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2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638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7

1.计算题(共1题)

1.
氢化钙(CaH2)是有机合成的还原剂,遇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反应原理)为了测定某样品中氢化钙的含量,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_g。
(2)该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分数_____

2.流程题(共1题)

2.
废旧电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铜和锡(Sn)等,为实现对其中锡的绿色回收,某工艺流程如下。已知:Sn+SnCl4=2SnCl2

(1)步骤①的操作是______。
(2)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3)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
(4)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主要优点是______(回答一点即可)。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小华同学在探究金属与酸反应时,将铝片、锌片打磨后,分别投入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稀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到铝与稀盐酸反应较锌与稀盐酸反应快。

(提出问题)金属与盐酸反应快慢,除与金属的种类有关外,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盐酸的浓度有关;b.可能与反应时的温度有关;
c.你的猜想是______。
(设计并实验)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和相同形状的铝片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盐酸的浓度(均取20mL)
温度/℃
记录的数据

5%
30
 

10%
20
 

5%
20
 

10%
30
 
 
(交流讨论)(1)请写出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前小明先将分液漏斗的活塞关闭,再将注射器活塞往右拉,松手后,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回到原处。小明进行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可能是:______;对比实验②③可知______ 对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的影响
(4)实验表明,四次实验时,反应的速率由快到慢依次为④、②、①、③.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如果盐酸质量分数为10%,温度为25℃,则所记录数据应该介于______两次实验所记录的数据之间。
(拓展延伸)
(5)小明进行铝与稀盐酸反应时,试管外壁发烫,并测得实验过程中生成氢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根据曲线归纳铝与稀盐酸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______
(6)研究小组同学对铝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再探究。将橡皮塞连接气体压力传感器,烧瓶中放入铝片和稀盐酸,塞紧瓶塞并打开仪器,一段时间后,得到如丙图所示的气体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AB段气体压力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______。
CD段气体压力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4.单选题(共10题)

4.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丙和丁都是氧化物
C.丁物质中氧、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1D.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5.
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
A.某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B.燃烧常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分解反应中都有多种物质生成,则能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一定就是分解反应
6.
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刻舟求剑B.滴水成冰C.聚沙成塔D.百炼成钢
7.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5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5D.相对原子质量为
8.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模型
B.空气组成模型
C.物质分类模型
D.地壳中元素分布模型
9.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可将水中的三氯乙烯(C2HCl3)除去85.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1:4
B.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
C.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是由2个碳原子、1个氢原子和3个氯原子构成的
10.
下列关于物质的应用及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应用
原因分析
A
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B
用飞机在云层中撒布干冰,实施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吸热
C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炼铁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D
6000L氧气可加压装入40L钢瓶中
加压氧分子变小了
 
A.AB.BC.CD.D
11.
下列图象能够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生成的二氧化锰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B. CO还原氧化铜,固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C.将等量颗粒大小相同的铁和锌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等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生成气体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生成气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12.
2018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C.废弃塑料焚烧处理D.减少使用一次性餐盒
13.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闻药品气味B.取适量液体
C.取液体时挤入空气D.两人合作滴加液体

5.填空题(共1题)

14.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______。
(2)如图是某品牌电饭煲的示意图。

①所标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______(填一种即可);
②用______可以鉴别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把煮好米饭的盖子打开,从内盖上淌下来的水是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3)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金属铁和铜活动性顺序______。

6.实验题(共2题)

15.
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2)小刚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需要选择的仪器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装好药品后,把B与G 连接。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G中的现象是:______。
(4)小莉选用C装置制取氧气,装置C与B相比的优点是:______。
(5)欲用水将装置F中的氧气压出来用于实验,则水应该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16.
草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在101℃时熔化并开始升华,157℃时大量升华,继续升温到170℃以上分解。草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装置C中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一定有______,写出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CO2,浓硫酸能吸水)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F→D→E→I→D→
A.G装置的作用是______,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前面D中澄清石灰水______,I中______,后面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即可证明生成物中有CO气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