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知道二氧化锰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后,在想探究其他一些物质如氧化铝是否也可做过氧化氢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1)【问题】氧化铝能不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猜想】氧化铝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4)【结论】氧化铝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氧化铝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氧化铝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_________.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氧化铝(少量)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_________,_________;对比反应前后氧化铝的质量。
【讨论】如果氧化铝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氧化铝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够,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______.请简述操作和现象:①_______.②_________。
(1)【问题】氧化铝能不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猜想】氧化铝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 | _______________ | 木条不复燃 |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
实验二 |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铝,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 木条复燃 | ________ |
(4)【结论】氧化铝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氧化铝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氧化铝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_________.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氧化铝(少量)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_________,_________;对比反应前后氧化铝的质量。
【讨论】如果氧化铝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氧化铝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够,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______.请简述操作和现象:①_______.②_________。
2.简答题- (共1题)
3.单选题- (共8题)
4.
如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
C.实验前不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 D.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
5.
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 | B.二氧化硫 | C.可吸入颗粒物 | D.臭氧 |
6.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等于9ml |
B.大于9ml |
C.小于9ml |
D.无法确定 |
10.
某同学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⑤收集完毕,先撤去酒精灯。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⑤收集完毕,先撤去酒精灯。
A.①③ | B.①③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4.填空题- (共2题)
11.
如图是水分子通电分解的示意图,请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写出由图所获得的信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指出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
(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
(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13.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_
(2)在实验室里,通常用下列方法制氧气:①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②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③加热高锰酸钾;其中最能体现“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制备方法是_______(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
(3)当用B和D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为避免此现象发生,应对该实验装置作出的一点改动是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____________。
(4)收集一瓶氧气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深入瓶中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写一条)
(5)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
制取氨气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下同)采用B装置,收集氨气_____采用C装置

(1)请写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_
(2)在实验室里,通常用下列方法制氧气:①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②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③加热高锰酸钾;其中最能体现“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制备方法是_______(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
(3)当用B和D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为避免此现象发生,应对该实验装置作出的一点改动是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____________。
(4)收集一瓶氧气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深入瓶中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写一条)
(5)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
物质 | 制取气体的药品 | 反应条件 | 气体的物理性质 |
氨气 | 氢氧化钙固体、 氯化铵固体 | 需要加热 | 密度比空气小、 易溶于水 |
制取氨气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下同)采用B装置,收集氨气_____采用C装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