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十七中学校2019届九年级10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583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7

1.简答题(共1题)

1.
2018年9月21日iPhone XS全球首发,新款iPhone运用迄今最坚固耐用的玻璃面板,精密打造的手术级不锈钢边框。不锈钢中含有的金属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产品常制成丝状、片状和箔状。取丝状该金属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不能燃烧。但是在氧气中可以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Fe3O4)。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铁的物理性质_____;
(2)铁的化学性质_____;
(3)请写出铁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2题)

2.
某同学为了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第一步操作如图A,填写下列实验步骤并按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为_________,
①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
②在水下将集气瓶盖好,取出,放在实验台上
③用玻璃片先______________,推动玻璃片_________
④将集气瓶盛满水
⑤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气体
⑥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
(2)上述图示中出现一处错误,其错误是____________
(3)探究呼出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时,分别向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操作)。根据③______判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4)探究呼出气体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你观察到的现象:空气中燃着的小木条①_________,呼出气体中燃着的小木条②_______
(5)探究呼出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实验,你得到的结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_____。
3.
某化学实验小组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_____。
(2)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火焰的___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里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4)熄灭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时的白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3.单选题(共15题)

4.
下列化学家与其科学成就说法正确的是(   )
A.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原子论
B.拉瓦锡利用天平进行定量研究,弄清了物质燃烧的本质
C.门捷列夫发明了元素周期律
D.道尔顿提出分子学说
5.
下列变化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灯泡通电后发光B. “哈气”冷凝
C.研碎胆矾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6.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B.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C.凡具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D.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
7.
我们知道根据物质的性质可对物质进行区分,下列区分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要求
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区分白糖和食盐
区分铁和铜
区分片氢氧化铜和胆矾
第一方案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观察颜色
观察颜色
观察颜色
第二方案
观察颜色
品尝味道
用磁铁吸引
加水溶解
 
A.AB.BC.CD.D
8.
对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B.胆矾研碎后由蓝色块状固体变为白色粉末状固体
C.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白色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黄光、放热、产生白烟
9.
松雷中学以“彰显艺术风采,弘扬松雷文化”的2018年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于9月27日盛大举行。绚丽的舞台效果,精湛的表演赢得一致好评,展现了松雷师生的风采与全面。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击缶表演震撼全场。缶为瓦器,盛酒浆,秦人鼔之以节歌,烧制瓦器发生的为化学变化。
B.川剧变脸幽默诙谐,趣味横生,脸谱色彩鲜明。若将颜料直接涂在脸上用水很难直接洗去,可用油性洗面奶将其洗去。
C.教师的舞蹈乌兰巴托的夜晚将我们带到了辽阔的草原。歌声优美,裙彩飞扬,其中彩裙采用传统蜡染工艺完成,制造染料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D.晚会在礼花漫天中结束,绚丽的烟花给全体师生带来喜悦和希望。但化学是一柄双刃剑,在使世界变的绚丽多彩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10.
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A.我是紫红色的固体B.我在天然界硬度最大
C.我会生锈D.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11.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消防安全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腐蚀性B.剧毒性
C.易燃性D.自燃物品
12.
“绿色化学”要求的产品(   )
A.绿颜色无公害的产品B.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产品
C.只能一次性使用,不可再生的产品D.无毒无害,有利于环保的产品
13.
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B.瓶中液面上升明显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D.注射器内有液体
14.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液体B.玻璃管和胶塞的连接
C.取用粉末状固体D.量取42毫升液体
15.
以下对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描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室里不能尝药品,但可以用手触摸B.如未指明用量,取用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D.实验室应遵循节约原则,剩余药品倒回原瓶
16.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⑤加热时没有进行预热;⑥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   )
A.①③⑤⑥B.②③⑤C.②③⑤⑥D.③④⑤
17.
量取50mL液体并加热,需使用的仪器(   )
①试管 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⑧量筒
A.①③④⑧B.②④⑦⑧
C.①③④⑥D.②④⑥⑦⑧
18.
用量筒准确量取l0mL水,把水倒出一部分后再观察,量筒内剩余6mL水,可倒出的水却大于4mL,由此可知第二次观察时眼睛是(   )
A.仰视B.俯视C.平视D.无法确定

4.填空题(共4题)

19.
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以下是生产、生活中一些物质的用途:
①玻璃钢强度大、密度小制成船体   ②碳能燃烧作燃料   ③硫酸铜溶液有毒性,可以配制农药
④铝合金硬度大用于制造飞机 ⑤石墨深灰色、硬度小可制铅笔芯
⑥石灰石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请你从用途中体现出的主要性质角度,将上述用途平均分为两类:
其中一类的分类标准是(1)__________,包括事例为(2)__________(填序号)。
20.
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纳米铜在室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说明纳米铜具有:________性质。

(2)用具有__________性质的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可以使鸟和鱼共同生活在水面以下。

(3)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请发挥你的想象写出医用注射器可代替__________化学仪器(答出一种即可)
2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础。请完成下列内容。
(1)酒精灯的酒精洒出,在桌子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__________;
(2)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时,标签要向着手心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3)胶头滴管吸取试剂后,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的原因________;
(4)漏斗在装上滤纸后可作___________。
22.
下图是常见的一些化学实验仪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B仪器的一般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
(2)F仪器在取用结束后不要放在实验台上,以免________;
(3)仪器G的名称是:__________;
(4)在将仪器H中的玻璃管与胶皮管连接时,应先把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5.实验题(共1题)

23.
如图,把少量石灰石(或___________)放入试管里,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此实验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铁架台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用于___________试管;
(4)若在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没有产生任何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我们要仔细查找原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