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第四十三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571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5

1.计算题(共1题)

1.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1.7
2.2
7.9
0.9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6.6
0
2.7
 
则反应后A的质量为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综合题(共1题)

2.
在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

(1)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了某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①收集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装置为_____(填字母)
②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是_____。
③已知某气体可用E装置收集,若改用G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应从_____口进(填“a”或“b”).
(4)请叙述怎样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_____
(5)若用金属与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应选择以上哪些装置?(写出一套即可)_____.
(6)活性碳酸钙和炭黑的混合物常用作橡胶的填充料,用来改良橡胶性能.在不同的橡胶制品中有不同的比例要求.取21g样品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向杯中倒入稀盐酸,当倒入100g稀盐酸后发现不再产生气泡,并测得烧杯内固体和液体总质量为112.2g.计算样品中活性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

3.简答题(共1题)

3.
用化学知识解释:
(1)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_____
(2)刷油漆能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原因_____
(3)熄灭燃气灶的火焰时,关闭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_____

4.流程题(共1题)

4.
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设计了以下流程图并完成了回收铜和硫酸锌的实验。

(1)X的成分为_____;操作Ⅰ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
(2)加入B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单选题(共13题)

5.
如图是高温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B.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C.图中的两种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所得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
6.
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蒸馏B.升华C.爆炸D.燃烧
7.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l2+2NaBr═2NaCl+Br2B.2Mg+CO22MgO+C
C.2Na+2H2O═2NaOH+H2D.CO2+H2O═H2CO3
8.
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钢、干冰B.冰水、食醋C.天然气、液氧D.石灰石、盐酸
9.
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
A. B. C. D.
10.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没有铁稳定
C.用墨书写的字画可以保存很长时间,是由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D.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来脱色,是由于活性炭的吸附性强
11.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会有紫红色的铜出现
12.
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B.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C.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D.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
13.
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下列中的(  )
A.稀盐酸和铁B.水和生石灰
C.水和氢氧化钠D.水和氯化钠
14.
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增加的是(  )
A.硝酸银溶液B.硫酸铜溶液C.稀硫酸溶液D.硫酸锌溶液
15.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活泼金属和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所以能和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和氢
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
16.
下列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B.喝汽水时容易打嗝,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炉火炒菜时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D.将煤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7.
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  )
A.CO最多,H2最少B.H2最多,CH4最少
C.H2最多,CO最少D.CH4最多,CO最少

6.选择题(共3题)

18.

指出下列古文中的称谓有何不同。

①君:{#blank#}1{#/blank#}

②尊君:{#blank#}2{#/blank#}

③家君:{#blank#}3{#/blank#}

19.

指出下列古文中的称谓有何不同。

①君:{#blank#}1{#/blank#}

②尊君:{#blank#}2{#/blank#}

③家君:{#blank#}3{#/blank#}

20.

指出下列古文中的称谓有何不同。

①君:{#blank#}1{#/blank#}

②尊君:{#blank#}2{#/blank#}

③家君:{#blank#}3{#/blank#}

7.填空题(共6题)

21.
在点燃条件下,2.6gC2H2与 7.2gO2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6.6gCO2、1.8gH2O 和 xgCO.则 x=_____; 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2.
用化学用语填空:形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_;标出硝酸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23.
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若滤液为蓝色。
(1)请推测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物质;_____
(2)请写出一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4.
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N2(O2)_____(2)CO2(CO)_____
25.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
(1)乙醇被用作酒精灯里的燃料_____
(2)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_____
(3)赤铁矿炼铁的反应原理._____
26.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

8.实验题(共1题)

27.
请根据X、Y的溶解度曲线。

(1)t3℃时50克水中放入30克X充分溶解后溶液所处的状态_____(是否饱和)。
(2)X中混有少量的Y,你用什么方法除去Y。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综合题:(1道)

    简答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