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3月3日至11日,包括圆明园牛、虎、猴、猪四大铜质兽首在内的一批珍贵文物首次在合肥展出。

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生成铜绿(俗称铜锈)。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 Cu2(OH)2CO3],铜绿不稳定,受热后可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
(1)根据铜绿的化学式,你认识铜绿的形成是铜与_____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为探究铜绿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从其它铜器上取下适量的铜绿,放入图 2 所示装置中,加热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现象说明,铜绿加热后可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
(3)为验证铜绿的组成中含有铜元素,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吗?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可能的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生成铜绿(俗称铜锈)。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 Cu2(OH)2CO3],铜绿不稳定,受热后可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
(1)根据铜绿的化学式,你认识铜绿的形成是铜与_____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为探究铜绿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从其它铜器上取下适量的铜绿,放入图 2 所示装置中,加热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现象说明,铜绿加热后可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
(3)为验证铜绿的组成中含有铜元素,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吗?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可能的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有一含有纯碱的食盐样品,为了测定其中碳酸钠的含量,某同学称取30g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100g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气体全部逸出,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3.4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1)反应中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
(1)反应中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
3.流程题- (共2题)
3.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得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
(2)制取氢气的反应过程为:C+H2O
CO+H2,CO+H2O
CO2+H2.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表现氧化性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3)原料中 N2、H2中常含有 CO2和水蒸气,反应前要净化.净化的过程是_____.
(4)写出 N2、H2反应生成 NH3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 N2与 O2分离.根据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 NH3与 N2、H2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___℃

(1)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
(2)制取氢气的反应过程为:C+H2O


(3)原料中 N2、H2中常含有 CO2和水蒸气,反应前要净化.净化的过程是_____.
(4)写出 N2、H2反应生成 NH3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 N2与 O2分离.根据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 NH3与 N2、H2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___℃
物质 | H2 | N2 | O2 | NH3 |
沸点 | ﹣252℃ | ﹣195.8℃ | ﹣183℃ | ﹣33.35℃ |
4.
中科院研制出一种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的方法,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图中 a、b 是两种起始反应物的分子模型,c、d 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两种物质的分子模型)

(1)物质 d 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汽油常作为汽车的燃料,在汽油机工作的吸气冲程中,需要将汽油雾化,从燃烧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
(3)请从原料或产品的角度,分析该成果能够解决的现实问题是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1)物质 d 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汽油常作为汽车的燃料,在汽油机工作的吸气冲程中,需要将汽油雾化,从燃烧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
(3)请从原料或产品的角度,分析该成果能够解决的现实问题是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兴趣小组利用提供的试剂: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小清同学将氯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将混合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意外地闻到刺激性气味。
(提出问题)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 1.可能是二氧化硫 猜想 2.可能是氯化氢猜想 3.可能是氨气
大家讨论后认为猜想 3 不合理,依据是_____。
(查阅资料)SO2和 CO2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使澄清灰水变浑浊。写出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小诚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______,于是他认为猜想 2正确。
(评价与改进)小煜认为小诚的结论不科学,于是他利用提供的试剂通过实验确认了猜想 2 正确。

(结论)加热氯化钠与硫酸的混合溶液得到的气体是氯化氢
(拓展应用)实验室可用氯化钠和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已知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请推测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最适宜的方法为_____(填序号)。
A 加热氯化氢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B 加热氯化钠固体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C 加热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的混合物
(提出问题)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 1.可能是二氧化硫 猜想 2.可能是氯化氢猜想 3.可能是氨气
大家讨论后认为猜想 3 不合理,依据是_____。
(查阅资料)SO2和 CO2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使澄清灰水变浑浊。写出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小诚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______,于是他认为猜想 2正确。
(评价与改进)小煜认为小诚的结论不科学,于是他利用提供的试剂通过实验确认了猜想 2 正确。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如图所示,将产生的气体_____ | _____ |

(结论)加热氯化钠与硫酸的混合溶液得到的气体是氯化氢
(拓展应用)实验室可用氯化钠和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已知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请推测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最适宜的方法为_____(填序号)。
A 加热氯化氢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B 加热氯化钠固体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C 加热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的混合物
5.科普阅读题- (共1题)
6.
在2018全国两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农药和化肥确实对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三五”开始,我国大力开展农药减量,效果明显。2016年,全国农药使用量负增长。
谈到农药,人们可能想到农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其实农药在农业生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市售蔬菜农药残留量虽然已达到国家标准,但通过科学的清洗方法仍可进一步降低农药残留。
实验人员分别选取含甲、乙农药的蔬菜,研究了不同的清洗方法对农药的去除率的影响。
清水浸泡。图1呈现出两种农药的去除率随浸泡时间的变化。

