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山东省青岛为明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544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7

1.简答题(共2题)

1.
“化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耕耘元素周期表”,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_
(2)16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比较容易___________(选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属于____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写出表中关于8号元素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的活动性比铝的活动性强,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20℃时,向质量均为50g的5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然后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如有不溶解的氯化钾,则过滤除去)。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见下表.
实验编号
1
2
3
4
5
加入氯化钾的质量/g
5
10
15
20
25
溶液的质量/g
55
60
65
67
67
 
(1)在20℃时,实验3所得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之比为_________;
(2)在20℃时,实验5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g;
(3)在20℃时,实验1所得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4)在20℃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3____ 实验4____ 实验5(用“﹤”或“﹥”或“=”填空)

2.计算题(共2题)

3.
将100g某氯化钾溶液加热蒸发,水完全蒸干后得到20g氯化钾固体,则该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4.
为了给水果消毒,某同学要把30g质量分数为15%的高锰酸钾溶液稀释成0.5%的溶液。试分析并计算需要加水多少克?

3.综合题(共1题)

5.
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上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填“a”“b” 或“c”)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温度最高;
(3)在教师的引导下,婷婷做了以下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
结论:蜡烛燃烧时生成了_________。
(4)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

4.单选题(共13题)

6.
成语被窜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磨杵成针B.死灰复燃C.木已成舟D.积土成山
7.
以下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发生改变
C.反应前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都是原子构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 两种微粒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C. 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可能改变
D.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9.
今年世界各国频发地震。为防止震后疾病传染须对饮用水源进行处理,采取的措施有:
①煮沸 ②消毒 ③过滤 ④自然沉降,合理处理的顺序是
A.③①②④B.②④③①C.④③①②D.④③②①
10.
如下几种物质,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A.氧气和氢气B.酒精和水C.食盐和泥沙D.食盐和白糖
11.
天然水通过沉淀、吸附、过滤和消毒等净化处理后得到的自来水哪一步属于化学变化(   )
A.沉淀B.吸附C.过滤D.消毒
12.
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 食盐     B. 硝酸铵 C. 蔗糖 D. 氢氧化钠
13.
小明同学在家泡了一杯白糖水。他将白糖放到热水里,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白糖完全溶解后,他发现杯子里的糖水液面比原来低,糖水“少掉了”。他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发现最后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的蒸发)。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泡糖水时进行搅拌是为了增大白糖的溶解度
B. 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并形成了饱和溶液
C. 凉的糖水比热的糖水浓度大
D. 糖水“少掉了”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14.
下列材料中属于化学材料的是(    )
A.大理石B.棉C.麻D.合成橡胶
15.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
A.仪器内壁没有附着可溶于水的脏物
B.仪器内壁一点水都没有附着
C.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
D.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6.
某同学欲量取10mL某液体,它将量筒放平稳,从高处俯视量筒的刻度,则该同学量取实际液体量为(   )
A.大于10mLB.小于10mLC.等于10mLD.无法判断
17.
点燃蜡烛时,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固体蜡烛受热熔化成液体滴下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8.
下列取用试剂的操作图示错误的是
A.用药匙取用粉末B.用纸槽取用粉末
C.倾倒液体D.取用块状固体

5.选择题(共3题)

19.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无色气体,有剧毒;存在于多种生产过程以及自然界中.在人体的很多生理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资料:①H2S可溶于水(约1:2),其水溶液为二元弱酸.

②H2S可与许多金属离子反应生成沉淀.

③H2S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20.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无色气体,有剧毒;存在于多种生产过程以及自然界中.在人体的很多生理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资料:①H2S可溶于水(约1:2),其水溶液为二元弱酸.

②H2S可与许多金属离子反应生成沉淀.

③H2S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21.

真菌的特征描述中,不符合的一项是(    )

6.多选题(共1题)

22.
要将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变成20%的氯化钠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    )
A.蒸发掉一半的水
B.向原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
C.蒸发掉50g水
D.向原溶液中加入12.5g氯化钠

7.填空题(共3题)

23.
水和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按要求回答相关的问题。
(1)下列所说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
A.矿泉水 B.蒸馏水 C.自来水 D.雨水
(2)下列能区分软水和硬水的物质是。(_______)
A.食盐水 B.肥皂水 C.食醋 D.苏打水
(3)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
A.花生油 B.白糖 C.酒精 D.食盐
24.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氖___________ (2)2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_____
(3)核电荷数为14的元素____________(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
(5)画出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
(6)2个碳原子________________;(7)2个镁离子_______________;
(8)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
25.
下图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1)请按下列要求把仪器名称填入空白处:
b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
(2)用仪器编号填空:
上述仪器中,向试管中加少量液体药品时,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合可用于给少量液体药品加热的仪器;用________盛药品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

8.实验题(共1题)

26.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5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提示:图7中凹液面与“80”上方两格处相切)

(1)图5中仪器a的名称是 ,按实验要求,图5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  ,在实验中该仪器的作用是  ;
(2)完成此实验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①溶解,②装瓶贴标签,③称量,④计算
(3)马虎同学按图6的操作称取氯化钠,细心同学发现马虎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马虎同学操作中的错误是   ,他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 g;
(4)聪明同学量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7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为1g/cm3  ,图6的错误操作使配得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不变”、“偏大”或“偏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2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