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到化学实验室,用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来制备氢气。同学们取了3g纯铝片和40g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铝片有剩余,称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42.7g。试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g;
(2)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提示:2Al+2NaOH+2H2O=2NaAlO2+3H2↑)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g;
(2)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提示:2Al+2NaOH+2H2O=2NaAlO2+3H2↑)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某无色溶液X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溶液的混合溶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无色溶液X的成分,开展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完成:
(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
1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
2 NaHCO3溶液呈碱性,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猜想与假设)针对无色溶液X中的溶质成分:
猜想一:含有Na2CO3
猜想二:含有 NaHCO3
猜想三:含有_____;
猜想四:是其中两种成分的混合溶液
(实验方案设计)
(综合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无色溶液X是_____。
(实验反思与拓展)
类比资料信息,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质量比为53:9的两种化合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
1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
2 NaHCO3溶液呈碱性,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猜想与假设)针对无色溶液X中的溶质成分:
猜想一:含有Na2CO3
猜想二:含有 NaHCO3
猜想三:含有_____;
猜想四:是其中两种成分的混合溶液
(实验方案设计)
序号 | 实验步骤 | 预设实验现象 | 预设实验结论 |
① | 取样于烧杯中,滴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一 |
② | 取①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 _____ | 猜想二不正确 |
③ | 取①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猜想三正确 |
(综合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无色溶液X是_____。
(实验反思与拓展)
类比资料信息,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质量比为53:9的两种化合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简答题- (共2题)
3.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组成的。

(2)请列举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_____。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4)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
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
D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5)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实现硬水软化的简单方法是_____。
(1)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组成的。

(2)请列举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_____。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4)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
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
D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5)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实现硬水软化的简单方法是_____。
4.
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近年来,我省多地纷纷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垃圾分类回收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某市街道垃圾桶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标识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写出一种即可)。
②使用铝合金做内筒的优点是_____ (写出一点即可)。某品牌饮料的空易拉罐应收入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③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可用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将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甲、丙表面有气泡产生,乙无明显现象;若将甲放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的表面有丙析出。由此推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Al(NO3)3、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
B若滤渣中含有银、铜、铁,则滤液中一定含有Al3+、Fe3+、NO3﹣
C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含银、铜、铝
D若滤渣中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Al3+、Fe2+、Cu2+,可能有Ag+
(1)近年来,我省多地纷纷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垃圾分类回收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某市街道垃圾桶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标识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写出一种即可)。
②使用铝合金做内筒的优点是_____ (写出一点即可)。某品牌饮料的空易拉罐应收入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③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可用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将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甲、丙表面有气泡产生,乙无明显现象;若将甲放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的表面有丙析出。由此推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Al(NO3)3、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
B若滤渣中含有银、铜、铁,则滤液中一定含有Al3+、Fe3+、NO3﹣
C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含银、铜、铝
D若滤渣中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Al3+、Fe2+、Cu2+,可能有Ag+
4.推断题- (共1题)
5.
推理和判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B、C组成元素相同,C的固体俗称“干冰”,则B的化学式是_____。
②若A、B、C是含相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B、C的水溶液为蓝色,三种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则A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写出一个即可)。
③若A、B、C均为碱,其中B易溶于水,C难溶于水,写出一个由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合理的有_____(填序号)。
①M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
②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③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无气泡产生
④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不少于两种

(1)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B、C组成元素相同,C的固体俗称“干冰”,则B的化学式是_____。
②若A、B、C是含相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B、C的水溶液为蓝色,三种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则A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写出一个即可)。
③若A、B、C均为碱,其中B易溶于水,C难溶于水,写出一个由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合理的有_____(填序号)。
①M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
②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③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无气泡产生
④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不少于两种
5.单选题- (共20题)
7.
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丁属于氧化物 |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H2![]() |
C.甲物质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氮原子构成 |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数目不变 |
8.
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40 | 5 | 16 | 15 |
反应后的质量/g | X | 5 | 30 | 26 |
A.b可能是催化剂 |
B.X的值等于15 |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15:13 |
9.
下列说法和判断合理的是( )
①用作消毒剂的75%的医用酒精,是指每100体积的医用酒精中含75体积的乙醇
②某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钠固体,但还能继续溶解一定质量的氯化钾
③一定质量的某气体充分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1.8g水,则该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
④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分别与等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若A、B为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块状固体中的一种,当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固体有剩余,则被消耗完的固体为碳酸钙

①用作消毒剂的75%的医用酒精,是指每100体积的医用酒精中含75体积的乙醇
②某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钠固体,但还能继续溶解一定质量的氯化钾
③一定质量的某气体充分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1.8g水,则该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
④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分别与等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若A、B为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块状固体中的一种,当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固体有剩余,则被消耗完的固体为碳酸钙

A.1条 | B.2条 | C.3条 | D.4条 |
12.
元素周期表中第118号元素
是最新公布中文名称的元素,该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Uu |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
C.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76 |
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
14.
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酸锌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 |
B.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C.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 |
D.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5g |
20.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观察到白烟 |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C.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
21.
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g | 称取3g氯化钾固体溶于47mL水中 |
B | 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反应 | 取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再滴入稀盐酸至溶液变为无色 |
C | 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 加入适量的铁粉 |
D |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 点燃 |
A.A | B.B | C.C | D.D |
22.
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40℃时,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用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溶剂三种方法
③20℃时,向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乙溶液中加入15g乙固体并振荡,有固体不溶解
④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降温至10℃,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

①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40℃时,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用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溶剂三种方法
③20℃时,向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乙溶液中加入15g乙固体并振荡,有固体不溶解
④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降温至10℃,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4.
“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或认识与之不相符的是( )
A.在空旷的地方焚烧大量的废旧塑料 |
B.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
C.购物时提倡用布袋等环保袋代替塑料袋 |
D.植树造林 |
6.填空题- (共2题)
26.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镁元素_____;②三个氧原子_____;③五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④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
(2)符号“3Ca2+”中的“3”表示_____,“2+”表示_____。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镁元素_____;②三个氧原子_____;③五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④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
(2)符号“3Ca2+”中的“3”表示_____,“2+”表示_____。
27.
化学不仅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更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1)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a生石灰 b金刚石 c食盐 d稀有气体。
①可用来裁玻璃的是_____; ②可用来做干燥剂的是_____;
③可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 ④可用于填充霓虹灯的是_____。
(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常量元素是钙元素
B过量摄入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C人体所需的元素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可以通过食品添加剂补充
D微量元素钛、铝是人体的必需元素
(3)三大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和_____,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4)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_____。
(1)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a生石灰 b金刚石 c食盐 d稀有气体。
①可用来裁玻璃的是_____; ②可用来做干燥剂的是_____;
③可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 ④可用于填充霓虹灯的是_____。
(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常量元素是钙元素
B过量摄入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C人体所需的元素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可以通过食品添加剂补充
D微量元素钛、铝是人体的必需元素
(3)三大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和_____,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4)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28.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所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3)将装置B、E、F相连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若E装置中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则F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试管中石蕊溶液_____,烧杯中澄清石灰水_____。
(4)下列实验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数字序号)。

①甲实验中,红磷要过量
②乙实验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跟氧气充分接触
③丙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④丁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后通入一氧化碳

(1)写出标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所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3)将装置B、E、F相连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若E装置中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则F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试管中石蕊溶液_____,烧杯中澄清石灰水_____。
(4)下列实验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数字序号)。

①甲实验中,红磷要过量
②乙实验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跟氧气充分接触
③丙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④丁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后通入一氧化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