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2017年5月,我国开采海底可燃冰获得成功。
(1)可燃冰是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等形成的笼状结构的固体物质,则可燃冰属于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1m3可燃冰可释放出约l60﹣180m3天然气。从分子性质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
(3)图为甲烷转化为其它燃料的微观示意图。由图所示书写化学方程式_____,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填标号)。

A 以上四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
B 反应物乙与生成物丙质量比为9:14
C 反应物甲与生成物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3
(1)可燃冰是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等形成的笼状结构的固体物质,则可燃冰属于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1m3可燃冰可释放出约l60﹣180m3天然气。从分子性质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
(3)图为甲烷转化为其它燃料的微观示意图。由图所示书写化学方程式_____,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填标号)。

A 以上四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
B 反应物乙与生成物丙质量比为9:14
C 反应物甲与生成物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3
2.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

(1)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x=_____。在化学变化中,该原子易_____ (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是_____。
(2)硼(B)属于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化学性质与铝元素相似的原因是_____。
(3)碳酸中碳元素与硅酸中硅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同一纵行。两元素的最高正价相同,则硅酸的化学式为_____。

(1)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x=_____。在化学变化中,该原子易_____ (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是_____。
(2)硼(B)属于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化学性质与铝元素相似的原因是_____。
(3)碳酸中碳元素与硅酸中硅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同一纵行。两元素的最高正价相同,则硅酸的化学式为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3.
欲测定Cu﹣Zn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现取该合金样品65g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直至没有气泡产生为止,经测定产生了0.8g的气体。该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1)该合金样品中含有锌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________
(2)该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
(1)该合金样品中含有锌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________
(2)该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
3.推断题- (共1题)
4.
A、B、C、D、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种常见物质。A为蓝色透明溶液,C是为紫红色金属单质,D是一种气态非金属单质,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已知Fe和A、B的水溶液分别能发生反应均有E生成:
①Fe+A→C+E; ②Fe+B→D+E。
(1)写出B、C、D的化学式:B_____,C_____,D_____
(2)写出反应①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化合”或者“分解”或者“置换”)
①Fe+A→C+E; ②Fe+B→D+E。
(1)写出B、C、D的化学式:B_____,C_____,D_____
(2)写出反应①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化合”或者“分解”或者“置换”)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铬(Cr)是重要的金属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r、Al、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
(1)由已学知识,已知其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现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
a.Al>Cr>Cu b.Cr>Al>Cu c._____。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打磨过的金属薄片,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控制实验条件)
(2)打磨三种金属目的是除去表面氧化膜,其发生的是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得出结论)
(3)原假设中正确的是_____(填“a”“b”或“c”)。写出铬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铬与盐酸反应后显+2价):_____。
(结论应用)
(4)根据探究结果,为验证Cr、Al、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还可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填字母)。
(提出假设)
(1)由已学知识,已知其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现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
a.Al>Cr>Cu b.Cr>Al>Cu c._____。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打磨过的金属薄片,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金属 | Cr | Al | Cu |
与盐酸 反应现象 | 气泡产生缓慢, 金属逐渐溶解 | 气泡产生剧烈, 金属迅速溶解 | 无气泡产生, 金属无变化 |
(控制实验条件)
(2)打磨三种金属目的是除去表面氧化膜,其发生的是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得出结论)
(3)原假设中正确的是_____(填“a”“b”或“c”)。写出铬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铬与盐酸反应后显+2价):_____。
(结论应用)
(4)根据探究结果,为验证Cr、Al、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还可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填字母)。

5.单选题- (共9题)
6.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 B.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1 |
10.
利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原理为2KClO3
2KCl+3O2↑),图中能正确表示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是( )

A.![]() |
B.![]() |
C.![]() |
D.![]() |
12.
下列有关金属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空气中灼烧铜丝,其表面会变黑 |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 |
C.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 |
D.埋在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的铸铁管容易被腐蚀 |
13.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净化汽车尾气可改善空气质量 |
B.生活污水危害不严重,可任意排放 |
C.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可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
D.有效防止金属制品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
6.选择题- (共1题)
7.多选题- (共1题)
16.
二甲醚(C2H6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为29 |
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2% |
C.由三个元素组成 |
D.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3:8 |
8.实验题- (共3题)
17.
利用对照实验进一步认识氧气和二氧化碳。
(1)图1为铁在不同情况下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①比较实验甲与乙,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_____。
②从燃烧条件分析。实验乙在铁丝上绑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
③实验丙的产物与乙相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④上述实验中,能说明“反应物与氧气接触的面积不同,现象不同”的是_____(填标号)。
(2)图2为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为了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可以先往烧杯内的水中滴加_____ (填物质名称)。
(1)图1为铁在不同情况下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①比较实验甲与乙,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_____。
②从燃烧条件分析。实验乙在铁丝上绑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
③实验丙的产物与乙相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④上述实验中,能说明“反应物与氧气接触的面积不同,现象不同”的是_____(填标号)。
(2)图2为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为了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可以先往烧杯内的水中滴加_____ (填物质名称)。
18.
如图所示,甲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装置示意图,乙图是高炉炼铁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实验前,先要进行的是_____(填“A”或“B”)。
A 加热 B 通一氧化碳
(2)甲图玻璃管内实验现象是粉末由_____色变为_____色。
(3)甲图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反方程式_____。
(4)甲图实验结束后尾气处理的方法是_____。
(5)高炉炼铁得到的是_____(填“纯铁”或“生铁”)

(1)甲图实验前,先要进行的是_____(填“A”或“B”)。
A 加热 B 通一氧化碳
(2)甲图玻璃管内实验现象是粉末由_____色变为_____色。
(3)甲图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反方程式_____。
(4)甲图实验结束后尾气处理的方法是_____。
(5)高炉炼铁得到的是_____(填“纯铁”或“生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