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庐江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639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7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镁条与稀盐酸”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镁条放入稀盐酸中,除了有气泡产生外,同时出现灰白色浑浊的异常现象.写出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提出问题)什么原因导致有灰白色浑浊物出现呢?
(设计实验1)(使用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
试管
A
B
C
D
镁条长度
1cm
2cm
3cm
4cm
沉淀量
无沉淀生成
少量沉淀
沉淀较多
沉淀很多
 
根据上述实验得知,产生灰白色浑浊与镁条长度的关系是______.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
(猜想假设)甲认为灰白色沉淀为碳酸镁(MgCO3),其他同学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甲的猜想,理由是______.
乙认为由于反应后氯化镁的生成量偏多,灰白色沉淀为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丙认为灰白色沉淀为脱落的镁粉细颗粒.
(实验设计2)
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镁固体,氯化镁固体______(选填“溶解”或“不溶解”),故乙同学猜想错误;在反应后灰白色固体中加入盐酸,无气泡产生,故甲同学的猜想______(“合理”或“不合理‘).
丁同学测出镁条与稀盐酸反应pH的变化情况如表: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放置过夜
溶液pH
2.0
5.8
7.4
8.0
8.6
9.0
9.3
9.6
9.8
10.0
10.0

10.2
实验现象
-
无沉淀生成
镁条慢慢溶解,气泡量减少,溶液变浑浊,烧杯底部灰白色沉淀逐渐增加
 
根据此表,写出你得出的两个结论分别是:
①______;②______.
结果探究得知:生成的灰白色固体为不同化学组成的碱式氯化镁的混合物.

2.流程题(共1题)

2.
工业上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图如下:

(1)步骤Ⅰ发生的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步骤Ⅱ中加入的单质是______(写化学式);流程图中氮元素化合价有______种.
(3)步骤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写出氮肥的一种用途______;写出一种氮肥的化学式______.

3.简答题(共1题)

3.
化学新材料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如表是不同年代常用的饭盒:
实物图片




名称
铝制饭盒
铁制饭盒
玻璃饭盒
塑料饭盒
 
(1)所标物质中含有的金属元素的是______,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2)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写出一种铁制饭盒防锈的方法______。
(3)由饭盒所用材料的变迁,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

4.单选题(共6题)

4.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只有丁属于氧化物
B.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1
C.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数不变,数目改变
5.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A.AB.BC.CD.D
6.
某地成功处置了一辆满载三氯化磷(PCl3)的车辆泄漏事故.三氯化磷是一种重要的无极工业产品,无色液体、密度1.574g/cm3 (21℃),熔点-112℃,沸点75.5℃,易燃.遇水反应生成亚磷酸(H3PO3)和氯化氢,与有机物接触会着火.下列对三氯化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B.运输途中应防雨淋和防高温
C.运输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时,可以用水浇灭
D.三氯化磷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
今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象,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的水资源丰富,无需节约用水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不再运动
D.干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8.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各项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性质与用途
B.安全常识
氧气有助燃性--做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炒菜时油锅起火--弃锅逃走
天然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
C.日常生活经验
D.化学与环境保护
区别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衣服上的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观察颜色
减少CO2排放--减缓温室效应
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SO2、NO2排放--导致酸雨
 
A. A B. B C. C D. D
9.
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2
B.乙的饱和溶液从降温到,溶液仍饱和
C.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降温到,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5.实验题(共1题)

10.
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_进.(选“b”或“c”)
(4)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