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化学实验小组要测定一种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并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下(样品中杂质不含钠元素、不溶于水也不与硫酸反应)
(1)上表中a=_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三次参加反应的纯碱的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
(3)将第二次实验所得的溶液蒸发掉6.2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4)若配制实验中所用稀硫酸200g,需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________;
(5)这种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加入的稀硫酸的质量(g) | 100 | 100 | 100 |
加入的样品的质量(g) | 20 | 40 | 42 |
生成气体的质量(g) | 2.2 | a | 4.4 |
(1)上表中a=_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三次参加反应的纯碱的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
(3)将第二次实验所得的溶液蒸发掉6.2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4)若配制实验中所用稀硫酸200g,需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________;
(5)这种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同学们依据物质类别和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了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坐标图(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可用化合反应来制备B,且反应时放出大量热,B的俗称为__________;
(2)E的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
(3)H、G均可与F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则粉末G的颜色为_____;
(4)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F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写出所有可能)_______;
(5)已知金属铝可与E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最轻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可用化合反应来制备B,且反应时放出大量热,B的俗称为__________;
(2)E的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
(3)H、G均可与F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则粉末G的颜色为_____;
(4)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F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写出所有可能)_______;
(5)已知金属铝可与E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最轻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过氧化钠(Na2O2)常用在矿山、坑道、潜水或宇宙飞船等缺氧的场合,将人们呼出的CO2再转换成O2,以供呼吸之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时里久置于空气中变质的过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常见的碱.
(3)CaCl2溶液为中性.
【猜想与假设】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久置于空气中变质的过氧化钠固体的成分可能是:
猜想Ⅰ:固体为Na2O2、NaOH、Na2CO3的混合物
猜想Ⅱ: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猜想Ⅲ:固体为NaOH;
猜想Ⅳ:固体为Na2CO3
【实验探究】
【反思评价】(1)实验操作③中滴加的溶液换成硫酸铜溶液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
(2)实验室中Na2O2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1)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常见的碱.
(3)CaCl2溶液为中性.
【猜想与假设】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久置于空气中变质的过氧化钠固体的成分可能是:
猜想Ⅰ:固体为Na2O2、NaOH、Na2CO3的混合物
猜想Ⅱ: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猜想Ⅲ:固体为NaOH;
猜想Ⅳ:固体为Na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在试管口放带火星的木条 | 固体完全溶解,______________. | 猜想 I不成立. |
②取少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 | _________________ | 证明有Na2CO3存在. |
③__________ | 酚酞试液变_________色 | _____________ |
综合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猜想Ⅱ是成立的. |
【反思评价】(1)实验操作③中滴加的溶液换成硫酸铜溶液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
(2)实验室中Na2O2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8题)
4.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 | 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
6.
下列各组离子在pH=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u2+、NO3-、CO32- |
B.K+、NO3-、CO32- |
C.Ba2+、Cl-、SO42- |
D.NH4+、Cl-、NO3- |
7.
类推可以实现知识迁移,但不符合事实的类推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
B.实验室中,点燃H2前需要验纯,则点燃其它可燃性气体前也需要验纯 |
C.在化合物里,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D.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10.
已知反应3A +2B=2C +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
A. 80g B. 60g C. 90g D. 120g
A. 80g B. 60g C. 90g D. 120g
11.
镁是一种活泼金属,除了能与氧气反应,还能与氮气、二氧化碳等反应。为测定镁铝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称量ag镁铝合金粉末,放在如下图所示装置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要保证充足 |
B.实验结束后一定要再次称量剩余固体质量 |
C.用空气代替氧气对实验没有影响 |
D.灼烧后的固体为氧化镁和氧化铝的混合物,质量大于ag |
12.
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所以它不属于盐类 |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
C.化学反应前后由于原子种类不变,所以元素种类也不变 |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13.
伊伐布雷定(C27H36N2O5)是世界上治疗心脏病的新药之一。有关伊伐布雷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伊伐布雷定中含有氮分子 | B.伊伐布雷定由70个原子构成 |
C.伊伐布雷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8 | D.伊伐布雷定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5 |
15.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括号中为方法或试剂),你认为可行的是( )
A.鉴别NaCl溶液和稀HCl(酚酞溶液) |
B.除去NaCl中混用的Na2CO3(用稀H2SO4) |
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点燃) |
D.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铜丝) |
16.
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③滤渣中一定没有Al,可能含有Ag。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可能含有Al(NO3)3。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③滤渣中一定没有Al,可能含有Ag。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可能含有Al(NO3)3。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17.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t℃时,对含有等质量溶质的甲的饱和溶液与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未蒸干),正确的说法是


