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操作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___g;
(2)这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1)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___g;
(2)这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碳酸钠是苏打的主要成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化学课上,同学们为了解碳酸钠的性质,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和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有气体逸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认为除一定含有硫酸钠外可能还含有其他成分,因此进行了猜想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用品)pH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
猜想一:______ 猜想二:硫酸钠、碳酸钠 猜想三:硫酸钠、硫酸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结论完成下表实验现象中的①②③。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1)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一处明显操作错误是:______;
(2)有同学对实验方案B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仅凭此现象不能得出猜想三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
(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不同的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你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_____。
(实验用品)pH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
猜想一:______ 猜想二:硫酸钠、碳酸钠 猜想三:硫酸钠、硫酸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结论完成下表实验现象中的①②③。
实验方案 | A | B | C | D |
实验操作 | ![]() | ![]() | ![]() | ![]() |
实验现象 | ① ______ | 产生白色沉淀 | 试纸变色,对照标准比色卡,pH② ______ 7 | ③ ______ |
实验结论 | 猜想二不正确 | 猜想三正确 | 猜想三正确 | 猜想三正确 |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1)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一处明显操作错误是:______;
(2)有同学对实验方案B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仅凭此现象不能得出猜想三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
(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不同的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你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_____。
3.单选题- (共9题)
4.
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代表氢原子,“
”代表碳原子,“
”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醇由1个氧原子、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构成 |
B.反应前后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 |
C.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
D.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
5.
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 + 9O2
4CO2 + 2X + 6H2O, 则 X 的化学式为 ( )
A. SO3 B. SO2 C. CO D. H2SO4

A. SO3 B. SO2 C. CO D. H2SO4
8.
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
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9.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 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 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 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A. 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 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 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11.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荷泽市多地已经开始实行电动公交出行,推广太阳能路灯,升级改造燃煤锅炉。你认为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 B.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 |
C.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 D.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
4.填空题- (共2题)
12.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1)写出用CO和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盛水的铁锅与水面接触的一圈最易生锈。钢铁生锈的条件是 ,利用新技术能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这是利用了不锈钢的 (填字母)。
(2)设计从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固体和铜的实验方案如下:

金属X是 ,
写出上述实验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
(1)写出用CO和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盛水的铁锅与水面接触的一圈最易生锈。钢铁生锈的条件是 ,利用新技术能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这是利用了不锈钢的 (填字母)。
A.耐腐蚀性 | B.延展性 | C.导热性 | D.导电性 |
(2)设计从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固体和铜的实验方案如下:

金属X是 ,
写出上述实验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
13.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2)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3)厨房中常用加碘盐作为调味品使用,加碘食盐中含有NaCl和KIO3,据此判断加碘食盐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KIO3中碘元素化合价为______;
(4)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______;
(5)煤曾经是厨房中的主要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我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______.
(6)小明家现在厨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是主要成分是CH4,天然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7)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迅速用锅盖盖灭,灭火的原理是______.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2)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3)厨房中常用加碘盐作为调味品使用,加碘食盐中含有NaCl和KIO3,据此判断加碘食盐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KIO3中碘元素化合价为______;
(4)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______;
(5)煤曾经是厨房中的主要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我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______.
(6)小明家现在厨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是主要成分是CH4,天然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7)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迅速用锅盖盖灭,灭火的原理是______.
5.实验题- (共2题)
14.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时,便可开始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_。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时,便可开始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_。
15.
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_______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_______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