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上宝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597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4

1.计算题(共3题)

1.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碱石灰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极易吸收水蒸汽,经常用作干燥剂),整套装置质量为16克,测定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测得相关数据如下:整套装置16克.


请回答:
(1)双氧水样品中加入二氧化锰,二氧化锰起_____作用,反应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实验装置中锥形瓶上加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作用是_____.如果实验装置中不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测得的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偏大,原因是_____.
2.
把 40℃的氯酸钾不饱和溶液 50g 平均分成两份,一份蒸发掉 5g 水后又回到 40℃,另一份加入 0.7g 氯酸钾,结果两者都恰好饱和。求:
(1)4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
(2)该温度下,氯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
农业上常用饱和食盐水进行选种.小明家现有某浓度的氯化钠溶液50kg,为了确定该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小明取出70克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下列数据
蒸发水的质量/g
10
20
30
40
50
冷却到室温时析出氯化钠的质量/g
0
0
0
2.8
6.4
 
(1)原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2)在50kg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多少千克氯化钠刚好成为该室温时的饱和溶液?

2.简答题(共1题)

4.
水是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①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
A 矿泉水 B 蒸馏水 C 河水 D 雨水
②如图甲所示的简易净化水的装置,运用了如下净水方法中的_____(填序号)。
A 消毒 B 过滤 C 蒸馏 D 吸附
③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填名称),图乙中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b 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实验说明水是_____由组成的。
④水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看到石蕊试液变_____色,其反应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原理也可用于制碳酸饮料。打开可乐瓶有大量气泡逸出,说明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变_____(填“大”或“小”),当气泡逸出后,瓶内的液体_____(填“是”或“不是”)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
⑤20℃,食盐的溶解度是 36g/100g 水,此时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6.5%.则“100g”表示_____;“%”表示_____。
A 溶质质量 B 溶剂质量 C 溶液质量 D 溶液体积
⑥将 15g 下列物质投入 85g 水中,使之充分溶解,试比较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_____。
a.二氧化硫   b.氯化钠   c.硫酸铜晶体   d.氧化钙

3.单选题(共25题)

5.
2015年10月,因发现抗疟疾药青蒿素而获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是(  )
A.莫言B.杨振宁
C.屠呦呦D.林巧稚
6.
物质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抹在墙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
B.用木炭消除冰箱中的异味
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D.由空气制氧气
7.
氧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的变化是(  )
A.2C2H2+5O22H2O+4CO2
B.H2CO3H2O+CO2
C.4P+5O22P2O5
D.2H2O 2H2↑+O2
8.
以下化学符号里的“3”,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A.3HB.NH3C.3H2D.O3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mol H2中含8mol氢
B.1mol磷酸(H3PO4)的质量为98克/摩尔
C.0.5mol H2O2中含有1mol O2
D.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
10.
要使氢氧化钙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为(  )
①升温 ②降温 ③加水 ④加生石灰 ⑤加熟石灰 ⑥蒸发溶剂
A.②⑤⑥B.①④⑤⑥C.①⑤⑥D.②④⑤⑥
11.
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 5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天平称取 5.0g 氯化钠
B.用量程为 10ml 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C.溶解氯化钠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12.
浓度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100g,如果浓度要增加一倍,应采用(  )
A.将溶液蒸发掉一半
B.加入 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
C.增加 10g 氢氧化钠固体
D.溶剂蒸发掉 45g
13.
现有20℃时2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以下操作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发生变化的是(  )
A.温度不变蒸发掉20g水
B.温度不变加入10g硝酸钾
C.温度不变加入20g水
D.升温到40℃
14.
将wg KNO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晶体析出.则正确表示析出晶体质量(m)与蒸发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象是(  )
A.B.
C.D.
15.
向 95g10%的 NaCl 溶液中加入 5g CuSO4并搅拌至完全溶解,则所得 NaCl 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A.15.3%B.14.5%C.10%D.9.5%
16.
有一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甲,在一定温度下,经历如下变化:
溶液甲溶液乙溶液丙
据此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 30g/100g 水
B.溶液丙再蒸发 10g 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 3g
C.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溶液乙和溶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17.
如图为 A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 两点分别表示 A 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 M、N 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 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
A.从 M→N:先将 M 降温再过滤,再将其升温
B.从 M→N:先将 M 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C.从 N→M:先向 N 中加入适量固体 A 再降温
D.从 N→M:先将 N 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 A
18.
向20℃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投入适量的氧化钙粉末,充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时,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时,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大
C.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液质量比原溶液小
D.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质质量分数和原溶液的相等
19.
某溶液 200g,蒸发 20g 水后,析出 8g 晶体;又蒸发 20g 水后析出晶体 12g,则该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是(  )
A.40g/100g 水B.50g/100g 水
C.60g/100g 水D.100g/100g 水
20.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B.
C.D.
21.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盐酸,试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浓厚的白色烟雾
22.
四种植物花汁在不同酸碱性下呈现的颜色如表所示.若要检测某溶液的酸碱性,最好选用(  )
pH
<7
=7
>7
玫瑰花汁
粉红
粉红

