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第三十二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544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30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是_____,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_____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4mL时停止下流。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
[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2.单选题(共8题)

2.
成语被窜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磨杵成针B.死灰复燃C.木已成舟D.积土成山
3.
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B.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C.镁+氧气氧化镁
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4.
下图中,O代表氮原子,●代表氢原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容器B中,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
B.容器D物质类别属于混合物
C.容器C中物质的化学式为NH3
D.含有保持氮气化学性质微粒的是容器A中的微粒
5.
根据如图所示的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都带有电荷B.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
C.它们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6.
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288B.核内有115个质子
C.元素符号是 MCD.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7.
铁、氧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比为7:2。由铁、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铁、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3,则该化合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1价B.+2价C.+3价D.+4价
8.
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实验中,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B.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CO2时,先向长颈漏斗中加稀盐酸,后向锥形瓶中加入石灰石
C.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固体的部位集中加热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
9.
龙岩市为创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该市积极采取措施.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节日里禁止燃放鞭炮B.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C.推广使用共享单车D.使用一次性木筷

3.填空题(共5题)

10.
现有下列物质:①氩气、②一氧化碳、③矿泉水、④锰酸钾、⑤氧化镁、⑥五氧化二磷、⑦干冰、⑧泥浆、⑨银,请用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    (2)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
(3)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的是_________。 (4)含二氧化碳分子的是_________。
11.
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氮原子_____.
(2)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_____.
(3)2个钙离子_____.
(4)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
(5)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
(6)地壳中元素种类达90余种,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写出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12.
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 。请回答:
(1)硝酸铵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氢、氮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
(2)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精确到0.1%)
(3)________克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与12克尿素[CO(NH2)2]含氮元素质量相等。
13.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小明同学用F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试管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G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净水时,为了加快水中悬浮颗粒沉降,可以向水中加入_________(填物质名称)。静置一段时间后,如图所示进行过滤。图示实验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过滤后,得到的液体_____(填“是”或“否”)纯净物,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区分软水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___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