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I.汽车尾气是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研究控制汽车尾气成为保护环境的首要任务。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发生反应:N2(g)+O2(g)
2NO(g),该反应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T℃时,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6.5 mol N2和7.5 molO2,在5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容器中NO的物质的量是5mol。
(1)5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NO)=___________;在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的过程中,容器中下列各项发生变化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密度 b.混合气体的压强
c.正反应速率 d.单位时间内,N2和NO的消耗量之比
(3)已知:ⅰ.
ⅱ. N2(g) + 2O2(g) ="==" 2NO2(g) ΔH=" +" 68 kJ·mol-1
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说明温度对于NO生成NO2平衡转化率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含pm2.5的雾霾主要成分有SO2、NOx、CxHy及可吸入颗粒等。
(4)雾霾中能形成酸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5)NaClO2溶液可以吸收SO2、NO。在NaClO2溶液中通入含有SO2和NO的气体,反应温度为323 K,NaClO2溶液浓度为5×10−3mol·L−1。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如下表
①写出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大压强,NO的转化率______(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脱硫反应速率大于脱硝反应速率(填“大于”或“小于”)。原因除了SO2溶解性大于NO,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电解装置可将SO2、NO转化为(NH4)2SO4,
①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SO2、NO通入电解装置中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1)5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NO)=___________;在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的过程中,容器中下列各项发生变化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密度 b.混合气体的压强
c.正反应速率 d.单位时间内,N2和NO的消耗量之比
(3)已知:ⅰ.

ⅱ. N2(g) + 2O2(g) ="==" 2NO2(g) ΔH=" +" 68 kJ·mol-1
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说明温度对于NO生成NO2平衡转化率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含pm2.5的雾霾主要成分有SO2、NOx、CxHy及可吸入颗粒等。
(4)雾霾中能形成酸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5)NaClO2溶液可以吸收SO2、NO。在NaClO2溶液中通入含有SO2和NO的气体,反应温度为323 K,NaClO2溶液浓度为5×10−3mol·L−1。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如下表
离子 | SO42− | SO32− | NO3− | NO2− | Cl− |
c/(mol·L−1) | 8.35×10−4 | 6.87×10−6 | 1.5×10−4 | 1.2×10−5 | 3.4×10−3 |
①写出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大压强,NO的转化率______(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脱硫反应速率大于脱硝反应速率(填“大于”或“小于”)。原因除了SO2溶解性大于NO,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电解装置可将SO2、NO转化为(NH4)2SO4,

①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SO2、NO通入电解装置中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2.
2016年8月的eLife上发表了我国医学工作者的一篇论文。论文指出小苏打在治疗癌症的方法中功不可没。在实验室中制取NaHCO3的方法有多种。
方法一:模拟工业“侯氏制碱法”制取:(原理NaCl+H2O+CO2+NH3=NaHCO3↓+NH4Cl)
第一步: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第二步:让某一装置先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Ⅲ中溶解,再通入另一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Ⅲ中出现固体。继续向Ⅲ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
第三步:分离Ⅲ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NaHCO3固体。
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固体粉末,有NH4Cl晶体析出。
(1)图中所示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f;e接________;b接________(填接口编号)。
(2)Ⅰ中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Ⅱ中圆底烧瓶盛放试剂名称是__________,Ⅳ中应选用的液体为__________,实验室检验Ⅱ中生成气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步中让__________(填序号)装置先发生反应。
(4)第四步中所得的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和NaHCO3(约占5%~8%),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不使用其他任何试剂,证明所得晶体大部分是NH4C1。简要写出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把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制取NaHCO3。装置如下图所示(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

(5)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吸收挥发出来的HCl气体,另一作用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请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6)NaHCO3溶液中含碳粒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电解Na2CO3溶液也可生成NaHCO3,装置如图所示。

(7)①简述阳极液NaHCO3生成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品NaHCO3中常混有Na2CO3,测试NaHCO3含量的方法是:准确称取样品Wg,放入锥形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加1~2滴酚酞指示剂,用c mol/L的标准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到无色(指示CO32-+H+=HCO3-反应的终点),所用盐酸溶液体积为V1mL,再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所用盐酸溶液体积为V2mL。写出产品中NaH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______________用c、V1、V2、W表示);若配制标准液盐酸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测得NaHCO3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方法一:模拟工业“侯氏制碱法”制取:(原理NaCl+H2O+CO2+NH3=NaHCO3↓+NH4Cl)
第一步: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第二步:让某一装置先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Ⅲ中溶解,再通入另一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Ⅲ中出现固体。继续向Ⅲ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
第三步:分离Ⅲ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NaHCO3固体。
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固体粉末,有NH4Cl晶体析出。

(2)Ⅰ中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Ⅱ中圆底烧瓶盛放试剂名称是__________,Ⅳ中应选用的液体为__________,实验室检验Ⅱ中生成气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步中让__________(填序号)装置先发生反应。
(4)第四步中所得的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和NaHCO3(约占5%~8%),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不使用其他任何试剂,证明所得晶体大部分是NH4C1。简要写出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把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制取NaHCO3。装置如下图所示(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

