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有一种自生氧防毒面具,其使用的生氧剂的主要成分是(KO2)。取100g生氧剂放入质量为20g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20g水,使生氧剂KO2全部反应,其充分反应后(4KO2+2H2O═4KOH+3O2↑),称得烧杯及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6g,计算(假设杂质不含钾元素且不与水反应)
(1)100g生氧剂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
(2)K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3)求生氧剂中KO2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100g生氧剂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
(2)K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3)求生氧剂中KO2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推断题- (共1题)
2.
A~F均为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F为甲烷(CH4),甲烷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且A与B的元素组成相同,C与D的元素组成相同;A、B、C、D都是氧化物,C、D、E、F在常温下的状态相同。其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
试推断:

(1)写出D物质的一种主要用途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评述C物质的“利”与“弊”,“利”_____“弊”_____(各举一例)。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试推断:

(1)写出D物质的一种主要用途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评述C物质的“利”与“弊”,“利”_____“弊”_____(各举一例)。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单选题- (共8题)
4.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 |
D.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
5.
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A.①单质、③氧化物 | B.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
C.①单质、③化合物 |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
6.
三甲基一氯硅[(CH3)3SiCl]是一种生产硅化合物的原料,遇火能燃烧甚至会发生爆炸,与水接触可产生盐酸。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保存三甲基一氯硅时应密封防水 |
B.三甲基一氯硅充分燃烧的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 |
C.三甲基一氯硅由四种元素组成 |
D.三甲基一氯硅由碳、氢、硅、氯四个原子构成 |
7.
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实验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
B.乙实验既证明浓氨水易挥发,也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C.丙实验可证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D.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
8.
已知木炭粉(假设木炭粉中不含其他杂质)和氧化铁(Fe2O3)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为了测定反应后物质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在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实验开始前,先通入纯净、干燥的N2,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和木炭粉反应生成CO或CO2;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看到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说明有铁生成;
③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反应生成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
④通过实验可以推出,产物为铁和二氧化碳;
⑤通过该装置可以定量测量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实验开始前,先通入纯净、干燥的N2,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和木炭粉反应生成CO或CO2;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看到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说明有铁生成;
③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反应生成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
④通过实验可以推出,产物为铁和二氧化碳;
⑤通过该装置可以定量测量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③④⑤ |
9.
下列关于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①用于排水收集氧气:
中充满水,由
进气,
排放水②用于收集二氧化碳:
进气,
排放空气③用于收集氢气:
进气,
排放空气④用于洗气,除去
中的
中装氢氧化钠溶液,
进气,
出气⑤用于测量产生气体的体积,
中充满水,
进气,
出水,计算溢出水的体积.

①用于排水收集氧气:















A.全正确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②③④ |
4.填空题- (共3题)
11.
(1)如图一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B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
C 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
D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图二是镁在点燃条件下与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碳原子,“〇”表示氧原子,“●”表示镁原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如表为处理汽车尾气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其中A、反应前
反应后

A
B
C
D




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处理汽车尾气后的C和D质量比为_____。
A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B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
C 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
D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图二是镁在点燃条件下与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碳原子,“〇”表示氧原子,“●”表示镁原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如表为处理汽车尾气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其中A、反应前
反应后

A
B
C
D




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处理汽车尾气后的C和D质量比为_____。
A.、C、D表示4种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和 | B. |
13.
某元素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

(1)x的值是_____。
(2)图2微粒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M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填字母),属于离子的是_____。(填离子符号)

(1)x的值是_____。
(2)图2微粒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M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填字母),属于离子的是_____。(填离子符号)
5.实验题- (共1题)
14.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一、图二仪器或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装置气密性都已检查完毕)

(1)写出图一中仪器的名称:e_____;f_____。
(2)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二氧化锰的容器中制取并收集氧气,完成该实验你所选用的仪器有_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这种方法与“把二氧化锰加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制氧气”相比有_____的优点。(写出一条即可)
(4)该小组又设计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填字母)。
a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 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图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里的水中加入_____,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写出图一中仪器的名称:e_____;f_____。
(2)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二氧化锰的容器中制取并收集氧气,完成该实验你所选用的仪器有_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这种方法与“把二氧化锰加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制氧气”相比有_____的优点。(写出一条即可)
(4)该小组又设计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填字母)。
a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 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图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里的水中加入_____,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