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578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4

1.单选题(共18题)

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制品生锈B.潮湿的衣服变干
C.生米煮成熟饭D.火药爆炸
2.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能使任何物质间都发生化学反应
3.
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D.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4.
下列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碳+氧气二氧化碳
B.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C.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D.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硫酸钠
5.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C.铁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燃烧
6.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B.医用的生理盐水
C.泥沙D.雪碧饮料
7.
硒(S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饮用含适量硒的矿泉水有益于人体健康,已知硒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45个中子,则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A.11B.34C.45D.79
8.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①④属于同种元素B.②③④属于离子
C.⑤易失去成为阳离子D.①⑤的结构不稳定
9.
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质子数B.电子层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10.
某些人睡觉常常磨牙是因为缺锌,这里的“锌”是指(  )
A.元素B.分子C.原子D.离子
11.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锂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
B.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008g
C.锂元素和氢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D.锂元素和氢元素属于同周期元素
12.
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
13.
有关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B.氧气能供给呼吸
C.氧气能支持燃烧D.氧气能做燃料
14.
下列化学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入氧气中,红磷立即燃烧
B.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一种无色的气体
15.
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欲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混入其它气体,可以使用的燃烧物是(  )
A.木炭B.铁C.红磷D.蜡烛
16.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A.氧气、氮气、空气B.氮气、氧气、空气
C.空气、氧气、氮气D.氮气、空气、氧气
17.
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bacdefB.abcdefC.bacdfeD.abcdfe
18.
已知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克/升,氢气的密度是0.089克/升,氢气难溶于水。下列方法中: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收集氢气可用(  )
A.①B.②C.①③D.②③

2.选择题(共5题)

19.

下列关于功和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

下列关于功和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21.

1953年,我国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对这两项政策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22.计算(   )
23.计算(   )

3.填空题(共3题)

24.
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

(1)锶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
(3)如图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___。
25.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
(4)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
(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
26.
实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现要量取17mL的盐酸,应该选择_____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通过_____刻度与量筒内液体的_____保持水平。

4.实验题(共1题)

27.
常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氧气.

(1)写出如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2)请仔细分析上图中装置A的特点,推测该装置可用于上述制氧气方法的有_____(填a、b或c);
(3)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上图中的_____(填“A”或“B”);
(4)利用装置A制氧气,在结束实验时要先撤离导管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_____;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
(5)用装置A方法收集氧气时,当气泡_____再开始收集,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且应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
(6)分别写出上述三种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及其基本反应类型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