万寿菊花汁



大红花汁

粉红
绿
万年青花汁
橙黄
浅绿
浅绿
 
A.玫瑰花汁B.万寿菊花汁C.大红花汁D.万年青花汁
23.
下列各组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混合后,能得到溶液的是(  )
A.氧化铁B.汽油C.硫酸铜D.花生油
24.
给下列溶液蒸发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降低的是(  )
A.食盐溶液B.盐酸C.稀硫酸D.硝酸钾溶液
25.
影响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  )
①固体物质的性质,②温度,③压强,④溶质的质量,⑤溶剂的质量,⑥溶剂的性质.
A.①②⑥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
26.
t℃时,向10 g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下图a、b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a-溶解度,b-溶质质量
B.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
C.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
D.a-溶解度,b-溶剂质量
27.
溶解适量的固体碘制成消毒液,应该使用(  )
A.蒸馏水B.酒精C.汽油D.生理盐水
28.
为确定某一因素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A、B、C、D四个实验中能与实验I作为一组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编号
温度
溶剂种类
溶剂体积
加入固体质量
溶解情况
实验I
20℃

10mL
5g 硝酸钾
部分溶解
A
20℃
酒精
10mL
50g 硝酸钾
几乎不溶解
B
20℃

10mL
5g 食盐
部分溶解
C
80℃

20mL
5g 硝酸钾
全部溶解
D
80℃

10mL
10g 硝酸钾
全部溶解
 
A.AB.BC.CD.D
29.
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成溶液,容易被人体吸收

4.填空题(共2题)

30.
某品牌补铁剂主要成分是富马酸亚铁(C4H2FeO4),富马酸亚铁有_____种元素组成,其摩尔质量是_____,该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mol 的 C4H2FeO4 中约含有6.02×1023个氢原子。一个 C4H2FeO4分子的质量(单位:克)的计算表达式是_____(列式即可)。
31.
A、B、C 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 所示,请回答:

①_____℃时,A、B 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②t3℃时恰好溶解掉等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所消耗的水最多的是_____;
③若将 t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 t1℃时,则对三种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溶剂质量:C>B>A   B 都是饱和溶液
C 溶质质量分数:B>A>C    D 析出溶质的质量:B>A>C
④图 2 所示,向盛有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实验时,烧杯中有固体析出,判断该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是_____(填 A 或 B 或 C)。
⑤常温时,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a.常温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
b.A 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c.图中 A、B、C、D 四个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
⑥向不同温度的 100g 水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某物质,保持温度不变,溶解情况如图4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

a.溶液温度:Ⅰ>Ⅱ>Ⅲ>Ⅳ
b.溶液质量:Ⅰ=Ⅱ>Ⅲ>Ⅳ
c.溶液Ⅰ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使Ⅳ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5.实验题(共1题)

32.
根据题意回答.

①写出仪器名称:a_____,b_____;
②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择的一组装置是_____(填编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图2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过程.最终在F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选填“甲~丁”);

④资料表明:高铁酸钾(K2FeO4)固体也能用于制取氧气,原理如下:
方案一:4K2FeO42Fe2O3+4K2O+3O2
方案二:4K2FeO4+10H2O→4Fe(OH)3↓+8KOH+3O2
Ⅰ.关于以上方案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方案一是分解反应
b.方案二更节能简便
c.方案一、二均可在图1的装置B中进行实验
d.制取等质量的氧气,两种方案所需高铁酸钾的质量相等
Ⅱ.若用方案一(4K2FeO42Fe2O3+4K2O+3O2↑)制取0.3mol氧气,需要高铁酸钾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3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