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580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2

1.简答题(共2题)

1.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
(2)镁与稀硫酸_____;
(3)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_____。
2.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填字母编号)。
A金属硬币 B铝制导线 C铜制火锅
(2)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写出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向含有氯化铜、氯化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写化学式)。
(4)铁矿石有多种,如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和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等。
①写出赤铁矿石中的主要成分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冶炼4000t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能得到含杂质2%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结果精确到0.1)。

2.计算题(共2题)

3.
阿司匹林(C9H8O4)常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疼痛如头痛、牙痛等。请回答:
(1)阿司匹林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最简整数比)
(2)若将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阿司匹林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阿司匹林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g。
4.
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同学为测定该纯碱样品中,取15g样品,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再加入217g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干燥,得到10g沉淀。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所加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5.
回收废旧干电池、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下面是某校兴趣小组探究旧电池组成的过程(片段),请帮助他们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组成废旧干电池的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淀粉遇I2变蓝
HCl+AgNO3=AgCl↓(白色)+HNO3
(活动探究1)电池由哪些材料组成?请举一例:非金属_____;
(活动探究2)电池的内容物中有没有我们熟悉的离子?
(猜想1)小组中的同学在剥开电池锌壳时,闻到一股淡淡的剌激性气味,因此他们猜想:电池的内容物中可能含有NH4+
(设计方案1)取少量白色糊状物与_____混合、研磨,闻到氨味,证明上述猜想正确。
(猜想2)可能含有OH-、CO32-、Cl-中的一种或几种。
(设计方案2)为了验证猜想2,他们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表格中相应内容。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相应结论
1.取样,溶于适量的水中,静置,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不变蓝
_____;
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稍过量的稀硝酸
无明显现象
_____;
3.向第2步所得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_____;
4.取白色糊状物,滴加少量碘液
有蓝色出现
则说明有淀粉存在
 
(结论)上述实验证明,电池内白色糊状物主要是由_____混合而成。
(交流与讨论)若将上述步骤2中滴加稀硝酸改为滴加稀盐酸,你认为对本实验有无影响?_____(填“有”或“无”)说明你的理由_____。

4.单选题(共12题)

6.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西瓜榨汁B.湿衣晾干C.木柴燃烧D.河水结冰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8.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能用于食品包装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9.
今年冬天连续多日的雾霾危害人们的健康,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雾霾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B.使用清洁能源
C.骑自行车出行D.集中焚烧垃圾
10.
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氢氧化钠B.氯化钠C.浓硫酸D.浓盐酸
11.
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
D.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12.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3.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B.泥土C.蔗糖D.汽油
14.
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A.磷矿粉B.硝酸铵C.硫酸钾D.氯化钾
15.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选项中合理的是
A.青少年适量补铁,可以预防佝偻病
B.食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C.为了节约粮食,把霉变大米淘洗后食用
D.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16.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
A.汽油B.天然气C.酒精D.氢气
17.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过滤B.读取液体体积
C.点燃酒精灯D.倾倒液体

5.选择题(共1题)

