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585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7

1.计算题(共1题)

1.
秋冬季节人们比较容易患感冒,阿司匹林(C9H8O4)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请根据阿司匹林(C9H8O4)的化学式计算:
(1)C9H8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9H8O4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C9H8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4)180克C9H8O4中含有多少碳元素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同学们都知道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固体。而小明同学在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却发现在生成物中还含有少量黑色固体。黑色固体是镁和什么物质反应生成的呢?他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黑色固体可能是镁和氮气反应的产物;
猜想二:黑色固体可能是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
为分别获取实验所需的气体,验证上述猜想,小明提出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

(1)用如图装置进行除去氧气的燃烧实验,其中选用红磷要过量,目的是________。你认为选用木炭除去氧气不可行的原因是_________。在老师帮助下,小明最终获得氮气,观察到镁带在氮气中可以燃烧并有淡黄色的固体产生。

方案二:
(2)把点燃的镁带放入盛有_________________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镁带在该气体中也能燃烧,同时有白色和少量黑色固体生成。
小明得出结论:猜想_____________正确。通过以上实验,你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了怎样的新认识: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12题)

3.
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干电池工作时释放出电能B.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动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属于缓慢氧化反应D.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4.
下列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冰雪融化B.干冰升华C.花香四溢D.钢铁生锈
5.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微粒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体温计量体温时水银柱上升,说明微粒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成熟的苹果会散发出香味,说明微粒在不断地运动
C.湿衣服凉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微粒的运动速度率与温度有关
D.电热水袋加热后袋子膨胀,是因为热水袋内的微粒间空隙增大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也能通过得失电子形成原子
C.原子由带正电核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核的核外电子构成,呈电中性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7.
小包装零食中,常含有一定的有毒、致病的化学物质,如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ON)。下列的关于丙烯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丙烯酰胺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丙烯酰胺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
C.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gD.丙烯酰胺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5:1
8.
如图所示,有关电解水实验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试管乙中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B.生成的氢气与氧气质量比为2:1
C.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9.
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证安全。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A.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底部要预先加少量水
B.用酒精灯外焰给试管中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要放一团蓬松的棉花
D.实验时,多余的药品不要放回原瓶,应放在废液缸或垃圾桶里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是成分固定不变的气体
B.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
C.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D.利用氧气和氮气沸点不同,工业上可以用蒸发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氧气
1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2.
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实验中,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B.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CO2时,先向长颈漏斗中加稀盐酸,后向锥形瓶中加入石灰石
C.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固体的部位集中加热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
13.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能够制汽水,是因为二氧化碳极易溶于水
B.二氧化碳能做气体肥料,是因为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它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实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1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
C.取用固体粉末D.加热液体

4.填空题(共2题)

15.
亲爱的同学们,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交流化学信息,学好化学需要掌握正确、规范的化学用语,你一定掌握了吧!
(1)请写出元素名称或微粒名称、物质名称的化学符号:
锌 铜 汞 银 硅 冰 氮气 镁离子 氧化钙__________
(2)请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2个氢分子____________;  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_______________;人体缺少____________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
(3)现有①铁;②高锰酸钾;③液态氧;④氧化镁;⑤彭城啤酒;⑥空气;⑦碳酸氢铵(NH4HCO3)七种物质中,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物质的序号,下同)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含元素种类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
(4)用物质的化学式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并填空。
①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
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_________
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16.
自来水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生活饮用水,下表是我国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部分内容。
项目
标准
感官指标
无异味、异臭等
化学指标
pH6.5--8.5,铜<1.0mg▪L-1,铁<0.3mg▪L-1,氟化物<1.0mg▪L-1,游离氯≥0.3mg▪L-1
 
(1)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_________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除去自来水中的杂质可获得蒸馏水,长期饮用蒸馏水_________________(填“利于”或“不利于”)人体健康.
(3)为了检测徐州地区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向水样中加入_______________搅拌。
(4)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
(5)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17.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a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该方法与高锰酸钾制氧气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3)实验室收集O2和CO2都能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下同),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也可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作用,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_____。
(5)某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图甲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已知: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显酸性。对石蕊变红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 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 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C 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6)若某同学用图乙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你推测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使用最简便的方法证实你的推测:(写出现象和结论)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