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所示。请根据微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丁的化学式为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对应的物质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3)一个丙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_______个;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甲是单质,乙、丙均为化合物

(1)丁的化学式为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对应的物质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3)一个丙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_______个;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甲是单质,乙、丙均为化合物
2.
以下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基本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A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图B称量8.6g食盐,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时,这时应____________;
(3)图C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一条即可);
(4)图D是电解水的实验,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写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5)图E是区分硬水和软水的实验,本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所取硬、软水的体积相同外,还必须要控制___相同;
(6)图F为自制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


(1)图A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图B称量8.6g食盐,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时,这时应____________;
(3)图C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一条即可);
(4)图D是电解水的实验,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写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5)图E是区分硬水和软水的实验,本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所取硬、软水的体积相同外,还必须要控制___相同;
(6)图F为自制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
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如图是空气中一些气体的用途:

其中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序号,下同);属于氮气用途的是________,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可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根据下表数据判断。
工业上制取氧气,控制温度在_________________范围时,可以将液态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分离开。
(1)如图是空气中一些气体的用途:

其中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序号,下同);属于氮气用途的是________,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可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根据下表数据判断。
物质 | 氢气 | 氮气 | 氧气 |
沸点/℃ | -252.8 | -195.8 | -183.0 |
工业上制取氧气,控制温度在_________________范围时,可以将液态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分离开。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过氧化氢分解进行探究。
Ⅰ、(探究一)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
分别取5mL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测定产生4mL氧气所需时间,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1)对比①②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越快,则t1_____t2(填“>”、 “=”或“<”)
(2)能说明过氧化氢分解快慢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有关的实验是_______(填实验序号),合理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交流探讨:二氧化锰属于金属氧化物,其它金属氧化物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Ⅱ、(探究二)探究氧化铁是否对过氧化氢分解起催化作用
得出结论:过氧化氢分解快慢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影响。
Ⅰ、(探究一)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
分别取5mL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测定产生4mL氧气所需时间,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 温度℃ | 二氧化锰粉末用量/g | 反应时间 |
① | 30 | 35 | 0 | t1 |
② | 30 | 55 | 0 | t2 |
③ | 5 | 20 | 0.1 | 3s |
④ | 15 | 20 | 0.1 | 1s |
(1)对比①②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越快,则t1_____t2(填“>”、 “=”或“<”)
(2)能说明过氧化氢分解快慢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有关的实验是_______(填实验序号),合理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交流探讨:二氧化锰属于金属氧化物,其它金属氧化物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Ⅱ、(探究二)探究氧化铁是否对过氧化氢分解起催化作用
| 操作步骤 | 实验情况记录 | 结论 |
① | ![]() | A试管上方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 B中出现气泡快,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氧化铁_______(填“不影响”、“减慢”或“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
② | 将B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把滤渣烘干、称量。 | 固体质量为________ | 氧化铁质量不变 |
③ | ![]() | C试管上方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 D中溶液变成黄色 | 氧化铁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得出结论:过氧化氢分解快慢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影响。
3.推断题- (共1题)
5.
图框中各字母代表的物质,都是你目前学过的常见物质,图中物质均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Z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X是一种单质。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表示转化另一种物质)。试回答:

(1) 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Z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写出由Y→X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3)若E是黑色固体,写出由X→E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4)Y与Z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1) 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Z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写出由Y→X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3)若E是黑色固体,写出由X→E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4)Y与Z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4.计算题- (共1题)
6.
某市曾发生过一家三口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帕拉米韦注射液是治疗H7N9禽流感的有效药物之一,右图是帕拉米韦注射液的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因保存不当,该说明书上部分内容被污损了,其中化学式被污损出现黑点。请回答:
药品名:帕拉米韦注射液
化学式:C15H28N
O4
相对分子质量:328
适应症:H7N9禽流感
成人用量:75mg/次,2次/日
帕拉米韦含量:25mg/支
药品名:帕拉米韦注射液
化学式:C15H28N
O4
相对分子质量:328
适应症:H7N9禽流感
成人用量:75mg/次,2次/日
帕拉米韦含量:25mg/支
(1)帕拉米韦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
(2)帕拉米韦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3)治疗成人H7N9禽流感患者,每天应注射帕拉米韦注射液__________支;
(4)说明书上帕拉韦米的化学式中被污损处数字应为______________;
(5)计算65.6g帕拉韦米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g。
药品名:帕拉米韦注射液
化学式:C15H28N

