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小雨阅读课外资料得知:过氧化氢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她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1)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__________。
(2)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________(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干燥,若称量得到0.5g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__________。(简述操作和现象)
[预期结论]氧化铜还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_______。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序号 | 氯酸钾质量 | 其他物质质量 | 待测数据 |
① | 1.2g | | |
② | 1.2g | 氧化铜0.5g | |
③ | 1.2g | 二氧化锰0.5g | |
(1)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__________。
(2)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________(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干燥,若称量得到0.5g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__________。(简述操作和现象)
[预期结论]氧化铜还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_______。
2.简答题- (共1题)
2.
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气袋包装的蛋糕产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如图所示)。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旗中学猜想一定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______
(2)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____________;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______
(2)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____________;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3.推断题- (共1题)
3.
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以及D,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时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若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
(1)写出各物质的名称:
A __________ D __________ E _________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和铁丝在D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并指出反应所属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是过氧化氢反应中的_________。(填“催化剂”或“氧化剂”)
(1)写出各物质的名称:
A __________ D __________ E _________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和铁丝在D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并指出反应所属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是过氧化氢反应中的_________。(填“催化剂”或“氧化剂”)
4.单选题- (共11题)
5.
地沟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下列辨别某瓶装油是否为“地沟油”的简易方法,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看油是否透明 | B.闻油是否有异味 |
C.问油的生产厂家 | D.取少量样品油燃烧,听是否发生噼啪响声 |
8.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 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
C.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D. 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A.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 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
C.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D. 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13.
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 |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5.选择题- (共1题)
6.填空题- (共1题)
16.
下列现象与空气中的什么成份有关:
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久了会变软________
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会变浑浊________
燃烧和呼吸________
“霓虹灯”通电后发出五颜六色的光________.




7.实验题- (共2题)
17.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示意图。

(1)实验时,取下橡皮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待反应结束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A 使用的红磷量不足 B 装置气密性不好 C 实验中弹簧夹没有夹紧
(3)实验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分析实验结束后,可推测出氮气的一些物质性质和化学性质。请各写一条:①物理性质:_____ ②化学性质:_____。
(4)若将红磷换成蜡烛,该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功,原因是______。

(1)实验时,取下橡皮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待反应结束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A 使用的红磷量不足 B 装置气密性不好 C 实验中弹簧夹没有夹紧
(3)实验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分析实验结束后,可推测出氮气的一些物质性质和化学性质。请各写一条:①物理性质:_____ ②化学性质:_____。
(4)若将红磷换成蜡烛,该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功,原因是______。
18.
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制取氧气有很多种方法,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高锰酸钾、_______等。
(3)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有许多优点,如:______(填序号)。
①产物无污染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④生成物只有氧气
(4)选择发生和收集O2的装置,填写在下表中(填字母)。
(5)如果用二氧化锰与浓硫酸加热制备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6)选用E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②开始反应后,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备O2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制取氧气有很多种方法,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高锰酸钾、_______等。
(3)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有许多优点,如:______(填序号)。
①产物无污染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④生成物只有氧气
(4)选择发生和收集O2的装置,填写在下表中(填字母)。
选用药品 | 发生装置 | 收集装置 |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 ________ | ___________ |
高锰酸钾 | _________ |
(5)如果用二氧化锰与浓硫酸加热制备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6)选用E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②开始反应后,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备O2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