(5)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吸收挥发出来的HCl气体,另一作用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请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6)NaHCO3溶液中含碳粒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电解Na2CO3溶液也可生成NaHCO3,装置如图所示。

(7)①简述阳极液NaHCO3生成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品NaHCO3中常混有Na2CO3,测试NaHCO3含量的方法是:准确称取样品Wg,放入锥形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加1~2滴酚酞指示剂,用c mol/L的标准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到无色(指示CO32-+H+=HCO3-反应的终点),所用盐酸溶液体积为V1mL,再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所用盐酸溶液体积为V2mL。写出产品中NaH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______________用c、V1、V2、W表示);若配制标准液盐酸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测得NaHCO3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
饮用水中含有砷会导致砷中毒,金属冶炼过程产生的含砷有毒废弃物需处理与检测。冶炼废水中砷元素主要以亚砷酸(H3AsO3)形式存在,可用化学沉降法处理酸性高浓度含砷废水,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As2S3与过量的S2-存在以下反应:As2S3(s)+3S2-(aq)
2AsS33-(aq);
②亚砷酸盐的溶解性大于相应砷酸盐。
(1)砷是第四周期VA族元素,则砷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AsH3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2)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酸性: H2SO4>H3PO4>H3AsO4 b.原子半径:S>P>As
c.非金属性:S>P>As
(3)砷酸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沉淀X为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一级沉砷”中FeS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级沉砷”中H2O2与含砷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关于地下水中砷的来源有多种假设,其中一种认为是富含砷的黄铁矿(FeS2)被氧化为Fe(OH)3,同时生成SO42-,导致砷脱离矿体进入地下水。FeS2被O2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①As2S3与过量的S2-存在以下反应:As2S3(s)+3S2-(aq)

②亚砷酸盐的溶解性大于相应砷酸盐。
(1)砷是第四周期VA族元素,则砷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AsH3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2)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酸性: H2SO4>H3PO4>H3AsO4 b.原子半径:S>P>As
c.非金属性:S>P>As
(3)砷酸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沉淀X为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一级沉砷”中FeS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级沉砷”中H2O2与含砷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关于地下水中砷的来源有多种假设,其中一种认为是富含砷的黄铁矿(FeS2)被氧化为Fe(OH)3,同时生成SO42-,导致砷脱离矿体进入地下水。FeS2被O2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4.
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M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略去试剂和条件):

已知:

(1)烃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G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反应⑥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3)下列对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M可能具有的性质推测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4)E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__________。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
②能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③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2∶1∶1
(6)M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生成含肽键的高分子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①
易被氧化,②苯环上连有烷基时再引入一个取代基,常取代在烷基的邻对位。③苯环上连有羧基时再引入一个取代基,常取代在羧基的间位。参照以上的合成路线,设计一条以A为原料合成化合物
的合成路线。_______

已知:

(1)烃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G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反应⑥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3)下列对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M可能具有的性质推测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 B.能发生消去反应 |
C.能发生加聚反应 | D.1mol M与足量溴水充分反应,最多消耗1molBr2 |
(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__________。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
②能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③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2∶1∶1
(6)M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生成含肽键的高分子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①



3.单选题- (共5题)
5.
如图所示,装置Ⅰ为新型电池,放电时B电极的反应式为NaBr3+2Na++2e-===3NaBr,装置Ⅱ为铅蓄电池。首先闭合K1和K2,当铅蓄电池充电结束后,断开K1,闭合K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K1、K2时,每有0.1 mol Na+通过离子交换膜,装置II溶液中有0.1mol电子转移 |
B.装置Ⅰ放电时的A电极反应式为2Na2S2-2e-===Na2S4+2Na+ |
C.断开K1、闭合K2时,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O2+2e-+SO42-+4H+===PbSO4+2H2O |
D.断开K1、闭合K2时,装置Ⅱ中SO42-向a电极迁移 |
6.
玉米芯与稀硫酸在加热加压下反应,可以制得糠醛 (
),糠醛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广泛。关于糠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其核磁共振氢谱有3种不同类型的吸收峰 |
B.1 mol糠醛可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D.与苯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结构简式为![]() |
7.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 )
序号 | 事实 | 推论 |
A | S(s)+H2(g)=H2S(g) ΔH <0 Se(s)+H2(g)=H2Se(g) ΔH >0 | 非金属性:S >Se |
B | Li在O2中点燃生成Li2O 而Na在O2中点燃生成Na2O2 | 金属性:Na >Li |
C | 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 非金属性:S > C |
D | t℃时,Br2 + H2![]() I2 + H2 ![]() | 非金属性:Br > I |
A.A | B.B | C.C | D.D |
8.
现有2.8 g Fe全部溶于一定浓度、200 mL的HNO3溶液中,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 L,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为1。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铁元素可能以Fe2+形式存在 |
B.反应后溶液中 c(NO3-)="0.85" mol • L-1 |
C.反应后的溶液最多还能溶解1. 4 g Fe |
D.1.12 L气体可能是NO、NO2、H2的混合气体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