相对分子质量:328
适应症:H7N9禽流感
成人用量:75mg/次,2次/日
帕拉米韦含量:25mg/支
药品名:帕拉米韦注射液
化学式:C15H28N

相对分子质量:328
适应症:H7N9禽流感
成人用量:75mg/次,2次/日
帕拉米韦含量:25mg/支
(1)帕拉米韦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
(2)帕拉米韦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3)治疗成人H7N9禽流感患者,每天应注射帕拉米韦注射液__________支;
(4)说明书上帕拉韦米的化学式中被污损处数字应为______________;
(5)计算65.6g帕拉韦米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g。
5.选择填充题- (共5题)
8.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能防治龋齿,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g | B.乙图中m值为7 |
C.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 D.一个氟原子粒子总数为_______ |
9.
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关于羟基磷酸钙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该物质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B.该物质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08:1 |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g | D.一个羟基磷酸钙分子含有______原子 |
10.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
A.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红光 |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
D.铁丝在氧气里燃烧,_______ |
11.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 KClO3 并用排水法收集 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D、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要先_____________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 KClO3 并用排水法收集 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D、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要先_____________
6.单选题- (共10题)
12.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则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
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则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13.
2018年5月28日吉林省松原市发生5.7级地震,绥化大部分地区有震感。下列各种灾后救援及生活行为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搭建帐篷 | B.生火做饭 | C.铲除废石 | D.砍断倾倒树木 |
14.
城市“共享单车”给人们的绿色出行带来了方便,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微观实质是( )
A.分子受热分解,分子数目增多 | B.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分子数目增多 |
C.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 | D.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隔变大 |
18.
小雪同学学习了氧气的相关知识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下列四个图象是他总结反映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 ![]() |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
C.用相等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 |
D.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
20.
2018年“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主题是“开启我的60+生活方式”,旨在希望人们可以在熄灯的60分钟之外,继续践行绿色行为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行为方式的是( )
A.优先选择私家车出行 | B.理性购物,适度点餐不浪费 |
C.购物自带环保袋,少用塑料包装 | D.垃圾分类处理,电子设备以旧换新 |
7.选择题- (共1题)
8.填空题- (共2题)
23.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1)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2)表中与锂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____;
(3)由第7号元素和第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4)某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该元素位于第_____周期;
3 Li 锂 6.941 | 4 Be 铍 9.012 | 5 B 硼 10.81 | 6 C 碳 12.01 | 7 N 氮 14.01 | 8 O 氧 16.00 | 9 F 氟 19.00 | 10 Ne 氖 20.18 |
11 Na 钠 22.99 | 12 Mg 镁 24.31 | 13 Al 铝 26.98 | 14 Si 硅 28.09 | 15 P 磷 30.97 | 16 S 硫 32.06 | 17 Cl 氯 35.45 | 18 Ar 氩 39.95 |
(1)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2)表中与锂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____;
(3)由第7号元素和第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4)某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9.实验题- (共1题)
25.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则应选择的装置为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3)用装置E收集氧气时,当气泡___________时,再开始收集,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___________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毛面”)。实验结束后,停止加热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目的是___________。
(4)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没有复燃,原因可能是_____
(5)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氨气的装置为______________。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则应选择的装置为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3)用装置E收集氧气时,当气泡___________时,再开始收集,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___________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毛面”)。实验结束后,停止加热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目的是___________。
(4)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没有复燃,原因可能是_____
(5)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氨气的装置为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选择填充题:(5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