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第三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559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1

1.流程题(共2题)

1.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资料: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KAl(SO4)2·12H2O,消毒剂有液氯(Cl2)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的名称是_____;
(2)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
(3)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
(4)氯气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X+Cl2↑+2H2O,X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
金属材料在我国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铜可以做导线,主要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_____;
(2)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某工业废料含氧化铜和氧化铁,经过处理后可得到铜和硫酸亚铁溶液,已知:Fe+Fe2(SO4)3=3FeSO4

①A~E中含铁元素的有_____(填序号)。
②过程III的反应除溶液颜色变化外,还能观察到_____;
③向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式);

2.计算题(共1题)

3.
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工产品。实验室以5g石英砂粉末(其中SiO2质量分数为96%,其余为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的杂质)为原料,与一定量NaOH溶液反应制取硅酸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SiO2=Na2SiO3+H2O。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硅酸钠溶液20g,滤渣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2g。
(1)硅酸钠中钠元素、硅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若把20g硅酸钠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求需要加入水的质量;_____
(3)求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2HCl=CaC12+_____。
(查阅资料)CaC12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I:只有CaC12猜想II:有_____;猜想III:有CaC12和Ca(OH)2
猜想IV: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IV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
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_____
溶液中含有Ca(OH)2
方案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
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Ca(OH)2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两个方案的探究。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_____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
(1)丙组同学认为方案二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4.推断题(共1题)

5.
根据图示推断(假设均完全反应),请回答问题:

(1)D是______(填化学式)。
(2)若B是水,则A是______(填化学式)。
(3)若B是酸,则与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写出上述图示中生成白色沉淀C和红褐色沉淀E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白色沉淀C的反应:______;
生成红褐色沉淀E的反应:______。

5.单选题(共17题)

6.
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酸(C2H5SH)。乙硫酸的燃烧反应如下:2C2H5SH9O24CO26H2O2X,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B.X属于有机化合物
C.X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D.X是该反应的氧化剂
7.
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是人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气体
B.常温下都是无色、无味且难溶于水
C.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木炭反应生成相同的产物
D.实验室制取这两种气体时能选用相同的发生装置
8.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物:磁铁矿和铁锈B.合成材料:塑料和合金
C.氧化反应:铁的生锈和燃烧D.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沼气
9.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小麦酿酒B.苹果腐烂
C.海水晒盐D.石蕊试液遇盐酸变红
10.
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A.B.C.D.
11.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XY8B.等质量的硫和磷中,所含原子数目较少的是硫
C.最外层电子数目:硫D.硫的元素符号为Si
12.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均属于易溶物质
B.20℃时,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溶液
C.20℃时,将30%的乙溶液降温到10℃时,溶液质量不变
D.20℃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5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13.
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最终质量都会增加,其原因只和水蒸气有关的是
A.固体烧碱B.浓硫酸C.生石灰D.洁净的铁钉
14.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B.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C.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
D.此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水分子
15.
下列教材中的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
B.石灰石和足量稀硫酸反应:固体逐渐消失,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四氧化三铁
D.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后: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16.
下列设计方案合理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证明金属活动性MgAg:Mg2AgCl2MgCl2Ag
B.用硝酸钡区别氢氧化钠和硫酸钾:K2SO4Ba(NO3)2BaSO4KNO3
C.用稀硫酸除去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CuOH2SO4CuSO4H2O
D.用氢氧化钙治疗胃酸过多症:Ca(OH)22HClCaCl22H2O
17.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的为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O2(H2O)
Fe(Fe2O3)
HCl(H2SO4)
CaCl2固体(CaCO3)
除杂试剂
NaOH溶液
稀盐酸
Ba(NO3)2溶液
H2O
 
A.AB.BC.CD.D
18.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向一定量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锌粉
B.等质量的镁粉、铝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碳酸钠溶液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
19.
用浓硫酸、水、锌粒等制取氢气并检验氢气的纯度,下列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B.稀释浓硫酸
C.制取氢气D.检验氢气纯度
20.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苏打中和过多胃酸B.苏打广泛用于肥皂、石油等
C.用熟石灰作补钙剂D.道路上,用氯化钠融雪
21.
2018年6月5日是47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确立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的是
A.工业燃煤使用前进行脱硫处理B.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中
C.用燃烧的方法处理塑料垃圾D.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22.
2017年6月5日是46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确立的主题是“绿水和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的是
A.工业燃煤用前进行脱硫处理B.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中
C.用燃烧的方法处理塑料垃圾D.农业生产中大服使用化肥农药

6.填空题(共2题)

23.
用化学用语填空:
(1)食盐水中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
(2)医用酒精中的溶质_____。
(3)含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_____。
(4)3个铵根离子_____。
24.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胡萝卜   B 牛奶   C 大米
(2)用天然气为燃料烹饪食物,其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厨房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塑料保鲜膜 B橡胶手套 C棉布围裙
(4)丙酸钠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化学式为C3H5O2Na,若某食品中添加了4.8g丙酸钠,则该食品中相当于添加了_____g的钠元素。

7.实验题(共1题)

25.
请根据下列装置如图1,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他应该选择图1中的装置组合为_____,写出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若选择装置F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____,用图2所示的装置来收集,与F装置连接的应为_____(选填“a”或“b”)导管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2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