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水钢采用烟气脱硫工艺,不仅能消除二氧化硫,防止形成酸雨,还能将其转化为硫酸钙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
2CaSO4+2CO2,现用5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求:
(l)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
(2)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是____(要求有计算步骤)。

(l)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
(2)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是____(要求有计算步骤)。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实验探究题
(实验回顾)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许把“易燃空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液滴。一年之后,拉瓦锡重复了他们的实验,并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得到了“易燃空气”。这里的“易燃空气”是指_____(填化学式)
(实验重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创新的基础上,在实验室中重做上述两个实验,做法如下:
实验1:水的通电分解实验
如图1所示,打开活塞b,用燃着的木条在玻璃管尖嘴口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看到的现象是_____,证明该气体为_____。写出水的通电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2:“易燃空气”与氧气混合后的点燃实验
实验室现有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锌粒,图2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①仪器的名称:a是_____。
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写一个),实验时对应的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填标号,下同)和_____。
(2)实验室利用锌和稀硫酸制取较多量的“易燃空气”,且可以随时补充液体,你选择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
(3)验纯后用装满水的10mL量筒代替小试管收集“易燃空气”,装置如图3所示。
①10mL量筒的最大刻度靠近_____端。(填写“M”或“N”)
②当10mL量筒中的水全部被排尽后,实际收集到的“易燃空气”体积V_____10.0mL.(填写“>”、“=”或“<”)
(4)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利用制得的“易燃空气”和空气继续进行探究,他们取7支试管,依次盛水90%(体积分数)、80%…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易燃空气”,而后分别把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的火焰,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分析表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①在混合气体爆炸范围内,“易燃空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
②你对燃烧或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_____。
(实验回顾)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许把“易燃空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液滴。一年之后,拉瓦锡重复了他们的实验,并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得到了“易燃空气”。这里的“易燃空气”是指_____(填化学式)
(实验重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创新的基础上,在实验室中重做上述两个实验,做法如下:
实验1:水的通电分解实验
如图1所示,打开活塞b,用燃着的木条在玻璃管尖嘴口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看到的现象是_____,证明该气体为_____。写出水的通电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2:“易燃空气”与氧气混合后的点燃实验
实验室现有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锌粒,图2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①仪器的名称:a是_____。
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写一个),实验时对应的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填标号,下同)和_____。
(2)实验室利用锌和稀硫酸制取较多量的“易燃空气”,且可以随时补充液体,你选择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
(3)验纯后用装满水的10mL量筒代替小试管收集“易燃空气”,装置如图3所示。
①10mL量筒的最大刻度靠近_____端。(填写“M”或“N”)
②当10mL量筒中的水全部被排尽后,实际收集到的“易燃空气”体积V_____10.0mL.(填写“>”、“=”或“<”)
(4)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利用制得的“易燃空气”和空气继续进行探究,他们取7支试管,依次盛水90%(体积分数)、80%…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易燃空气”,而后分别把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的火焰,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分析表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易燃空气”体积分数(%) | 90 | 80 | 70 | 50 | 20 | 10 | 5 |
空气体积分数(%) | 10 | 20 | 30 | 50 | 80 | 90 | 95 |
点燃现象 | 安静 燃烧 | 安静 燃烧 | 弱的爆鸣声 | 强的爆鸣声 | 强的爆鸣声 | 弱的爆鸣声 | 不燃烧 不爆鸣 |
①在混合气体爆炸范围内,“易燃空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
②你对燃烧或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_____。
3.单选题- (共8题)
6.
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t1和t2时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M | N | P | Q |
t1时的质量/g | 51 | 9 | 3 | 17 |
t2时的质量/g | 23 | 3 | x | 51 |
A.x的值小于3 | B.Q可能是单质 |
C.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 D.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14:3 |
8.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
B.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 |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
4.填空题- (共4题)
11.
下图中,①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題: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写字母编号);
(3)A和B两种粒子的_____________相同,所以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___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C所表示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原子”或“离子”)。

试回答下列问題: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写字母编号);
(3)A和B两种粒子的_____________相同,所以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___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C所表示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原子”或“离子”)。
12.
2017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届“中国水周”的笫一天,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调查:
(1)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实验室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
(2)可用_____检验该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3)自制简易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具有_____性.
(4)在常用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
(1)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实验室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
(2)可用_____检验该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3)自制简易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具有_____性.
(4)在常用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
13.
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碳的氧化物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
干冰由碳、氧 2 种元素组成,碳、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
(2)认识物质的性质
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1所示),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若要使棉芯下半段立即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_____;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3)认识物质的制法
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2所示).若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认识物质的用途
①合理使用二氧化碳为人类造福。请举二氧化碳用途一例:_____。
②控制条件获取所需物质。反应物相同,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请举一例:_____。

(1)认识物质的组成
干冰由碳、氧 2 种元素组成,碳、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
(2)认识物质的性质
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1所示),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若要使棉芯下半段立即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_____;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3)认识物质的制法
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2所示).若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认识物质的用途
①合理使用二氧化碳为人类造福。请举二氧化碳用途一例:_____。
②控制条件获取所需物质。反应物相同,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请举一例: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