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小榄花城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586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7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小雨阅读课外资料得知:氯酸钾的分解可用二氧化锰、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影响氯酸钾分解的因素及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影响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几组实验。
序号
KClO3的质量
其他物质的质量
温度
氧气的体积
反应所需时间

2.0g
 
330℃
100mL
t1

2.0g
CuO  0.5g
330℃
100mL
t2

2.0g
MnO2  0.5g
330℃
100mL
t3

2.0g
MnO2  0.5g
380℃
100mL
t4
 
(1)若t1_____t2(填“>”、“=”、“<”),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若要确定氧化铜是此反应的催化剂,还需探究反应前后,氧化铜的_____和_____不变。
(2)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Ⅲ和实验Ⅳ对比的目的是_____。
2.
为探究微粒的性质及影响因素,小明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一:烧杯B中加入10mL蒸馏水,并滴入2~3滴酚酞试液;往烧杯A中加入浓氨水;用一个烧杯将A、B罩在一起(如图)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中溶液变色.
(1)该实验研究微粒_____的性质.
(2)根据实验一的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_____.
实验二:如图先往甲、乙装置烧杯A中分别装入30℃、80℃蒸馏水20mL,再进行实验(操作同实验一).实验时,发现往甲装置烧杯B中溶液颜色改变的时间比乙装置的时间长.
(3)该实验研究_____对微粒运动快慢的影响.
(4)根据实验二的现象,小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推断题(共1题)

3.
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根据它们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白烟E:_____;气体乙_____.
(2)检验集气瓶内气体甲的操作方法是_____.
(3)在反应③中,固体B起_____作用.
(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及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①:_____;_____反应;
反应②:_____;_____反应;
反应④:_____;_____反应.

3.单选题(共12题)

4.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B.铜+水+氧气+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铜
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D.碳酸→水+二氧化碳
5.
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B.火上浇油C.量体裁衣D.滴水成冰
6.
如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A.B.
C.D.
7.
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铕等9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已知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核电荷数为63,则铕原子的核外电子为(  )
A.63B.89C.152D.215
8.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9.
某同学取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体积(V)、二氧化锰的质量(m)与时间(t)关系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    B.
C.     D.
10.
2016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农作物的秸秆就地焚烧
B.社会公共场所严禁吸烟
C.积极开展绿化国土行动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11.
图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B. 滴加液体
C.加热固体D.取液体
12.
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
结论
A
带火星木条不复燃
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低
B
干燥玻璃片上有水雾
呼出气体中水含量高
C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D
集气瓶正放
呼出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A.AB.BC.CD.D
13.
一位同学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食盐,在加入食盐后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
A.减少药品B.向右盘中加砝码C.移动游码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14.
下列有关蜡烛及其燃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发现它浮在水面
B.在蜡烛火焰上方罩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C.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能被点燃,说明其具有可燃性
D.拿住火柴梗一端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约1s后取出,处于内焰的部分最先炭化
15.
在化学实验室内外一般不会张贴的标志是( )
A.禁止烟火   B.当心爆炸
C.剧毒D.禁止拍照

4.填空题(共2题)

16.
用化学符号表示:
氦气_____;空气中最多的气体_____;水_____;氢氧根离子_____。
17.
图A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A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_____,图B方框的横线上的数字是_____。
(2)钠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钠元素与氟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电子数不同 D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3)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

5.实验题(共2题)

18.
如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目的
实现象
实结论
测定空气中_____
的体积分数
白着火火燃烧,先向_____移,后_____移,最后停在约为_____(填整数)的位置上.
空的成分按体积算,_____约占1/5
 
19.
下列各图是实验室用来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按下列要求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②的名称:_____。
(2)装置A中试管口一定要略向下倾斜,其目的是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所需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以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氧气的最佳时间是_____。
(5)实验结束时一定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_____。
(6)已知在实验室可用稀盐酸(液体)和石灰石(固体)在常温下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那么该反应所选取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序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