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青台镇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543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3/3

1.单选题(共10题)

1.
成语被窜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磨杵成针B.死灰复燃C.木已成舟D.积土成山
2.
在蜡烛燃烧的实验中,观察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雾,片刻后取下,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由此你认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蜡烛中含有水
C.蜡烛有含有二氧化碳
D.蜡烛中既有水又含有二氧化碳
3.
欲鉴别分别装在三个集气瓶中的氧气、氮气、空气,可以采用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A.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B.分别测量它们的密度
C.分别测量它们的溶解度D.分别伸入燃烧的木条
4.
一支燃着的蜡烛放入盛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立即熄灭,则该气体
A.一定是CO2B.一定不是空气C.可能是空气D.一定N2
5.
某集气瓶里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1),采用燃烧法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时,最好采用试剂
A.铁丝B.红磷C.木炭D.硫
6.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为了避免管内液体外流,加热时试管不得倾斜
B.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可以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加热过程中,不停移动试管使液体中下部均匀受热
D.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也不能对着别人
7.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8.
用量筒量取10mL水,采取俯视读数,其它操作正确,则实际取水量为(  )
A.10mLB.小于10mLC.大于10mLD.无法估计
9.
在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常加入二氧化锰,其目的是
A.增加生成氧气的总量
B.使生成的氧气的速度更快,提高单位时间内氧气的产量
C.使生成的氧气更纯净
D.没有二氧化锰就没有氧气放出
10.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集中的部位加热
C.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
D.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2.选择题(共1题)

11.box, the, what, in ,is(?)

3.填空题(共2题)

12.
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还能任意弯曲的细铁丝,在新制较纯净的氧气中做“铁丝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至少答两点):     
13.
将下列实验的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的序号填写入相应空格内
①铁丝燃烧后的集气瓶底炸裂
②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呈红色
③倾倒试剂时,标签没有向手心
④用双氧水制氧气时没有气泡冒出
A.集气瓶中没有装少量的水
B.没有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
C.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D.腐蚀标签,造成试剂无法辨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