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572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5

1.综合题(共1题)

1.
某种钾肥样品,其成分为碳酸钾、氯化钾和少量不含钾元素的难溶杂质。为定该钾肥样品中钾元素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①称取10g该样品溶于水,过滤出去难溶杂质,得到滤液;②在所得滤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测得所消耗的稀盐酸质量为36.5g;③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称得所得白色固体为10.2g。
请你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_____
(2)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
(3)用pH试纸测定第②步反应后溶液的pH,结果溶液pH大于7,你认为上述实验测得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值_____(填“大”、“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

2.简答题(共3题)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钡与硫酸铜:_____;
(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
(3)铁与稀硫酸反应:_____;
3.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回答:
(1)铁为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但其表面有铁锈影响使用,请写出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铜器在潮湿空气中与多种物质会慢慢地发生反应,表面生成一层铜绿,化学式是[Cu2(OH)2CO3]。铜生锈的原因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还有_____同时接触;
(3)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图:

①金属A是_____;金属B是_____。
②操作3的名称是_____。
③步骤②所涉及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
在稀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使其正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经过过滤得到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所加铁粉的质量相等,则混合溶液中H2SO4和CuSO4的质量比为_____.

3.计算题(共1题)

5.
视黄醇对治疗夜盲症有重要的作用,其化学式可表示为C20HxO,相对分子质量为286。计算:
(1)视黄醇的化学式中X=_____;
(2)视黄醇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写最简比);
(3)视黄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推断题(共1题)

6.
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某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回答:

(1)写物质的化学式:A_____;E_____。
(2)得到F溶液的操作I的名称为_____。
(3)写出B→G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若K是蓝色沉淀,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5.单选题(共13题)

7.
氮肥硝酸铵受热到300℃以上时,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引起爆炸,发生的反应之一表示为:2NH4NO3=O2↑+2X↑+4H2O,则 X 的化学式为
A.N2OB.N2C.NH3D.NO2
8.
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必备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5: 56
B.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3: 1
C.该反应中乙、丙、丁都是氧化物
D.该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9.
4.6g某物质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此物质中一定含C、H元素;
②可能含O元素;③一定含O元素;
④物质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3;
⑤物质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⑥此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
A.①②④B.①②⑤C.①③④⑥D.①③⑤⑥
10.
化学就在你身边。下列事实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剩饭变馊B.自行车生锈C.牛奶变酸D.电灯发光
11.
如图是钠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这两种元素摘自元素周期表的图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 11 和 16
B.钠元素和硫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分别是 1 和 6
C.钠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 3 个电子层
D.钠元素和硫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2S
12.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活泼
B.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
C.X表示N2
D.这三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13.
二氧化硅在通讯、医疗、科技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它属于
A.酸B.碱C.盐D.氧化物
14.
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C10H14N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B.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g
C.尼古丁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5:7
D.尼古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15.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液体
C.稀释浓硫酸D.取用固体
16.
下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与其它三种存在着本质区别的一种是
A.石墨用于铅笔芯、活性炭用于吸附剂
B.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髙锰酸钾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D.稀盐酸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
17.
实验室中有一种金属R的样品,取该金属样品4g,投入到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样品中除R外,其余成分均不与酸反应),生成硫酸盐12g,则该样品中含金属R的质量分数为
A.20%B.65%C.60%D.55%
18.
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稀硫酸区分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B.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用灼烧法区分棉花和羊毛
D.用燃烧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19.
下列除考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B.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D.除去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加入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6.填空题(共4题)

20.
我们在初中化学里学过的一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以下物质:
A二氧化碳;B水;C生石灰;D活性炭;E熟石灰;
请根据它们的用途,用字母代号填空(每种物质限选一次):
(1)_____是最常用的溶剂;
(2)_____可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
(3)_____可用作温室气体肥料;
(4)_____可用作某些食品的干燥剂;
(5)_____可用作冰箱的除臭剂。
21.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及其溶液。回答:
(1)实验室常用过滤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和_____(填仪器名称)。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_____(填“软水”或“硬水”)。
(3)若取36g质量分数为1%的硫酸钠溶液进行电解,消耗了6g水,则电解后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4)电解水时,与两电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会产生气体。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极端玻璃管产生的气体,现象是_____。
(5)电解水的实验中,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硫酸钠只增强导电性,不发生反应)。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管b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则该处溶液呈_____(填“酸”“碱”或“中”)性。
(6)20℃时,某物质溶解度为36g,将质量为20g的该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
22.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现有接近饱和的丙物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加入丙物质;②_____;③升高温度。
(2)4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
(3)10℃时,把15g乙物质放入2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再升髙温度到50℃,则还需加入乙物质_____g,才能使溶液成为饱和溶液。
(4)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
(5)30℃时,30克甲放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
(6)如图所示,试管内为25℃饱和的甲物质溶液,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铵固体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3.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纯棉帽子、羊毛衫、涤纶运动裤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2)水果和蔬菜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
(3)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每天必须摄入足够量的_____元素。
(4)铝合金是家庭装修经常使用的材料。Mg和Si是主要合金元素,并以硅化镁(Mg2Si)的形式存在,硅化镁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
(5)洗涤剂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功能。
(6)炒锅的塑料把手属于_____性塑料(填“热塑”或“热固”)。
(7)铁粉常用于食品的保鲜剂,其原因是_____。

7.实验题(共1题)

24.
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宄。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编号仪器名称:a_____;b_____;
(2)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为_____;写出回收二氧化锰的方法_____;
(3)若用双氧水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F装置可用来干燥氧气,是因为_____,干燥时应从_____(填“长”或“短”)管通入气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简答题:(3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