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合理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1)使用脱硫煤能减少_____的排放,减轻酸雨的危害。煤加工成蜂窝煤会更充分燃烧的原因是_____。
(2)为了节约石油资源,常在普通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形成乙醇汽油作为燃料。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应与时俱进,为减少化石燃料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人们正在开发使用的新能源有_____(答一种即可)
(1)使用脱硫煤能减少_____的排放,减轻酸雨的危害。煤加工成蜂窝煤会更充分燃烧的原因是_____。
(2)为了节约石油资源,常在普通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形成乙醇汽油作为燃料。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应与时俱进,为减少化石燃料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人们正在开发使用的新能源有_____(答一种即可)
2.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液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最简比)_____。
(2)三种物质的结晶方法与海水晒盐相同的是_____(填“a”“b”或“c”)
(3)t3℃时,把20g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溶解后恢复至t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填字母,下同)再将溶液降低到t1℃时所得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__。
(4)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到t2℃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

(1)t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液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最简比)_____。
(2)三种物质的结晶方法与海水晒盐相同的是_____(填“a”“b”或“c”)
(3)t3℃时,把20g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溶解后恢复至t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填字母,下同)再将溶液降低到t1℃时所得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__。
(4)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到t2℃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
3.
(1)某化工厂的废液中主要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取一定量的该废液样品,加入镁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若滤渣中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反应后得到的滤液的质量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反应前所取废液样品的质量。
(2)金属Al不仅能和盐酸反应,还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已知Al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请你写出Al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用冲洗后未擦干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测定pH值会导致测得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不一定”)。
(2)金属Al不仅能和盐酸反应,还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已知Al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请你写出Al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用冲洗后未擦干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测定pH值会导致测得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不一定”)。
2.简答题- (共1题)
4.
锂在化合物中显+1价。如图A是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一些信息。图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F是一种粒子模型。

(1)从图1中A可获得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填序号)。
(3)F所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4)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甲烷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从图1中A可获得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填序号)。
(3)F所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4)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甲烷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5.
在一烧杯中盛有100g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液,向其中逐渐滴加足量10%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关系,如图: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总质量为____?(写出计算过程)
(2)在实验过程中加入80g NaOH溶液时,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结果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

(1)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总质量为____?(写出计算过程)
(2)在实验过程中加入80g NaOH溶液时,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结果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
4.推断题- (共1题)
6.
已知X溶液是由两种均为白色固体的盐溶于水而形成的混合溶液.按下图进行有关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试写出X溶液中两种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写出所加试剂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
(3)操作过程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试写出X溶液中两种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写出所加试剂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
(3)操作过程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科学探究题- (共3题)
7.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关注物质变化过程,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很有必要。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 是通过什么现象可以得出燃烧需要氧气?____
(2)实验B中,通过什么现象可以得出铁生锈需要氧气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 是通过什么现象可以得出燃烧需要氧气?____
(2)实验B中,通过什么现象可以得出铁生锈需要氧气______
8.
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可用A装置制取CO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将A改为B,其优点是___若用装置E收集CO2,并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装置E中植物有上方的空气对测量CO2的体积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2)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导管的正确连接顺序是____(填数字).
(3)若装置C充满水,要想排出装置C中的水,使它充满O2,则氧气应从____(填“1”或“2”)通入。
(4)下图是收集某气体的装置,由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可能是(_____)


(1)实验室可用A装置制取CO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将A改为B,其优点是___若用装置E收集CO2,并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装置E中植物有上方的空气对测量CO2的体积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2)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导管的正确连接顺序是____(填数字).
(3)若装置C充满水,要想排出装置C中的水,使它充满O2,则氧气应从____(填“1”或“2”)通入。
(4)下图是收集某气体的装置,由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可能是(_____)


9.
已知一种固体化合物由C、H、O、Cu四种元素组成。向盛有该化合物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溶解,得到蓝色溶液。已知这种蓝色溶液是氯化铜溶液。
(1)探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①可能是氢气;②____③____。(填两种即可)
(实验)请你针对②和③猜想中的一种,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_____
(2)从蓝色溶液中提取金属铜。现利用该溶液制取金属铜,过程如下:

①加入过量的A的目的是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②加入足量B的目的是____,如何确定此目的已经达到?________。
(3)已知“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其化学式为Cu2(OH)2CO3。请推测“铜锈”是铜与空气中的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试写出用稀盐酸除去“铜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探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①可能是氢气;②____③____。(填两种即可)
(实验)请你针对②和③猜想中的一种,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_____
(2)从蓝色溶液中提取金属铜。现利用该溶液制取金属铜,过程如下:

①加入过量的A的目的是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②加入足量B的目的是____,如何确定此目的已经达到?________。
(3)已知“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其化学式为Cu2(OH)2CO3。请推测“铜锈”是铜与空气中的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试写出用稀盐酸除去“铜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6.单选题- (共11题)
11.
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的质量(g) | 乙的质量(g) | 丙的质量(g) | 丁的质量(g) |
反应前 | 64 | 10 | 1 | 16 |
t时刻 | 16 | 43 | b | d |
反应后 | 0 | a | 37 | 0 |
A.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 B.b等于28 |
C.a等于44 | D.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
13.
下列各组物质是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无色的是( )
A.K2SO4、NaNO3、KCl | B.Na2SO4、Ba(OH)2、KCl |
C.Na2CO3、KNO3、HCl | D.KMnO4、NaCl、KNO3 |
14.
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已全球上市。西达本胺的化学式为C22 H19FN4O2.下列有关西达本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达本胺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原子构成 |
B.西达本胺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C.西达本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D.西达本胺中C:H:F:N:O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2:19:1:4:2 |
15.
“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的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A.盐:氯化银、氯化钠、盐酸 |
B.合成材料:塑料、铝合金、涤纶 |
C.氧化物:二氧化硫、氧化钙、四氧化三铁 |
D.氮肥:硝酸钾(KNO3)、硝酸钠(NaNO3)、尿素[CO(NH2)2] |
16.
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及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及操作 |
A |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 将气体点燃 |
B | 氯化钾溶液(碳酸钾) | 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 |
C | 硫酸铜溶液(硫酸) | 加入过量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铁粉(铜粉) |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7.
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某固体中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CO32﹣; |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
C.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 |
D.氮肥中加熟石灰研磨,一定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
18.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浓硫酸的瓶盖:瓶口有白雾 |
B.高锰酸钾放入汽油中:很快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
C.铁丝放入氧气中立即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19.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 |
B.自来水厂常用ClO2消毒,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
C.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
D.电解水时,可加入任何一种可溶性的酸或碱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
20.
不另选试剂,仅利用组内物质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K2SO4、BaCl2、NaNO3、NaCl |
B.HCl、KNO3、Na2CO3、Na2SO4 |
C.KOH、Na2SO4、CuSO4、HCl |
D.KCl、AgNO3、KNO3、NaCl |
7.选择题- (共1题)
8.填空题- (共1题)
22.
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
(1)氧化汞分子_____;
(2)带正电的原子团_____;
(3)Mg2+中“2”的含义______;
(4)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
(1)氧化汞分子_____;
(2)带正电的原子团_____;
(3)Mg2+中“2”的含义______;
(4)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
9.实验题- (共3题)
24.
在配制80克10%的氯化钠溶液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
①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①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只有②③④⑤ | B.只有①②④⑤ | C.只有①②③ | D.①②③④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3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6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