A.蒸发前,甲、乙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 |
B.蒸发后,所得甲溶液依然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
C.蒸发后,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 |
D.蒸发后,析出固体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 |
19.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以用作干燥剂 |
B.熟石灰、烧碱、纯碱都是碱 |
C.CH4、C2H4OH2、H2CO3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
D.KNO3、CO(NH2)2、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
21.
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Ⅱ中吸氨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吸收 |
B.第Ⅲ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 |
C.步骤V中所加试剂是盐酸 |
D.步骤Ⅳ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
5.填空题- (共3题)
22.
钛(Ti)被称为“21世纪的金属”。下图是利用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钛(Ti)的工艺流程:

①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TiO2+2C=TiCl4+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②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镁和___________。

①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TiO2+2C=TiCl4+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②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镁和___________。
23.
A~E五种物质分别由H、O、C、Cl、Ca五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向NaOH溶液依次加入C、D溶液、E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现象如下图所示。

①加入E后沉淀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 ②红色溶液中含有的物质有水、石蕊、____________。
向NaOH溶液依次加入C、D溶液、E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现象如下图所示。

①加入E后沉淀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 ②红色溶液中含有的物质有水、石蕊、____________。
24.
为研究酸的性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刚将颗粒大小相同的纯锌粒和粗锌粒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写出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小刚仔细观察后发现纯锌粒和硫酸的反应明显比粗锌粒慢。通过查阅资料小刚得知粗锌中含有一些不活泼金属,他猜想可能是粗锌粒中不活泼金属促进了锌和硫酸的反应。为了验证小刚的猜想,你认为应该在盛有纯锌粒和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_____(填序号)。
A 盐酸 B 氯化铜 C 氯化钠 D 氯化钙
(3)实验中小刚发现加入上述第(2)问的选项中的四种物质,纯锌粒和稀硫酸的反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快,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
(4)小刚想通过用ag的粗锌粒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来计算粗锌粒的纯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在虚线框中应接入图2中的_____(填序号),集气瓶上方残留的空气_____(填“会”或“不会”)对氢气体积的测量造成影响。小刚实验过程中共收集到VmL的氢气(氢气的密度为ρg/L),则该粗锌粒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用a、ρ、V表示)。

(1)小刚将颗粒大小相同的纯锌粒和粗锌粒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写出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小刚仔细观察后发现纯锌粒和硫酸的反应明显比粗锌粒慢。通过查阅资料小刚得知粗锌中含有一些不活泼金属,他猜想可能是粗锌粒中不活泼金属促进了锌和硫酸的反应。为了验证小刚的猜想,你认为应该在盛有纯锌粒和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_____(填序号)。
A 盐酸 B 氯化铜 C 氯化钠 D 氯化钙
(3)实验中小刚发现加入上述第(2)问的选项中的四种物质,纯锌粒和稀硫酸的反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快,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
(4)小刚想通过用ag的粗锌粒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来计算粗锌粒的纯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在虚线框中应接入图2中的_____(填序号),集气瓶上方残留的空气_____(填“会”或“不会”)对氢气体积的测量造成影响。小刚实验过程中共收集到VmL的氢气(氢气的密度为ρg/L),则该粗锌粒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用a、ρ、V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8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