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39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质量为4.89946×10-25kg(已知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计算:
(1)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______? (取值保留整数)
(2)该原子的中子数是________?
(3)该同学将过滤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的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这种说法对吗?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1)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______? (取值保留整数)
(2)该原子的中子数是________?
(3)该同学将过滤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的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这种说法对吗?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2.综合题- (共2题)
2.
根据图中信息回答相应问题。

(1)铝元素是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铝元素与氯元素属于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
(4)由原子核外电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可知,以上元素在周期表中均排在第____周期。

(1)铝元素是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铝元素与氯元素属于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
(4)由原子核外电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可知,以上元素在周期表中均排在第____周期。
3.
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选填序号),你对此发生装置应做如何改进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
(3)若使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若使用装置B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
(4)若使用装置F收集氧气,操作如下,其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
a.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b.当气体收集满时,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c.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
(5)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常使用锌粒和稀硫酸溶液反应制氢气,则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选填序号),你对此发生装置应做如何改进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
(3)若使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若使用装置B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
(4)若使用装置F收集氧气,操作如下,其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
a.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b.当气体收集满时,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c.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
(5)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常使用锌粒和稀硫酸溶液反应制氢气,则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3.简答题- (共1题)
4.
如图所示是简易电解水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中A为电池的____________极,D管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2)电解水时,需要在水中预先放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目的是:______;
(3)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4)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1)电源中A为电池的____________极,D管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2)电解水时,需要在水中预先放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目的是:______;
(3)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4)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股白烟,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这股白烟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针对这些假设设计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中不含________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这是为了验证假设①______(填序号下同),但这样做②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③________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①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②________。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针对这些假设设计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中不含________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这是为了验证假设①______(填序号下同),但这样做②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③________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①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②________。
5.单选题- (共7题)
6.
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子都带电荷,则带电荷的粒子都是离子 |
B.挥发性的物质都需密封保存,需要密封保存的物质都有挥发性 |
C.要粗略地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可用铁丝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红热的木炭需要由瓶口向下缓慢伸入瓶内 |
11.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不可作燃料 |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
C.把盛有硫粉的燃烧匙伸入氧气中,硫粉立即燃烧 |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 |
6.填空题- (共1题)
13.
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1)可直接加热的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2)仪器①、⑤、⑧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发时除用到③和⑧号仪器外,还要用到带有铁圈的铁架台和_______(填仪器名称)。
(4)用仪器①能否量取8.68ml溶液__________ (填“能”或“否”)。

(1)可直接加热的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2)仪器①、⑤、⑧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发时除用到③和⑧号仪器外,还要用到带有铁圈的铁架台和_______(填仪器名称)。
(4)用仪器①能否量取8.68ml溶液__________ (填“能”或“否”)。
7.实验题- (共2题)
14.
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一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实验二中,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操作是__________;
(3)实验三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分子__________。

(1)在实验一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实验二中,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操作是__________;
(3)实验三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分子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综合题:(2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