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2题)
1.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资料: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KAl(SO4)2·12H2O,消毒剂有液氯(Cl2)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的名称是_____;
(2)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
(3)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
(4)氯气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X+Cl2↑+2H2O,X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资料: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KAl(SO4)2·12H2O,消毒剂有液氯(Cl2)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的名称是_____;
(2)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
(3)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
(4)氯气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2.
金属材料在我国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铜可以做导线,主要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_____;
(2)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某工业废料含氧化铜和氧化铁,经过处理后可得到铜和硫酸亚铁溶液,已知:Fe+Fe2(SO4)3=3FeSO4。

①A~E中含铁元素的有_____(填序号)。
②过程III的反应除溶液颜色变化外,还能观察到_____;
③向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式);
(1)铜可以做导线,主要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_____;
(2)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某工业废料含氧化铜和氧化铁,经过处理后可得到铜和硫酸亚铁溶液,已知:Fe+Fe2(SO4)3=3FeSO4。

①A~E中含铁元素的有_____(填序号)。
②过程III的反应除溶液颜色变化外,还能观察到_____;
③向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式);
2.计算题- (共1题)
3.
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工产品。实验室以5g石英砂粉末(其中SiO2质量分数为96%,其余为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的杂质)为原料,与一定量NaOH溶液反应制取硅酸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SiO2=Na2SiO3+H2O。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硅酸钠溶液20g,滤渣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2g。
(1)硅酸钠中钠元素、硅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若把20g硅酸钠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求需要加入水的质量;_____
(3)求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硅酸钠中钠元素、硅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若把20g硅酸钠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求需要加入水的质量;_____
(3)求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2HCl=CaC12+_____。
(查阅资料)CaC12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I:只有CaC12猜想II:有_____;猜想III:有CaC12和Ca(OH)2;
猜想IV: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IV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两个方案的探究。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_____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
(1)丙组同学认为方案二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2HCl=CaC12+_____。
(查阅资料)CaC12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I:只有CaC12猜想II:有_____;猜想III:有CaC12和Ca(OH)2;
猜想IV: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IV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 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_____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方案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 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含有Ca(OH)2 |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两个方案的探究。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_____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
(1)丙组同学认为方案二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4.推断题- (共1题)
5.
根据图示推断(假设均完全反应),请回答问题:

(1)D是______(填化学式)。
(2)若B是水,则A是______(填化学式)。
(3)若B是酸,则与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写出上述图示中生成白色沉淀C和红褐色沉淀E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白色沉淀C的反应:______;
生成红褐色沉淀E的反应:______。

(1)D是______(填化学式)。
(2)若B是水,则A是______(填化学式)。
(3)若B是酸,则与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写出上述图示中生成白色沉淀C和红褐色沉淀E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白色沉淀C的反应:______;
生成红褐色沉淀E的反应:______。
5.单选题- (共17题)
6.
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酸(C2H5SH)。乙硫酸的燃烧反应如下:2C2H5SH
9O2
4CO2
6H2O
2X,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 | B.X属于有机化合物 |
C.X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 D.X是该反应的氧化剂 |
7.
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是人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气体 |
B.常温下都是无色、无味且难溶于水 |
C.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木炭反应生成相同的产物 |
D.实验室制取这两种气体时能选用相同的发生装置 |
12.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均属于易溶物质 |
B.20℃时,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溶液 |
C.20℃时,将30%的乙溶液降温到10℃时,溶液质量不变 |
D.20℃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5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
14.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下图所示(其中“○”“
”“●”“
”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
B.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
C.![]() |
D.此反应的实质是![]() |
15.
下列教材中的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 |
B.石灰石和足量稀硫酸反应:固体逐渐消失,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四氧化三铁 |
D.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后: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
16.
下列设计方案合理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证明金属活动性Mg![]() ![]() ![]() ![]() |
B.用硝酸钡区别氢氧化钠和硫酸钾:K2SO4![]() ![]() ![]() |
C.用稀硫酸除去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CuO![]() ![]() ![]() |
D.用氢氧化钙治疗胃酸过多症:Ca(OH)2![]() ![]() ![]() |
17.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的为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物质 | O2(H2O) | Fe(Fe2O3) | HCl(H2SO4) | CaCl2固体(CaCO3) |
除杂试剂 | NaOH溶液 | 稀盐酸 | Ba(NO3)2溶液 | H2O |
A.A | B.B | C.C | D.D |
18.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 |
B.![]() |
C.![]() |
D.![]() |
21.
2018年6月5日是47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确立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的是
A.工业燃煤使用前进行脱硫处理 | B.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中 |
C.用燃烧的方法处理塑料垃圾 | D.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
22.
2017年6月5日是46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确立的主题是“绿水和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的是
A.工业燃煤用前进行脱硫处理 | B.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中 |
C.用燃烧的方法处理塑料垃圾 | D.农业生产中大服使用化肥农药 |
6.填空题- (共2题)
24.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胡萝卜 B 牛奶 C 大米
(2)用天然气为燃料烹饪食物,其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厨房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塑料保鲜膜 B
橡胶手套 C
棉布围裙
(4)丙酸钠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化学式为C3H5O2Na,若某食品中添加了4.8g丙酸钠,则该食品中相当于添加了_____g的钠元素。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胡萝卜 B 牛奶 C 大米
(2)用天然气为燃料烹饪食物,其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厨房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4)丙酸钠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化学式为C3H5O2Na,若某食品中添加了4.8g丙酸钠,则该食品中相当于添加了_____g的钠元素。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2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