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604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4

1.计算题(共1题)

1.
同学甲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几瓶无色气体,
(1)如图所示放置,请你推测该气体除颜色、状态以外的其他一些物理性质:___

(2)同学乙确定这是氧气,检验方法_____
(3)同学甲做了红磷和铁丝的性质实验,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写出铁丝燃烧的现象:_____。
(4)乙同学为了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点燃1g光亮镁条。反应结束后,仔细收集白色粉末称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理论上应该大于1g,原因_____。乙同学实际称白色粉木小于1g,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 (不考虑误差)
(5)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若加热反应结束产生氧气0.06mol则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列式计算)______

2.单选题(共20题)

2.
高氯酸铵(NH4ClO4)可以为运载火箭提供动力,它分解可能排放出的气体(  )
A.H2OB.SO2C.CO2D.CH4
3.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10
5
0
60
反应后的质量(g)
10
15
25
x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丁反应15克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甲是催化剂
D.该反应乙和丙质量比3:5
4.
下列物质的用途取决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氮冷冻一些生物组织B.洒水降温
C.金属铝制高压电线D.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5.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花香四溢B.钢铁生锈C.光合作用D.粮食酿酒
6.
氯酸钾制氧气中有关二氧化锰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可以增加氧气的质量
B.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度
C.二氧化锰也可以加快高锰酸钾的分解
D.不使用催化剂物质一定不反应
7.
0.1%的高锰酸钾可消毒杀菌,高锰酸钾(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B.+2C.+4D.+7
8.
以下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B.白色的氧化镁
C.液态空气D.黑色的煤炭
9.
分子角度解释“酒香不怕巷子深”主要是因为(  )
A.分子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的体积非常小质量轻
10.
下列试剂瓶标签无误的是(  )
A.B.C.D.
11.
在闷热的季节,可以看到鱼浮在水面上呼吸空气,这是因为水中缺少(  )
A.氧元素B.氧分子C.氧原子D.水分子
12.
下列氧元素形态由游离态变成化合态的是(  )
A.空气中分离出氧气B.过氧化氢分解
C.水分蒸发D.氢气和氧气混合爆燃
1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O2的摩尔质量是44
B.质量相同的SO2、SO3分子中硫原子个数比为4:5
C.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18÷(6.02×1023)g
D.1mol N2约含6.02×1023个氮原子
14.
关于空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按质量分数计算,氧气约占21%,氮气约占78%
B.地球的大气成分从形成之初一直是固定不变的
C.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少,如果增加排放会导致酸雨
15.
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是(  )
①甲可能是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可能没夹紧,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
16.
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硅C.二氧化硫D.二氧化碳
17.
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B.红磷燃烧有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和刺激性气味
D.铜丝加热生成氧化铜
18.
三瓶外观一致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是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加以鉴别,则鉴别顺序是(  )
A.氢氧化钠、水、硫酸铜B.硫酸铜、氢氧化钠、水
C.水、氢氧化钠、硫酸铜D.水、硫酸铜、氢氧化钠
19.
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其中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搭配装置时先放酒精灯再固定试管
B.先加热,后在集气瓶中装满水排水集气
C.实验结束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D.刚出现的气泡先不要收集等气泡均匀再收集
20.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  )
A.倾倒液体
B.装入固体粉末
C.加热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
21.
主要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提纯的一组物质是(  )
A.食盐、蔗糖B.食盐、大理石细粒
C.酒精、水D.氧化钙、蔗糖

3.填空题(共3题)

22.
微观构成是我们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其化学式和微观构成微粒示意图分别列于如表
物质




图例;
化学式

C
H2O
H2
微观示意图
 
 
 
 
 
(1)请写出甲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能保持丙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名称是_____
(3)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填“甲、乙、丙、丁”)。
(4)某物质中经查有C、O两种元素组成,则该物质_____(一定/不一定)是纯净物,根据物质的分类,画出两种不同的微观构成微粒示意图。①____②____
23.
用化学语言表示:
(1)1个氯分子_____,2个铁原子_____,正二价的钙元素_____,硝酸银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人体中含最多的元素,组成密度最小气体的元素,这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其中的原子团名称是_____
24.
料酒是家庭常用的调味品,主要成分之一为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即酒精。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由_____种元素组成,它的一个分子中共含_____个原子,该物质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_____元素,其中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
(2)乙醇的摩尔质量为_____。0.5摩尔乙醇中分子为_____个,其中含氢原子_____摩尔,含有的碳原子_____克。

4.实验题(共2题)

25.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填入相应的选项如A、B……)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a_____b_____
(2)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相对纯净的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制取装置组合为_____,当_____以证明收集到氧气已满。
(3)兴趣小组集满氧气后进行实验,发现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
(4)兴趣小组还需要一瓶干燥的氧气,如图方框处可以选_____收集装置,同时装置C中制得的氧气有少量水蒸汽,可用_____除去水蒸气,该物质俗称_____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

(5)兴趣小组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没有二氧化锰,于是就用高锰酸钾代替(已知高锰酸钾KMnO4)加热反应后生成固体锰酸钾(K2MnO4)固体二氧化锰和氧气,试回答:
①该反应中二氧化锰属于_____,反应基本类型属于_____。
②反应结束后,对剩余的固体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含钾的盐类化合物均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6)①实验室可用FeS(固体)和盐酸反应制得硫化氢(H2S)气体和氯化亚铁,已知H2S气体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请问:若要制取H2S,应选用如图中_____(填A或B或C)作为发生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中FeS读作_____。
②由于硫化氢气体有剧毒,故一般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收集。收集时,硫化氢气流从_____(填“a”或“b”)进入。

③专家提醒:下水道硫化氢气体泄漏时,可以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做好防护,井向高处转移,这种做法的理由是_____。
26.
资料表明:有许多金属的化合物对双氧水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为比较含铁化合物和含铜化合物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

(1)小药瓶内原有的空气是否会影响催化效果的比较_____(填是或否)
(2)本实验还需要一个工具:_____。借助于该工具,实验可过观察_____来得出结论。
(3)有同学提出将药品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你认为还有什么其它改进方法?_____。
(4)如要比较过氧化氢溶液在不同温度的分解速度,请设计一个对比试验并用文字表述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