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红花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5单元)段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568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5

1.计算题(共2题)

1.
科学家经多年研究证明,同学很爱吃的某些零食中,含有一定连致癌物质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的化学式为C3H5ON.回答下列问题:
(1)丙烯酰胺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丙烯酰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1%)
2.
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4.4g气体,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计算:反应前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2.流程题(共1题)

3.
工业上合成NH3的工艺流程可简化为:

(1)工业上制取N2时所用的廉价、易得的原料是_____;
(2)用焦炭和水蒸气制取氢气的反应过程为:C+H2O(气)CO+H2,该反应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
(3)合成塔中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将降温分离出的N2、H2送回合成塔的目的是______。
A 充分利用原料    B 防止氮气污染空气

3.简答题(共2题)

4.
在实验室里,利用如图装置模拟工业炼铁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A处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3)实验时应先通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喷灯,原因是__________。
5.
水是生命之源。
(1)下图左是某同学所画的自制简易净水器示意图。

制作材料:见图标注,则a是________ ,b是_________。
使用说明:使用一段时间后,有关物质吸附杂质已达饱和。这时清洗后可以继续使用的是纱布、石英砂和__________,需要更换的是膨松棉和________ 。   
(2)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仪器除了烧杯、漏斗外还需要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
(3)生活中常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_。
(4)电解水实验如上图右所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水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5)北京极度缺水,应提倡节约用水.下列节水措施合理的是___(填序号).
a.用淘米水浇花 b.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c.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d.使用节水龙头

4.单选题(共17题)

6.
“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
7.
如图所示围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
A.2NaHCO3Na2CO3+H2O+CO2
B.S+O2SO2
C.2HI+Cl2═2HCl+I2
D.2NaOH+CuSO4═Na2SO4+Cu(OH)2
8.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镁在氧气中燃烧
B.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9.
碳酸(H2CO3)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表示为H2CO3CO2↑+H2O,对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酸在加热条件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B.每个碳酸分子在加热条件下,可以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水分子
C.每62份质量的碳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和18份质量的水
D.通过碳酸分解,我们能得到,碳酸中一定含有CO2和H2O
10.
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2.3 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 CO2和2.7 g H2O.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2:5  ⑥分子中C、H、O的元素质量比为12:3:8.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⑤B.①④⑥C.①③⑤D.①④⑤
11.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B.
C.D.
12.
中国科学院屠呦呦因创造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青蒿素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属于混合物
B.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C.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1个氢分子
D.青蒿素由3种元素组成
13.
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水银温度计液柱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
B.酒精需要密封保存——酒精分子在不断运动
C.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
D.过氧化氢分解属于化学变化——过氧化氢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14.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D.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15.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等.这里的碘、铁、钙应理解为()
A.单质B.分子C.元素D.氧化物
16.
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B.4H——4个氢元素
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17.
四氯化硅(SiCl4)为无色透明液体,遇水时反应很激烈,并形成白色烟雾,故也用作烟幕剂。在四氯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2C.+3D.+4
18.
下列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化石燃料
B.过滤和煮沸均可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农业上使用滴灌和漫灌均可节约用水
D.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均属于空气污染物
19.
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实验基本技能。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错误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2.9gNaCl固体
B.用10mL量筒量取8.3mL蒸馏水
C.向50mL小烧杯中倒入约20mL蒸馏水
D.用pH试纸(即广泛pH试纸)测得某盐酸的pH为2.5
20.
下列化学反应中,吸收热量的是
A.氧化钙与水反应B.镁与盐酸反应
C.碳与二氧化碳反应D.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
21.
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液体喷出B.污染试剂
C.酒精溅出D.读数偏大
22.
向量筒中注入水,俯视读数为20毫升,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读数为12毫升,则实际倒出来的水的体积
A.小于8毫升B.大于8毫升
C.等于8毫升D.无法确定

5.填空题(共5题)

23.
已知浓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强酸,见光时发生如下反应:4HNO3光照2H2O+4NO2↑+X↑。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推断X的化学式是______;
(2)此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
(3)浓硝酸需要______保存。
24.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请从上表中查出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填序号)
A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 质子数不同 C 中子数不同
(3)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请写出其中一条:_____。
(4)如图是元素锶(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_____,锶离子的符号为_____。通过上表分析可知,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
25.
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3个铁原子______
(2)2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
(3)在氧化铝中的化合价_____;
(4)2CO2“2”的含义①前2:___________________②后2: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从微观知宏观.

(1)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电子;
(2)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
(3)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7.
在氮气、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氖气六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每种物质只能选一次);
(1)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_________________;(2)用在电工的测电笔中的是__________;
(3)能用于炼钢、气焊和医疗急救的_______;(4)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______________;
(5)常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________;(6)可作为火箭燃料的是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28.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选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请简述判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若选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请简述判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_____.
(3)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选填装置序号).若选用F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甲烷,甲烷应从_____端(选填“a”或“b”,下同)通入;若要测量甲烷的体积需要_____(选填装置序号)装置,瓶中先_____,再从_____端通入,最后接_____.(填仪器名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流程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