洗洁精清洗。实验选择了6种洗洁精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多数洗洁精对农药的去除率可达到60%以上,最高可达到84%。
碱性溶液。浸泡食用碱溶液有利于农药分解,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食用碱溶液对农药的去除率的影响。
希望同学们可以选择科学的清洗方法,更加安全的食用蔬菜。
依据文章内容,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药和化肥对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请你写出一种氮肥:_____(合理即可)。
(2)依据图1分析去除农药残留的最佳浸泡时间是_____。
(3)食用碱主要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它们的溶液的pH_____7(填“>”或“<”)。测定溶液pH的正确方法是_____。
(4)用食用碱溶液浸泡含有农药甲的蔬菜时,要想超过清水浸泡的最大去除率,可以选取的浓度是_____(填序号,下同)。
A 2% B 5% C 10% D 15%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采用清水浸泡去除农药的时间不宜过长
B 多数洗洁精对农药的清洗效果比清水浸泡的好
C 食用碱的去除效果较好,是因为在浸泡过程中农药发生了化学变化
谈到农药,人们可能想到农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其实农药在农业生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市售蔬菜农药残留量虽然已达到国家标准,但通过科学的清洗方法仍可进一步降低农药残留。
实验人员分别选取含甲、乙农药的蔬菜,研究了不同的清洗方法对农药的去除率的影响。
清水浸泡。图1呈现出两种农药的去除率随浸泡时间的变化。

洗洁精清洗。实验选择了6种洗洁精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多数洗洁精对农药的去除率可达到60%以上,最高可达到84%。
碱性溶液。浸泡食用碱溶液有利于农药分解,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食用碱溶液对农药的去除率的影响。
希望同学们可以选择科学的清洗方法,更加安全的食用蔬菜。
依据文章内容,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药和化肥对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请你写出一种氮肥:_____(合理即可)。
(2)依据图1分析去除农药残留的最佳浸泡时间是_____。
(3)食用碱主要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它们的溶液的pH_____7(填“>”或“<”)。测定溶液pH的正确方法是_____。
(4)用食用碱溶液浸泡含有农药甲的蔬菜时,要想超过清水浸泡的最大去除率,可以选取的浓度是_____(填序号,下同)。
A 2% B 5% C 10% D 15%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采用清水浸泡去除农药的时间不宜过长
B 多数洗洁精对农药的清洗效果比清水浸泡的好
C 食用碱的去除效果较好,是因为在浸泡过程中农药发生了化学变化
6.推断题- (共1题)
7.
如图 A﹣F 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的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 A 常温下为液体,F 是一种难溶性的蓝色固体.(资料: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名称是_____;F 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①的现象为_____;
(3)写出另一个 F 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1)A 的名称是_____;F 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①的现象为_____;
(3)写出另一个 F 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7.单选题- (共18题)
8.
2018 年 10 月 28 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第三次试海成功。用到的金属钛主要通过下列反应制得:
①2FeTiO3+6C+7Cl2═2X+2TiCl4+6CO,②TiCl4+2Mg═Ti+2MgCl2.则 X 的化学式为( )
①2FeTiO3+6C+7Cl2═2X+2TiCl4+6CO,②TiCl4+2Mg═Ti+2MgCl2.则 X 的化学式为( )
A.FeCl3 | B.FeCl2 | C.Fe2O3 | D.FeO |
9.
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 |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 |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1:1 |
11.
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
A.
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
向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中不断加水
C.
向等质量的锌片、镁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D.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NaOH溶液
A.

B.

C.

D.

13.
12 月 31 日,山西长治市潞安市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一起苯胺(化学式为 C6H5NH2)泄漏事故,事故造成河北省邯郸市区从 1 月 5 日下午起突发大面积停水。下列对苯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胺是有机物 |
B.苯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
C.苯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7﹕1 |
D.每个苯胺分子中含有 14 个原子 |
14.
今年4月,科学家在深海海底发现了大量未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必需的元素―碲。碲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碲是非金属元素 | B.碲的元素符号为Te |
C.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2 | D.碲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 g |
15.
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枣庄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
①保护青山绿水②就地焚烧秸秆③发展共享单车④减少燃煤使用⑤燃放烟花爆竹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①保护青山绿水②就地焚烧秸秆③发展共享单车④减少燃煤使用⑤燃放烟花爆竹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17.
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丙的盐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丙 | B.丙>乙>甲 | C.丙>甲>乙 | D.乙>丙>甲 |
19.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B.将40℃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质量不变 |
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D.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
21.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CO | CO2 | 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干燥 |
B | NaCl溶液 | NaOH | 加入适量稀硫酸 |
C | 铁粉 | 铜粉 |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
D | CaO | CaCO3 | 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 |
A.A | B.B | C.C | D.D |
25.
上海世博提出“世博会场馆只给节能开绿灯”,广州亚运提出“绿色亚运”.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拿驾照“换”自行车骑,提倡乘公交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
C.加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力度和用量 |
D.上海已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二甲醚天然气商用加气站 |
8.选择题- (共5题)
9.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流程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