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注射器是一种普通的医疗器械,但它在化学实验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选择药品)小光小组认为,选择的药品的理由是: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他们应该选择_____。
(A)蜡烛 (B)硫粉 (C)红磷 (D)铁丝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两种物质的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设计实验)小明小组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探究活动。

(步骤与现象)
①测量试管的容积为50mL;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③装药品,将注射器活塞调整到合适位置,连接好仪器;
④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加热粗铜丝,观察现象;
⑤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动情况。
(反思与交流)
(1)实验中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是_____ 性质;
(2)步骤④中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有_____。
(3)若实验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一种即可)。
(4)该实验和教材上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其优点是_____。
(选择药品)小光小组认为,选择的药品的理由是: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他们应该选择_____。
(A)蜡烛 (B)硫粉 (C)红磷 (D)铁丝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两种物质的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设计实验)小明小组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探究活动。

(步骤与现象)
①测量试管的容积为50mL;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③装药品,将注射器活塞调整到合适位置,连接好仪器;
④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加热粗铜丝,观察现象;
⑤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动情况。
(反思与交流)
(1)实验中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是_____ 性质;
(2)步骤④中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有_____。
(3)若实验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一种即可)。
(4)该实验和教材上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其优点是_____。
3.简答题- (共1题)
4.单选题- (共20题)
5.
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 |
C.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
D.碳﹣12原子和碳一13原子的质子数不相同 |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不带电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②离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
③元素可以以单质形式存在,也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④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⑤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①不带电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②离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
③元素可以以单质形式存在,也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④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⑤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A.①③④⑤ | B.③④⑤⑥ | C.①②③④⑤ | D.①②④⑤ |
8.
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用微观粒子特性解释不正确的是( )
| 现象 | 解释 |
A | 温度计中的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 | 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 |
B | 25m3的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 |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
C |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 | 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
D | 夏天晾晒衣服比冬天干得更快 |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
A.A | B.B | C.C | D.D |
10.
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288g | B.核内有115个质子 |
C.是金属元素 | D.核内有173个中子 |
16.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有如下操作,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加热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入药品并固定 ④排水法收集气体 ⑤熄灭酒精灯⑥取出导管 ⑦连接仪器
①加热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入药品并固定 ④排水法收集气体 ⑤熄灭酒精灯⑥取出导管 ⑦连接仪器
A.⑦③①②④⑥⑤ | B.⑦②③①④⑥⑤ | C.⑦③②①④⑤⑥ | D.②⑦③①④⑤⑥ |
17.
学习化学知识,做好习题的整理尤为重要。以下小叶同学整理的习题中,其中没有错误的是( )
A.做实验时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需放回原试剂瓶 |
B.相对原子质量是得到的比值,单位是“1” |
C.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分数占21% |
D.多种物质可以在氧气中燃烧,所以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
18.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19.
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
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
D.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 |
20.
某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 B.实验 | C.观察 | D.得出结论 |
21.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
A.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
23.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稳,倒入液体,面对刻度线,第一次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9mL;到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
A.18mL | B.大于18mL | C.小于18mL | D.无法判断 |
5.选择题- (共3题)
6.填空题- (共6题)
27.
如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甲烷分子是由_____构成;
(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_____;
(3)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化学符号)
(4))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_____。

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甲烷分子是由_____构成;
(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_____;
(3)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化学符号)
(4))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_____。
28.
填写化学用语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两个氯原子 | 三个钠离子 | 画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木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 | 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 ||
2Mg2+中前面的“2”表示_____,右上角的“2”表示_____ | |||
若“![]() ![]() ![]() |
29.
2011年3月,日本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外泄,有关131I(碘﹣131,即131I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的相关报道成为热门话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131I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另一种稳定的碘原子127I,它和131I同属于碘元素.127I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中子数为_____.
(1)131I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另一种稳定的碘原子127I,它和131I同属于碘元素.127I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中子数为_____.
30.
下列两组物质,每组内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所属的物质类别不同。请将该种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填在横线上。
(1)MgO、SO2、O2、CO2_____;
(2)自来水、苏打水、矿泉水、蒸馏水_____。
(3)水、铜、汞、碳_____。
(1)MgO、SO2、O2、CO2_____;
(2)自来水、苏打水、矿泉水、蒸馏水_____。
(3)水、铜、汞、碳_____。
31.
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题中信息回答:

(1)钙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X=_____;A、B、C、D、G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填序号);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G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填序号);
(4)A、B、C、D、G中结构相对稳定的粒子是_____(填序号)。

(1)钙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X=_____;A、B、C、D、G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填序号);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G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填序号);
(4)A、B、C、D、G中结构相对稳定的粒子是_____(填序号)。
32.
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气、氖气、空气六种气体中,选填在下面的空格中。
①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②可用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_____;
③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
④饼干在空气中会受潮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_____;
⑤充入测电笔中可产生红光的是_____;
⑥可用于急救病人的是_____。
①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②可用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_____;
③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
④饼干在空气中会受潮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_____;
⑤充入测电笔中可产生红光的是_____;
⑥可用于急救病人的是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33.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装置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
(2)在装置A到E 中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 (填序号)收集装置是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_____,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均不改变
B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
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D 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E装置收集。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验满方法为_____。
(4)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备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5)实验室也可以用图F所示的装置收集氧气。如果装置中是空气,则氧气从_____进入;如果装置中装满了水,则氧气从_____进入。(填字母)。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装置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
(2)在装置A到E 中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 (填序号)收集装置是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_____,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均不改变
B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
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D 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E装置收集。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验满方法为_____。
(4)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备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5)实验室也可以用图F所示的装置收集氧气。如果装置中是空气,则氧气从_____进入;如果装置中装满了水,则氧气从_____进入。(填字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