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5904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5

1.计算题(共2题)

1.
向10g大理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分两次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计算:
(1)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2.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化学式为C6H8O6,是一种抗氧化剂,保护身体免于自由基的威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维生素C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填写最简整数比);
(3)88g维生素C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是_____g。

2.推断题(共1题)

3.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是人体胃液里含有的酸,B、C、D、F均为氧化物,E中含有三种元素,G是最轻的气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物质的名称_____;
(2)写出一个符合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
(4)写出A和E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_____。

3.简答题(共3题)

4.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的一个特点是面团中有许多小孔,它们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根据发酵粉(含碳酸氢钠和有机酸等)可与面粉、水混合直接制作发面食品的事实,请写出碳酸氢钠在其中的作用是什么?
(2)汽车轮胎使用的是合成橡胶,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相比,有很多优良性能,请写出其中一点。
(3)打开汽水(或某些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是为什么?
5.
目前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保护环境势在必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请写出温室效应增强的一点原因;
(2)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导致水体污染。请写出水体污染的一点危害;
(3)废弃塑料的急剧增加且难降解造成了“白色污染”。请写出防治“白色污染”的一点措施。
6.
太阳能汽车利用太阳能的一般方法是:在阳光下,太阳能光伏电池板采集光能,并将光能转换成电能,这种能量被蓄电池储存并为以后汽车运行提供动力,或直接提供给发动机,也可以边开边蓄电,能量通过发动机控制器带动车轮运行,推动太阳能汽车行驶。
(1)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使用太阳能汽车比使用燃油汽车的优点;
(2)请再写出一种你知道的新能源。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7.
某班同学为验证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向盛有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迅速用带导气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澄清溶液。同学们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忽略二氧化碳的影响):
(提出问题)
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CaCl2、NaCl和HCl
猜想二:CaCl2、NaCl和Na2CO3
猜想三:_____;
(进行讨论)
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
_____
猜想一成立
 
(反思拓展)
最终同学们确认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若将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道引起的危害是_____,你认为该废液的处理方法是_____。

5.单选题(共13题)

8.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燃放烟花B.酒精挥发C.酒的酿造D.食物腐烂
9.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B.金属铜用于制导线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D.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10.
火箭推进器中盛有N2H4和H2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H4+2H2O2═R+4H2O,其中R的化学式为(  )
A.NO2B.N2O4C.NH3D.N2
11.
小芳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总结整理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生活中的化学
B.安全常识
①自行车链条可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
②电木(酚醛塑料)插座破裂后能进行热修补
①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
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硼酸溶液
②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室内放一盆水
C.化学规律
D.物质的鉴别
①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
①用熟石灰鉴别尿素和氯化钾
②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棉花和羊毛
 
A.A   B.B   C.C   D.D
12.
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所以在化学变化中离子也不能再分
B.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所以氢氧化钠除油污的原理也是乳化
C.CO2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所以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13.
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水和过氧化氢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分子构成不同
B.白糖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快﹣﹣升高温度,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D.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该溶液由氯化钠分子和水分子构成
14.
色氨酸(C11H12N2O2)是一种氨基酸,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黄豆、黑芝麻、海蟹等得以改善,有关色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色氨酸分子中含有4种元素
B.色氨酸中含有氮分子
C.色氨酸中共含有27个原子
D.色氨酸分子中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相等
15.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可燃冰B.冰水共存物C.石油D.洁净的空气
16.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倾倒液体B.稀释浓硫酸
C.滴加液体D.检查装置气密性
17.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少量高锰酸钾放入装有汽油的试管中,振荡,得到紫红色溶液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上方出现白雾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18.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a2+、K+、Cl、NO3B.NH4+、Fe2+、Cl、SO42
C.Na+、Ba2+、SO42、OHD.Ba2+、H+、NO3、CO32
19.
向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B.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C.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滤液中只含有硝酸镁和硝酸锌
D.若反应前加入的金属锌的质量和反应后滤渣的质量相等,则滤渣中一定不含锌和镁
20.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氮气(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铜粉(木炭)
将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
C
硫酸钾溶液(硫酸铜)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过滤
D
氯化钾(二氧化锰)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6.多选题(共2题)

21.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氢氧化钙、碳酸钙、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展开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步骤(1):取少量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后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
步骤(2):取少量步骤(1)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步骤(3):取该白色粉末10.6g,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4.4g二氧化碳。
结合以上探究过程,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由步骤(1)可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B.步骤(2)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除酚酞外,只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C.该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D.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碳酸钙
22.
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
A.分别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加入氧化镁和碳酸镁至过量
B.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铝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C.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D.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7.填空题(共5题)

23.
钛(Ti)和钛合金是二十一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享有“未来金属”的美称,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船舶等。钛的冶炼方法很多,方法之一是利用二氧化钛和金属铝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
24.
用适当的元素符号或元素符号与数字的组合填空。
(1)硫离子_____;
(2)氦气_____;
(3)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5.
学习化学要建立元素观、粒子观、变化观和分类观,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A中可知,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属于_____种元素的粒子,其中与E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_____(填写图片下方的字母);
(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符号是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6.
家庭厨房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厨房中常备有大米、面粉、食用油、鸡蛋和青菜,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使用铁强化酱油可预防贫血,铁属于人体所需的_____(选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2)饮用水的硬度过高会危害人体健康,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
27.
t1℃时,向盛有等体积水的①、②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请回答:

(1)t1℃时,_____(选填“①”或“②”)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图2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选填“a”或“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B t1℃时,试管①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试管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 保持温度不变,向试管①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8.实验题(共3题)

28.
掌握仪器的使用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是保证化学实验成功和安全的关键,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测定某酸溶液的pH,测定的结果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中预先放一些水的目的是_____;
(3)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在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实验操作均正确,所配制好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4)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_____、计算产率,各实验步骤都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过滤操作中速度慢的原因可能是_____。
29.
如图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观察到_____的现象,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2)B实验中,观察到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
(3)C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
(4)D实验中,向水中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
30.
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用途是_____;
(2)写出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装置B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_____时开始收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写装置下方的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3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3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