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秀山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601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4

1.综合题(共1题)

1.
某同学对“影响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快慢的因素”进行探究.选取的药品:成分相同的粉末状大理石、块状大理石两种样品;浓度为16%、9%的稀盐酸.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以5分钟内收集到CO2的质量作为判断依据.已知稀盐酸足量且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读取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生成的CO2的质量,记录的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大理石
(各6g)
稀盐酸的浓度
反应开始到5分钟产生CO2的质量
反应结束产生的CO2的质量

块状
16%
2.16g
2.2g

块状
9%
1.42g
2.2g

粉末
16%
2.33g
2.2g

粉末
9%
1.93g
m2
 

(1)稀盐酸的浓度对该反应快慢的影响:_____.
(2)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如图装置中的哪一现象可判断反应结束_____.
(3)结合表格分析,实验④反应结束后m2的值_____.
(4)探究大理石的颗粒大小对该反应快慢的影响,其实验序号分别是_____.
(5)计算该大理石(6g)样品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前,先将镁条用_____打磨光亮,再用_____(填仪器名称)夹持镁条点燃,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_____、放热、冒出白烟、生成白色固体。充分燃烧后发现石棉网上剩余固体的质量小于反应前镁条的质量,原因可能是_____。某同学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固体(Mg3N2),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绕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原因是_____。
(拓展与迁移)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将红磷换成镁片,反应停止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发现集气瓶内液面_____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集气瓶容积的

3.单选题(共9题)

3.
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
A.木炭作燃料
B.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CO2用来灭火
4.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大米酿酒B.菜刀生锈C.湿衣服晾干D.食物腐败
5.
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  )
A.16:9B.23:9C.32:9D.46:9
6.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
D.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7.
硼氢化钠(化学式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下列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2个氢分子
B.硼元素的化合价为+5
C.38g硼氢化钠中硼元素的质量为11g
D.Na、B、H的质量比为1:1:4
8.
最近科学家确认,存在着一种具有空心、且类似于足球结构的分子N60,这一发现将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一种最好的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60这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它是由60个氮原子构成的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g
D.它属于单质
9.
下列符号既可表示一个原子,又可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2B.2NC.CuD.O
10.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应把混合气体通过(  )
A.少量的水B.灼热的氧化铜
C.澄清的石灰水D.点燃
11.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氧气验满
C.液体加热
D.量9.5mL液体

4.填空题(共5题)

12.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CH4),其完全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燃烧过程中_____能转化成热能。关闭天然气开关熄灭火焰,其灭火原理是_____。
(2)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若将石蕊溶液滴入食醋中,溶液会变成_____色,微观解释打开醋瓶子能闻到一股酸味的主要原因是_____。
(3)将浑浊的河水用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用这种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3.
钠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图1是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是某同学从图1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_____(填标号).

a钠属于金属元素
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
c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表示原子核带11个单位正电荷
(2)钠可以在水发生反应:2Na+2H2O═2NaOH+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3)配制一瓶图2所示的溶液,请问:
①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g,需加入水的体积为_____ mL;
②若用6%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而成,则需6%氯化钠溶液的质量_____g.
(4)碳酸氢钠(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4.
其他学科老师经常提到与化学相关问题,请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语文老师说,李白曾经“金樽清酒斗十千”,金的元素符号是_____.
(2)数学老师说,金刚石是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金刚石中碳元素化合价为_____.
(3)英语老师说,不要把No误写成NO,NO表示一种气体(填名称)_____.
(4)历史老师说,林则徐虎门销烟使用了生石灰与水反应,生石灰的化学式_____.
(5)政治老师说,买无磷洗衣粉是绿色消费,其中的“磷”指的是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6)物理老师说,人工降雨中干冰升华吸热,干冰是固态的_____.
(7)生物老师说,离子状态的钙容易被人体吸收,钙离子的符号是_____.
15.
正确地认识物质间的联系和区别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是小朋同学归纳的知识网络图。请根据该图回答:

(1)“量变引起质变”是辩证法的重要观点。图中能证明这一观点正确性的是_____和_____反应(填序号)。
(2)碳和一氧化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能与_____反应,请写出碳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_____。
(3)区别CO2和CO的方法是_____(多选)
A通入澄清石灰水 B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C点燃   D闻气味
(4)图中过程⑤转换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_____
16.
山泉水泡出的茶水清香爽口,用滤网通过_____(填一种操作名称)把茶叶和茶水分离,该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滤液过滤后仍然混浊的可能原因_____.(写一点即可)

5.实验题(共1题)

17.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下列某些仪器制取气体。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b_______
(2)该小组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此时发生装置应该选用上图中的_____,收集氧气的装置可以用_____。
(3)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
(4)若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使用了长颈漏斗的好处是______
(5)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硫化氢气体和硫酸亚铁。由此可推知: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如图所示的(填代号)_____装置。
实验序号
大理石
(各6g)
稀盐酸的浓度
反应开始到5分钟产生CO2的质量
反应结束产生的CO2的质量

块状
16%
2.16g
2.2g

块状
9%
1.42g
2.2g

粉末
16%
2.33g
2.2g

粉末
9%
1.93g
m 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