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山中学(五四制)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25553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0

1.计算题(共1题)

1.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现将1.0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2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立即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反应结束,称量锥形瓶中的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9.4g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______g。
(2)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

2.简答题(共1题)

2.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标出基本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镁带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水通电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得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17题)

3.
下图中的装置不能用作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是(   )
A.B.
C.D.
4.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物质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质量/g
16
4
x
24
 
A.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甲、乙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2:7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4
5.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熔点B.颜色C.密度D.可燃性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加入催化剂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增加
B.凡是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呼吸作用、食物腐败和铁生锈都属于缓慢氧化
D.利用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比较环保、安全的方法
7.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3Y2=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A.Z的化学式为XY3
B.若m克X2和n克Y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n)克Z
C.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克X2完全反应生成b克Z,则同时消耗(b - a)克Y2
8.
对于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水等于氢气加氧气
B.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C.2个水生成2个氢气和1氧气
D.10份质量的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1份质量的氢气和9份质量的氧气
9.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Mg+O2MgO2B.4Fe+3O22Fe2O3
C.2P2O54P+5O2D.2HgO2Hg+O2
10.
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g氢气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36g水
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11.
木炭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A.B.C.D.
12.
化学家拉瓦锡将“精确定量”的概念引入化学实验,他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就是加热氧化汞粉末得到了汞和氧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说明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该实验所得氧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C.该实验可说明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变化的
D.该实验可说明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改变的
13.
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A. 1:1 B. 2:1 C. 4:1 D. 5:1
14.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D.离子是带电的粒子
15.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
A.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B.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16.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17.
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A.都含有氧元素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气分子D.都属于氧化物
18.
某同学认真分析“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图后,产生了下列想法,其中一定错误的是
A.动植物呼吸和燃料燃烧过程中都发生了有氧气参与的化学变化
B.森林里空气的氧含量高于沙漠中的空气
C.教室中的某个氧原子有可能来自上世纪的欧洲田园
D.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19.
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观察气体颜色B.闻气体的气味C.插入带火星的木条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4.选择题(共1题)

2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河段,流经青、藏、川、滇四省区,至四川宜宾与岷江汇合后称“长江”。金沙江约占长江干流全长和总落差的55%和95%,水能资源的富集程度堪称世界之最,是我国规划的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最大水电基地。

    材料二 松茸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天然药用菌,是亚洲地区的特有物种。松茸常单生或群生分布于海拔1600~3200米的山坡上,与松、栋属的树木须根发生共生关系,形成菌根。松茸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在出土前必须得到充足的雨水,出土后必须立即得到充足的光照。可以说,每一支松茸的诞生都是造物主的奇迹。在全球松茸产区中,我国香格里拉产区是松茸产量最高的地区,年产量约占中国松茸总产量的70%,以及全球总产量的33%。

    材料三 金沙江下游河段梯形水电站规划及香格里拉松茸产区示意图

5.多选题(共1题)

21.
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B.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6.填空题(共4题)

22.
我国“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4X↑+2O2
(1)上述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氮元素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是从_______价变为_________。
23.
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独特思维。下列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的是3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3)在一定的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F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为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三位同学分别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
实验二:将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充分反应后再称量.
实验三: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设法使两种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称量.
三位同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编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反应前
4.8g
112.6g
118.4g
反应后
8.0g
112.4g
118.4g
 
(1)从表面上看,这三个实验中,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实验一____________,实验二____________,实验三____________;
(2)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三个实验中,实验____________正确地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4)由此可得出结论:用实验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时,必须在___________体系中进行.
25.
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金属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
(3)2个水分子____________;
(4)3个镁离子____________;
(5)标出氧化铜中铜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7.实验题(共1题)

26.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氧气性质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来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也可用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KMnO4____K2MnO4+____MnO2+____O2↑,在方框内填上适当数字配平反应的方程式,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4)如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___(填装置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选用D或___________;
(5)制取氧气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______,再添加药品,若用D收集氧气,具体收集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F,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_______,生成黑色固体。而瓶底预先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