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568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5

1.综合题(共1题)

1.
如图为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图。

(1)硬质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右边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
(2)这个实验中进行尾气处理的方法是_____。
(3)实验结束后的操作是_____。
(4)某钢铁公司用49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炼铁,理论上得到含铁98%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一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进行探究。
(实验目的)测定某生铁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一些杂质。这些杂质可以认为通常情况下不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方案)生铁样品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测定反应前后可称量物质的质量差。
(实验过程)
(1)取一只烧杯,称得其质量为70.4g,加入一定量的生铁样品碎屑,称得烧杯和样品的总质量为102.4g。
(2)向盛有生铁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边加边搅拌,直到烧杯中不再产生气泡,再加入少量稀硫酸以确保过量,测得共用去稀硫酸247.3g。
(3)静置,称量。称得烧杯和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348.7g。
请回答下列间题。
(1)实验过程中稀硫酸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
(2)计算该生铁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单选题(共24题)

3.
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Ⅰ中的反应物分子有三种
B.反应Ⅱ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此净化装置可以消除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对空气的污染
4.
下列对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
A.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B.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C.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和新材料
D.化学是揭示元素到生命奥秘的核心力量
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用煤作燃料
B.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某种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
C.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D.铝合金用于制门窗框架
6.
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2+H2O 淀粉+O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淀粉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B.淀粉中一定只含有C、H两种元素
C.淀粉中可能有三种以上的元素D.淀粉可能是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
7.
在反应4Zn+10HNO3═4Zn(NO32+X+3H2O中,X的化学式为(  )
A.NH3B.NH4NO3C.NOD.NO2
8.
下列关于S+O2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
9.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B.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发生了变化
C.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10.
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研发的新型抗击疟疾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在全球抗击疟疾进程中,拯救了上百万人的生命,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青蒿素中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C.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4%
D.利用化学提取和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11.
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2个氢分子
B.硼元素的化合价为﹣5
C.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
D.Na、B、H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4
12.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为避免水槽中的水进入试管,应先把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B.用相同质量的锌粉、铁粉分别与相同体积、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0%、5%的盐酸反应,来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
D.将100mL的水和100mL的酒精混合,得到200mL的酒精溶液
13.
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生理盐水、氯化氢、液态氧
B.石油、天然气、煤
C.酒精、纯碱、水银
D.冰水共存物、干冰、氮气
14.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B.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mL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5%
C.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15.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C.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后溶液的温度与水相比显著升高
D.探究水的组成时,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时,木条燃烧得更旺
16.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可使硬水变为软水
B.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无色透明的深层地下水属于纯净物
D.电解水可以得到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溶解的氧气
17.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空气中的氧气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
18.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为了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不断搅拌
B.洗净的胶头滴管倒放在试管架上
C.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少量的水或少量的沙子
D.实验室用KMnO4制氧气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是旋紧试管上的胶塞后,先用双手捂住试管外壁,再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
19.
用下列实验方法区别物质,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滴加肥皂水:硬水和软水
B.加水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铵两种白色固体
C.用燃着的木条:氧气和二氧化碳
D.观察溶液颜色:食盐水和蔗糖溶液
20.
下列与金属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铜、不锈钢、磁铁矿都属于合金
B.生铁能完全溶解到稀硫酸(或稀盐酸)中
C.铝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
D.铝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在铁栏杆的表面涂铝粉防止生锈
21.
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观察铁制品锈蚀的实验装置。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一段时间后,铁丝会由下向上出现锈蚀现象
②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
③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膨胀,因为铁生锈要放热
④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瘪,因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2.
化学实验常有引入注目的颜色变化.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
B.加热含石蕊的碳酸溶液,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C.向氨水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D.往水中加入高锰酸钾,液体由无色变成紫红色
23.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B.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是引发“温室效应”加剧的元凶
C.大棚中适当增加二氧化碳含量,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D.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24.
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B.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25.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是进行各种化学定量实验的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称取药品时,不能将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B.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
C.在使用天平之前需调整平衡螺母以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正中
D.使用完天平后需在天平托盘架下套上橡胶垫
26.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
C.量取液体D.闻气体气味

4.填空题(共3题)

27.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_____。
(2)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_____。
(3)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_____。
(4)高炉中焦炭的燃烧:_____。
(5)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
28.
用化学用语完成下列填空。
(1)铁锈的主要成分_____。
(2)食盐溶液中的溶质微粒_____。
(3)地壳、海洋、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
(4)2个铁离子_____。
(5)石灰水试剂瓶壁上的“白膜”_____。
(6)构成金属铁的微粒_____。
29.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及实验室中有着重要作用。
(1)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水的体积为_____。
(2)实验室用浓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是1.84g•mL1)配制稀硫酸时,需要用到水。其主要步骤有:计算、混匀、冷却至室温、装入试剂瓶并贴好标签。若要配制10%的稀硫酸200g,还需加水的体积是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实验题(共2题)

30.
某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但当硫酸铜溶液过量时,也会生成浅绿色的碱式硫酸铜。
请回答下列向题。
(1)写出实验一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2)实验二中生成的产物化学式是_____。
(3)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
(4)请再举一例说明当反应物相同,但由于别的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发生的化学反应完全不同的情况_____。
31.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均填字母),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化学性质,必须考虑的是_____(填序号)。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为了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收集氧气的装置最好用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仅提供了镁条和稀硫酸,仍选用B装置作为气体发生装置,该装置改进的方法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4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