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将25g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放入到73g稀盐酸中(石灰石中杂质不跟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二氧化碳,试求:
⑴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⑵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⑴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⑵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单选题- (共9题)
2.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一组是( )
①动植物呼吸;②煤的干馏;③酒精溶于水;④碘升华;⑤水的蒸馏;⑥白磷自燃;
⑦石蜡熔化成液体;⑧稀释浓盐酸;⑨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⑩火药爆炸。
①动植物呼吸;②煤的干馏;③酒精溶于水;④碘升华;⑤水的蒸馏;⑥白磷自燃;
⑦石蜡熔化成液体;⑧稀释浓盐酸;⑨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⑩火药爆炸。
A.②③④⑤⑦⑧ | B.③④⑤⑦⑧⑨ | C.③④⑤⑥⑦⑧ | D.①②③④⑤⑥ |
3.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类别 选项 | 混合物 | 单质 | 氧化物 |
A | 乙醇汽油 | 金刚石 | 铁锈 |
B | 煤 | 红磷 | 干冰 |
C | 硬水 | 黄铜 | Fe2O3 |
D | 大理石 | He | CH4O |
A.A | B.B | C.C | D.D |
4.
下列各项指定数据前者小于后者的是( )
选项 | 数据 | | |
A | 溶液温度 | 室温下10gNH4NO3溶于100g水中 | 室温下10gNaOH溶于100g水中 |
B | 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 甲醛(HCHO) | 葡萄糖(C6H12O6) |
C | 二氧化碳的溶解度 | 5℃、101KPa下 | 25℃、101KPa下 |
D | 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 生铁 | 钢 |
A.A | B.B | C.C | D.D |
5.
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书写正确的是( )
A.炼铁高炉中生成铁:3C+2Fe2O3![]() |
B.铝放入稀硫酸中:Al+H2SO4=AlSO4+H2↑ |
C.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薄膜:4Al+3O2=2Al2O3 |
D.铜在稀硝酸中逐渐溶解,放出气体,溶液变成蓝色:Cu+2HNO3=Cu(NO3)2+H2↑ |
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2H2表示两个氢分子 |
B.自来水净化中通入Cl2的目的是杀菌消毒 |
C.烧开水时,水沸腾后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D.用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功能 |
7.
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
B.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
C.t1℃时,在100g水中放入5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 |
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
8.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①一定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 |
B.②向等质量的碳酸钙和碳酸钠(粉末)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浓度的盐酸,a曲线表示碳酸钠,b曲线表示碳酸钙 |
C.③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
D.④镁在空气中燃烧 |
9.
图中a、b、c分别表示KNO3、NaCl、Ca(OH)2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B.T2时,A点表示KNO3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有晶体析出,且变为T1时KNO3的饱和溶液 |
C.T1时,将Ca(OH)2饱和溶液升温至T2变为不饱和溶液 |
D.温度高于T1时,KNO3溶解度大于NaCl溶解度,温度低于T1时,KNO3溶解度小于NaCl溶解度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6题)
12.
请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⑵在t2℃时,向盛有50g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⑶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⑷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 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
C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物质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高
D t2℃时,将a物质10%的溶液蒸发溶剂质量为溶液质量一半,质量分数变为20%

⑴在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⑵在t2℃时,向盛有50g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⑶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⑷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 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
C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物质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高
D t2℃时,将a物质10%的溶液蒸发溶剂质量为溶液质量一半,质量分数变为20%
13.
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⑴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
⑵3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_____(只列出表达式)。
⑶90℃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溶液按图示进行操作:

90℃时的KNO3溶液是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图中n的数值为______。
⑷30℃时,将等质量10%的KNO3溶液与20%的KNO3溶液混合后,质量分数为_____。
温度/℃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溶解度/g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169 | 202 |
⑴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
⑵3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_____(只列出表达式)。
⑶90℃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溶液按图示进行操作:

