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南洋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576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5

1.推断题(共1题)

1.
黑色粉末A与无色液体B混合时反应生成C和D,其中A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若将细铁丝放在C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体E。
(1)写出有关物质的名称: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 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反应式_____。

2.单选题(共20题)

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湿衣晾干B.红磷燃烧C.蜡烛熔化D.酒精挥发
3.
某物质具有下列性质,其中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呈银白色B.密度为7.86克/cm3
C.有良好的导电性D.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4.
关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说法有:①质量减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可作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②和④B.①和③C.②和③D.②③和⑤
5.
下列物质一定只含一种分子的是(  )
A.纯净物B.蒸馏水C.混合物D.糖水
6.
有关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B.化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化学变化中元素的存在形态可能不发生变化
7.
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室内装潢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醛是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的
B.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分子、氧原子构成
D.1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元素、二个氢元素、一个氧元素组成
8.
关于液态水和水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B.它们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C.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它们是不同种物质
9.
下列化学符号表示两个分子的是(  )
A.2CO2B.2HC.O2D.SO2
10.
臭氧(O3)主要分布在离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单质B.氧化物C.混合物D.化合物
1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SiB.AlC.OD.Fe
12.
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①氧气能自燃;②氧气能支持燃烧;③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反应;④氧气能灭火;⑤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③⑤D.①③④
13.
下面是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氧气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与该反应事实相符的是(  )
A.B.
C.D.
14.
下列物质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
15.
大山深处空气清新,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78%B.21%C.11%D.58%
16.
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下列性质中必考虑的是(    )
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 ⑤能否与水反应
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
17.
在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仪器不会使用到的是(  )
A. B.    C. D.
18.
厕所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A.氢气B.氯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
19.
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这里“铁”一般是指
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
20.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B.
C.D.
21.
下列玻璃仪器中,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
A.B.
C.D.

3.选择题(共3题)

22.

唐朝诗人李商隐诗:“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水。”其中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

23.

唐朝诗人李商隐诗:“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水。”其中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

24.

唐朝诗人李商隐诗:“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水。”其中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

4.填空题(共4题)

25.
填表
元素名称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元素符号
_____
Cu
_____
Ne
_____
Na
_____
Ca
_____
Ag
 
26.
填表:
物质名称
氮气
水银
氧化镁
二氧化硫
化学式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7.
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 防止药品污染B 防止试管破裂C 防止实验误差D 防止液体溅出
(1)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_____
(2)胶头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_____
(3)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_____
(4)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
(5)称量药品,先在托盘上放称量纸,按“去皮”键后再称量_____
28.
现有①镊子、②烧杯、③试管、④胶头滴管、⑤药匙、⑥10mL量筒、⑦100mL量筒、⑧蒸发皿等仪器。请为下列实验操作选出必要的仪器(填写相应的序号):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____;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取用块状固体时用_____;量取8mL的水用_____。

5.实验题(共2题)

29.
工业上以空气为原料用_____的方法来制取氧气,整个过程属于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在实验室我们可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某学校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将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记录如下:
催化剂
温度/℃
反应程度
Fe2O3
Al2O3
CuO
MgO
开始反应
470
515
305
490
剧烈反应
490
540
350
545
 
根据以上数据,实验室用氯酸钾来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_____作催化剂。
30.
如图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成分,实验过程: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发生反应的反应式为_____。
(2)下列事实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_____。
A 红磷燃烧后熄灭    B 烧杯中水面下降  C 集气瓶中液面上升  D 集气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