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正常情况下人的胃液pH为0.8~1.5,相应含HCl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2%~0.4%,胃液中HCl过多与过少都不利于人体健康。某人出现反胃、吐酸水的症状,经检查其胃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1.49%(胃液密度约为1g/cm3)。
(1)正常情况下,人的胃液显_____性。
(2)人的胃液总量为100mL,正常人胃液中HCl的质量范围是_____g。
(3)服用碱性药品可以治疗胃液中HCl含量过多,你认为该患者_____(填“能”或“不能”)服用氢氧化钠来治疗胃液中过多,理由是_____。
(4)医生给患者开的药品为胃舒平[有效成分是Al(OH)3],每片胃舒平平含Al(OH)3的质量为0.39g。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患者至少服用多少片的胃舒平,胃液才能恢复正常?(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
(1)正常情况下,人的胃液显_____性。
(2)人的胃液总量为100mL,正常人胃液中HCl的质量范围是_____g。
(3)服用碱性药品可以治疗胃液中HCl含量过多,你认为该患者_____(填“能”或“不能”)服用氢氧化钠来治疗胃液中过多,理由是_____。
(4)医生给患者开的药品为胃舒平[有效成分是Al(OH)3],每片胃舒平平含Al(OH)3的质量为0.39g。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患者至少服用多少片的胃舒平,胃液才能恢复正常?(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
2.
下表是国家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界定标准:
白酒、红酒和啤酒中均含有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饮酒后酒精可进入人体血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C2H5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C﹕H﹕O=_____;
(2)饮酒会使人的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某人饮酒后驾车,被交警发现,经测定其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3毫克,属于_____驾车.
饮酒驾车 | 20毫克/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毫克/100毫升 |
醉酒驾车 |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毫克/100毫升 |
白酒、红酒和啤酒中均含有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饮酒后酒精可进入人体血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C2H5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C﹕H﹕O=_____;
(2)饮酒会使人的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某人饮酒后驾车,被交警发现,经测定其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3毫克,属于_____驾车.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

(1)如图所示,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当在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探究上述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
①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②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_____。
③完成方案三中实验步骤和现象,填写到表格中。

(1)如图所示,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当在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探究上述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稀硫酸过量 |
方案二 |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变红 | 稀硫酸过量 |
方案三 | 取样,_____ | _____ | 稀硫酸过量 |
①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②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_____。
③完成方案三中实验步骤和现象,填写到表格中。
3.流程题- (共1题)
4.
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Ca(OH)2的俗名是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2)反应②为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 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________(填序号);
(5)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K2CO3)中的_________。

(1)Ca(OH)2的俗名是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2)反应②为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 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________(填序号);
(5)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K2CO3)中的_________。
4.单选题- (共9题)
5.
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分子个数都不变 |
B.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 |
C.A是有机物,B、C、D是无机物 |
D.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
6.
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現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A.花香四溢 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 |
B.热胀冷缩 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
C.滴水成冰 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
D.食品变质 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
7.
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一组是( )
A.H2O、MgO、CO2都属于氧化物 |
B.H2SO3、H2SO4、NaHCO3都属于酸 |
C.NaOH、Ca(OH)2、NH3•H2O都属于碱 |
D.NaC1、Na2CO3、AgNO3都属于盐 |
8.
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③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④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③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④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A.只有① | B.只有①②③ | C.只有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0.
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
B.4H——4个氢元素 |
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
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
11.
为了验证CO2与NaOH溶液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设计量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达到实验目的,①②锥形瓶中应该加入的药品为( )


A.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 B.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 |
C.水 氢氧化钙 | D.氢氧化钙 水 |
12.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操作方法 |
A | CO2混有HCl气体 | 将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 |
B | CuO混有碳粉 | 加入适量稀HCl,过滤、洗涤、干燥 |
C | NaCl溶液混有CaCl2 |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
D | Cu(NO3)2溶液混有CuCl2 | 加入适量AgNO3溶液、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你认为下列做法与这理念不相符的是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
B.使用一些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
C.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 |
D.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焚烧,保持整洁的环境 |
5.填空题- (共2题)
14.
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表达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氯化钠晶体是由_____构成;
(2)四个硫酸根离子_____;
(3)在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_____;
(4)溶于水使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是_____。
(1)氯化钠晶体是由_____构成;
(2)四个硫酸根离子_____;
(3)在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_____;
(4)溶于水使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是_____。
15.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氢气②氮气③氯气④明矾⑤小苏打⑥烧碱
(1)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的是_____;
(2)填充探空气球的理想气体是_____;
(3)用作净水剂的是_____。
①氢气②氮气③氯气④明矾⑤小苏打⑥烧碱
(1)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的是_____;
(2)填充探空气球的理想气体是_____;
(3)用作净水剂的是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