90℃时的KNO3溶液是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图中n的数值为______。
⑷30℃时,将等质量10%的KNO3溶液与20%的KNO3溶液混合后,质量分数为_____。
14.
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⑴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
A 高锰酸钾 B 汽油 C 面粉 D 白糖
⑵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
A 氢氧化钠 B 硝酸铵 C 氯化钠 D 浓硫酸
⑶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是_____(填“悬浊液”、“乳浊液”或“溶液”)。
⑷下图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填“甲”或“乙”)。
②某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向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
③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乙(填“<”、“=”或“>”)。
⑴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
A 高锰酸钾 B 汽油 C 面粉 D 白糖
⑵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
A 氢氧化钠 B 硝酸铵 C 氯化钠 D 浓硫酸
⑶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是_____(填“悬浊液”、“乳浊液”或“溶液”)。
⑷下图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填“甲”或“乙”)。
②某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向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
③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乙(填“<”、“=”或“>”)。
15.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金属离子的活动性顺序倒过来使用。如:金属活动性:Mg>Fe>Cu,金属离子的活动性:Mg2+<Fe2+<Cu2+.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离子的活动性越强,越先发生置换反应。
向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完成以下问题:
(1)写出加入锌后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若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填化学式,下同)。
(3)若反应后锌无剩余,溶液中有氯化铜,则溶液中一定有_____。
(4)若反应后锌无剩余,溶液中没有氯化铜,则溶液中一定有_____,可能有_____。
向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完成以下问题:
(1)写出加入锌后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若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填化学式,下同)。
(3)若反应后锌无剩余,溶液中有氯化铜,则溶液中一定有_____。
(4)若反应后锌无剩余,溶液中没有氯化铜,则溶液中一定有_____,可能有_____。
16.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都有重要作用。现有A、B、C三种金属,A、B可溶于盐酸,C不溶于盐酸,将A投入BCl2溶液中可发生反应:A+BCl2=ACl2+B。
(1)A、B、C三者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与金属置换反应规律相同,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也有类似的规律,根据下列反应:①Cl2+2NaBr=Br2+2NaCl ②Br2+2NaI=I2+2NaBr
(2)Cl2、Br2和I2单质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规律,下列反应可以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
a.Cl2+2KI=2KCl+I2 b.2NaCl+I2=2NaI+Cl2↑
(4)经查阅资料,硫单质的活泼性比Cl2、Br2和I2都弱,请任写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该结论_________。
(1)A、B、C三者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与金属置换反应规律相同,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也有类似的规律,根据下列反应:①Cl2+2NaBr=Br2+2NaCl ②Br2+2NaI=I2+2NaBr
(2)Cl2、Br2和I2单质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规律,下列反应可以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
a.Cl2+2KI=2KCl+I2 b.2NaCl+I2=2NaI+Cl2↑
(4)经查阅资料,硫单质的活泼性比Cl2、Br2和I2都弱,请任写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该结论_________。
17.
下列是实验室常用的几种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粗盐中含少量泥沙等杂质,粗盐精制的过程中涉及常规操作步骤有:
⑴①加水溶解;②过滤;③蒸发结晶。
⑵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填字母)。
⑶蒸发时_____(填“能”或“不能”)将溶液直接蒸干。此过程中使用玻璃棒要不断地搅拌,其作用是______。

粗盐中含少量泥沙等杂质,粗盐精制的过程中涉及常规操作步骤有:
⑴①加水溶解;②过滤;③蒸发结晶。
⑵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填字母)。
⑶蒸发时_____(填“能”或“不能”)将溶液直接蒸干。此过程中使用玻璃棒要不断地搅拌,其作用是______。
5.实验题- (共3题)
18.
实验室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装置如下图(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并填写相应的空格。

⑴实验过程如下:
①连接好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装入药品,并在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
④打开止水夹,缓缓通入CO2,先点燃______处(填“A”或“B”)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木炭粉减少,D中有气泡产生且______,说明有CO生成;
⑤点燃另一处酒精喷灯,一段时间后,硬质玻璃管内出现______现象时,说明CO具有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⑥关闭止水夹,熄灭两处的酒精喷灯,C中的现象为______。
⑵有同学认为该装置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_____(填“是”或“否”),说明理由_______。
⑶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⑴实验过程如下:
①连接好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装入药品,并在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
④打开止水夹,缓缓通入CO2,先点燃______处(填“A”或“B”)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木炭粉减少,D中有气泡产生且______,说明有CO生成;
⑤点燃另一处酒精喷灯,一段时间后,硬质玻璃管内出现______现象时,说明CO具有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⑥关闭止水夹,熄灭两处的酒精喷灯,C中的现象为______。
⑵有同学认为该装置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_____(填“是”或“否”),说明理由_______。
⑶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9.
“配制70g20%的氯化钠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

⑴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g,称量时A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填序号)。
①左边的平衡螺丝向左调;②右边的平衡螺丝向右调;
③右盘中减少砝码;④左盘中增加食盐。
⑵量取水时,如果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⑶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
⑷D中所贴标签,请在方框中写出你认为适合的内容______。

⑴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g,称量时A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填序号)。
①左边的平衡螺丝向左调;②右边的平衡螺丝向右调;
③右盘中减少砝码;④左盘中增加食盐。
⑵量取水时,如果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⑶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
⑷D中所贴标签,请在方框中写出你认为适合的内容______。
20.
大庆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氢气,并验证氢气的性质,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⑴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需配制245g质量分数10%的稀硫酸,配制步骤如下:
①计算:所需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_____g,水的质量为_____g;②量取;③稀释。
⑵该兴趣小组制备氢气的原理为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⑶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氢气,然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
B 点燃C处酒精灯后,D处硫酸铜固体由白色逐渐变为蓝色
C E处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未反应的氢气
D 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通入氢气,然后熄灭C处酒精灯
⑷实验结束后,发现部分氧化铜未被还原,已知反应前氧化铜质量为a克,反应结束后混合固体质量为b克,则被氢气还原的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g。

⑴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需配制245g质量分数10%的稀硫酸,配制步骤如下:
①计算:所需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_____g,水的质量为_____g;②量取;③稀释。
⑵该兴趣小组制备氢气的原理为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⑶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氢气,然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
B 点燃C处酒精灯后,D处硫酸铜固体由白色逐渐变为蓝色
C E处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未反应的氢气
D 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通入氢气,然后熄灭C处酒精灯
⑷实验结束后,发现部分氧化铜未被还原,已知反应前氧化铜质量为a克,反应结束后混合固体质量为b克,则被氢气还原的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