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587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6

1.选择填充题(共5题)

1.
现有32g某可燃物用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88g二氧化碳和72g水,关于该可燃物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芳做探究性实验:用称量法测定铁在O2燃烧的产物。发现5.6g铁在足量的O2中燃烧得到7.82g固体。小芳排除了其他因素可能产生的误差,则她得到的固体产物可能是(___)
A.Fe3O4和Fe的混合物B.Fe3O4和FeO的混合物
C.Fe3O4和Fe2O3的混合物D.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有关课本实验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中,可以用氧化铜粉末或红砖粉末替代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B.过滤分离泥沙和水时,要将烧杯紧靠漏斗口缓缓倒入
C.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要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原则,拆卸装置刚好相反
D.用蒸馏的方法净水时,发现未加沸石,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和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以及非金属氧化物都发生化学反应,这种物质可以是(______)
A.COB.HClC.CO2 D.___________
5.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______)
A、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到气体——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
B、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测量值小于1/5——伸入白磷的速度过慢
C、过滤时发现过滤速度很慢——滤纸没有紧贴烧杯内壁
D、向澄清石灰水中通新制取出的CO2,沉淀消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

2.推断题(共1题)

6.
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D为蓝色沉淀.他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1)用化学式表示D的组成______ ;
(2)F→G的反应类型______;
(3)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写出G→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指出B的一种用途______.

3.计算题(共1题)

7.
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另一种金属可能是镁、铁、锌中的一种,现欲测定其组成。
(实验步骤及数据)取该混合物粉末8.0 g放入烧杯中,将140.0g14.0%的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到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1
2
3
4
加热稀硫酸的质量/E
35.0
35.0
35.0
35.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6.8
5.6
4.4
4.2
 
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求:
(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2)该混合物粉末中另一金属为何种金属____________?
(3)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

4.简答题(共1题)

8.
化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1)____、____和__________常称为化石燃料
(2)古代用墨汁书写的字画流传至今仍不褪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刚石可用作钻探机的钻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4)气态的碘、液态的碘、固态的碘都能使淀粉变蓝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5)“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釜底抽薪”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7)纸张比木头更容易燃烧时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8)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共9题)

9.
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
B.石油的分馏
C.充有氖气的霓虹灯发出红光
D.高压锅压力过大而爆炸
10.
已知O2与O3是氧元素的两种不同质,质硫主要以S8式存在.热时S8会转化为6S4、S2等当温度达到750℃时,硫蒸气主要以S2形式存在占92%).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8转化为S6、S4、S2属于物理变化B.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时都生成SO2
C.常温条件下单质硫不存在分子D.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即得S2
11.
下列除杂方式正确的是(   )
A.除去CO2中的CO——通O2点燃B.除去碳粉中的铁粉——灼烧
C.除去CO2中的水蒸气——通过碱石灰D.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高温煅烧
12.
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    (  )
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②同一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③ 氢氧化钙溶液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也能和二氧化碳反应
④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⑤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比空气轻
A.②③⑤B.③⑤C.①③④D.③④
13.
实验室有碳酸钠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75g,使之与5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82.7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44%B.46%C.50%D.55%
14.
现有CO和CO2混合气体,采用图是实验室装置可以:①检验CO2气体,②分离CO和CO2混合气体,③干燥CO2或CO气体.实验所需的试剂有:稀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应盛放氢氧化钠和石灰水的混合溶液
B.乙中应盛放浓硫酸
C.丙中应盛放稀盐酸
D.首先分离得到的是CO2气体,而后得到CO气体
1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气体
C.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产生白烟
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16.
2015年6月国家开始实行饮用水新标准,矿物质水、碱性水、离子水等名称将被禁止使用。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了该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钠、钾、钙等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17.
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A.B.
C.D.

6.多选题(共1题)

18.
短周期(前三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Y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元素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元素可以与W元素形成WX2和WX3两种化合物
B.Y元素的单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O2、N2、CO2反应
C.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形成化合物时一般为+4价
D.X与Y、Z与W都属于同一周期

7.填空题(共2题)

19.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标出硫酸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2)3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
(3) CO2中2的含义:_____________ (4)密度最小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
(5)酒精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它可用过氧化钡(BaO2)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备.过氧化氢与过氧化钡都是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一般可用作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化剂等.阅读下文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用过氧化钡通过以下方式制备过氧化氢:BaO2+X+H2O═BaCO3↓+H2O2.其中物质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2)过氧化钠(Na2O2)也是一种过氧化物,潜水艇常用过氧化钠作供氧剂,同时维持艇内空气成分的稳定.请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
(3)过氧化钡由离子构成。写出过氧化钡中阴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标出过氧化钡中各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8.实验题(共3题)

21.
已知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加热,则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炼铁过程,并测定某样品中碳酸亚铁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实验过程中,先打开K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A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A冷却到室温后关闭K,实验测得装置A中固体质量减少了ag,装置B中液体质量增加了b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写出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实验前先通CO后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实验结束时待装置冷却后再关闭K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的质量增加且_______;
(5)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a____b(填“>”“=”或“<”);
(6)D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______装置(填“甲”“乙”或“丙”)
22.
亚硝酸钠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实验室一般用亚硝酸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反应来制取N2N2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H2部分化合生成NH3(转化率很低).下图为制取少量NH3的装置(制取H2的装置已略去):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2)A装置中除有N2生成外,还有水和氯化钠生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C装置的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室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反应时N2和H2的最佳质量比是______,上述装置中是使产生平稳气流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6)氨气极易溶解在水中,但是D装置却没有采用防倒吸装置,小丽认为装置没有错,理由是__________
(7)上述装置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气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研究其制取、性质和用途十分重要.
(1)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时合成氨;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请分别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与制取哪种气体的相似,请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如图是氨气性质的趣味实验: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当挤压胶头滴管并打开止水夹时,烧杯中的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美丽的“喷泉”,进入烧瓶的水变成红色.由该实验可得出哪些结论___________

(3)氨气常作制冷剂及化肥,同时,它还可作清洁能源.已知表信息:
性质
 颜色、气味
 沸点(℃)    
25℃水中溶解度(g/L-1)
NH3
 无色、刺激性
 -33
456
H2
 无色、无味
 -253
0.0015
 
一定条件下氨气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氮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氨有望和液氢一样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与H2相比,用NH3作燃料的优点之一是便于储存和运输;优点之二是泄漏时易发现且便于处理.请对氨气的优点加以解释说明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填充题:(5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9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