18.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①电影《梅兰芳》中有个十三燕,是个曾名重一时的“伶界大王”。后来,梅兰芳迅速崛起,大有取而代之之势,他与梅兰芳唱对台戏时落于下风。眼见败势已成,他却没有选择逃避。即使面对空旷的戏台,他仍然一丝不苟地坚持唱完了最后一场,并且在临死前留下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输不丢人,怕才丢人。”所以,尽管十三燕是个失败的人物,但却是令人敬佩的,因为他道出了一个做人的基本真理,而且自己就是实践这一道理的榜样。
        ②大千世界,我们不论干什么,只要与人对阵,参与竞争,都会有输赢,见高低,而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百战百胜只是神话。因为,天外有天,你厉害还有比你更厉害的,你有降龙十八掌,人家可能有葵花宝典;你有屠龙刀,人家有打狗棒。而且,“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几年你得势占优,再过几年,你就可能被淘汰出局。所以,输不丢人。如果害怕丢人,就永远不要参与竞争,就干脆远离红尘。
        ③楚汉之争,项羽的最后悲剧,就在于他的怕丢面子,怕面对江东父老的指责。还是杜牧的《题乌江亭》写得好:“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如果项羽能够包羞忍耻东渡乌江,那么鹿死谁手还是个未知数;如果项羽能够忍受打击卷土重来,或许历史将被重新改写。 
        ④“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结局并不美妙,不会因为不怕就能克敌制胜,创造奇迹,但不怕虎的精神却是历来被人赞颂的。看《动物世界》,常见这样的镜头,一大群野牛被一只狮子追着跑,我就想,这么多野牛要是团结起来,就是踩也把狮子踩死了,可就是因为怕,总是被狮子欺负,甚至成为狮子的牺牲品。与野牛相比,人是有理智的,“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可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反而怕得更多,野牛不过怕丢掉性命而已,人还要怕丢面子,怕名声不好,怕被人议论,怕遭人嫉妒,怕不好出门见人,总之是前怕狼后怕虎,结果是害怕丢人却偏偏丢人,不想丢人却处处丢人。
        ⑤人,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既然出来打天下,既然要与人争高低,输赢都是正常的。奥运会上的百米赛场上,无论谁输给博尔特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因为那小子是百年一出的短跑奇才,不管你被拉下多大差距,谁也不会笑话你。而你如果因为害怕而退赛,因害怕而战战兢兢,畏畏缩缩,不战自败,那就丢人丢大了。在北京奥运会的乒乓球馆里,我们还看到许多非洲国家的乒乓球运动员,水平连我们的业余选手都不如,仍然面无惧色与世界一流高手过招,观众同样报以热烈的掌声,其中就是对他们不怕精神的鼓励。输球之后,他们照样大大方方地和对手握手拥抱,向观众致谢,他们是虽败犹荣。体育竞赛如此,行行业业也都应该如此。只要不怕强手,敢于“亮剑”,屡败屡战,自强不息,我们就可能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即便输了,也是虽败犹荣。
         ⑥“输不丢人,怕才丢人。”诚哉斯言!             

6.多选题(共2题)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CO和CO2,CO和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14
B.等质量的Al和Mg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产H2的质量相等
C.等质量的NaHCO3和MgCO3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相同
D.等质量的质量分数均为4%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显中性
20.
甲、乙、丙三种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图转化,下列选项中符合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A
NaOH
NaCl
NaNO3
B
CuO
CuCl2
Cu(OH)2
C
Na2CO3
CO2
CaCO3
D
H2O2
H2O
O2
 
A. A B. B C. C D. D

7.填空题(共4题)

21.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写具体粒子的名称)。
(2)下面列出了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由镁元素和氯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氧元素和硫元素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相同。
(3)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用分子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_____。
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
B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2.
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升高。这种物质是_____(填字母)。
A烧碱 B硝酸铵 C氯化钠
(2)甲乙丙三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甲、乙、丙三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②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③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写最简比)
④t3℃将乙和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_____丙(填“〉”、“〈”或“=”)。
23.
生活中离不开化学。
(1)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植物秸秆还可用于发酵制取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的化学式为_____。
(2)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水,其中活性炭起到____和过滤的作用,日常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常釆用的方法是_____。
(3)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和CO等有害物质,其中尼古丁属于_____(填“有机物”、“无机物”),尼古丁中C、H、N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整数比为_____。
(4)草木灰的浸出液中含有碳酸钾,向少量浸出液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说明草木灰的浸出液是_____性(填“酸”、“中”、“碱”)。
(5)快热食品包装袋内部有一层夹层,夹层内分开放置生石灰和水,使用时将两种物质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而放出热量,该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利用这一反应,在保存食品时,生石灰可作_____(填“干燥剂”、“补钙剂”)。
24.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盐酸②小苏打③干冰④石墨⑤氮气⑥石油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1)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
(2)可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_____;
(3)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5)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_____;
(6)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

8.实验题(共2题)

25.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 a 和 b 的名称:a_____,b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填字母),若用 F 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F 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实验室取用药品要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取用最少量,固体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取用_________mL。
26.
某同学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准备了下列实验用品。

(1)该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_____。(填步骤名称)
(2)配制过程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填名称)
(3)计算所需NaCl的质量为_____g。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lg/cm3),量筒的规格是_____(从下列中选用:10mL、50mL、lOOmL)。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