐,他决定先将粗盐提纯后再配制。
(1)粗盐提纯的过程为:操作A→过滤→蒸发,操作A的名称为  。在蒸发时,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蒸发皿中的液体,其目的是 。在进行该操作时,通常在实验台上放一个石棉网,该石棉网的用途是
(2)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g。用调好的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3)其它操作均合乎要求,最后溶液装瓶,请为该溶液写一张标签:

7.实验题(共1题)

23.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______,b______.
(2)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填装置编号).用B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F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装置.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通入干燥氧气约10秒,引燃铁丝下端火柴杆,伸入塑料瓶内,并对准玻璃管口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铁丝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填序号).
①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②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
③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和性质验证于一体,实验更优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