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市田家炳中学2018届九年级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532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0

1.计算题(共1题)

1.
石灰石样品12g(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100 g,完全反应后,剩余物的质量共为107.6g。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
(2)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生成物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综合题(共1题)

2.
根据化学知识填空:
(1)铁钉在与 ___________接触时容易生绣。
(2)区分软水和硬水时,我们一般用________。
(3)稀释浓硫酸时,我们一般把_____注入____并用玻璃棒______,目的是________。

3.简答题(共3题)

3.
水在化学中有重要的作用,请列举出下列事例中水的作用:
(1)在做水电解实验中,水的作用;
(2)在配制硫酸铜溶液中,水的重要作用是;
(3)在做红磷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放点水,水的重要作用是。
4.
(1)在做酸碱中和反应时,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的作用时什么?
(2)在做乙醇溶于水的实验中,向乙醇中滴加品红的作用是什么?
(3)简述白色点滴板的优点(写2条)。
5.
(1)简述一下如何使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pH值的方法。
(2)如果检测稀盐酸的pH值时,将pH试纸润湿会使检测值发生怎让的变化?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6.
向碳酸钠粉末中加入稀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什么呢?
(1)猜想1、氯化钠;    猜想2___________。
(2)写出你的验证方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猜想2正确
 

5.单选题(共18题)

7.
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8.
以下反应是置换反应的是(  )
A.CaO +H2O=Ca(OH)2B.CaCO3CaO+CO2
C.Fe+CuSO4=FeSO4+CuD.NaOH+HCl=NaCl+H2 O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则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是化合物和化合物的反应,则化合物和化合物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D.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则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10.
在pH=1的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是( )
A.OH-   CO32- Na+B.Ba2+  SO42- Cl-
C.HCO3-  K+ Na+D.Cu2+ NO3-  Cl-
11.
对于某化学反应X+Na2CO3=2NaOH+Y↓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B.X中一定有氢氧根
C.Y一定是碳酸钙沉淀D.X中的阳离子一定显正二价
12.
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氨气和氧气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的化学式是(   )
A.B.C.D.
13.
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B.用足量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C.用稀盐酸除铁锈:
D.用足量溶液在加热条件下检验:
14.
以下物质是盐的是(  )
A.生石灰B.熟石灰C.纯碱D.火碱
15.
下列相关说法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解释
A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由同种分子构成
B
一氧化碳有毒而二氧化碳无毒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C
氧气可以压缩成液态氧气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D
物质一般有热胀冷缩现象
粒子受热体积变大
 
A.AB.BC.CD.D
16.
铀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铀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铀235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铀23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3D.铀235原子的质量为235g
17.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D.核外电子数不同
18.
油条中经常会放入一种物质明矾,明矾的化学式是KAlXSO4·12H2O,式子中X的值是 (  )
A.1B.2C.3D.4
19.
有以下三种金属X、Y、Z、只有X不能与酸反应,其中Y+ZSO4=YSO4+Z则三种金属X、Y、Z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XYZB.YXZC.YZXD.ZYX
20.
现有镁铝锌铁等活泼金属共2.4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共12克,则该反应过程中共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
A.0.1 克B.0.2 克C.0.3 克D.0.4克
21.
下列物质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B.石灰石C.氯化铵D.食用油
22.
以下物质能使酚酞变红的物质是(   )
A.氯化钠B.食醋C.碳酸钠D.盐酸
2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B.稀释浓硫酸
C.点燃酒精灯D.过滤
24.
现有三种白色粉末无水硫酸铜、碳酸钙、氢氧化钡固体,外观完全相同,现在要区分它们,以下药品不能一次性区分的是(  )
A.稀盐酸B.蒸馏水C.稀硫酸D.氯化镁溶液

6.多选题(共2题)

25.
下列物质除杂( 括号里的是杂质 )正确的是(   )
A
氧化钙(氢氧化钙)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B
氯酸钾(二氧化锰)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
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氧化铜(碳粉)
在氧气流中加热燃烧
 
A. A    B. B    C. C    D. D
26.
下列物质能区分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
A.稀盐酸B.石蕊C.澄清的石灰水D.酚酞

7.填空题(共5题)

27.
正确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盐酸除铁锈________;
(2)高炉冶炼赤铁矿________;
(3)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________。
28.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 ;
(2)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③与_____;
(3)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的粒子是________。
29.
正确书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两个氢原子________;(2)镁离子________;
(3)尿素________;(4)两个氧分子________;
(5)铵根离子________。
30.
为某品牌化肥,请根据题中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某氮肥主要成分是(尿素)由_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3)该氮肥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60%(杂质中不含氮元素)现有该品牌氮肥100Kg ,则含有氮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Kg。
31.
王老师在化工厂取回一瓶废水,废水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银和硝酸铜,王老师和同学们向其中加入锌粉后过滤,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滤液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______,如果向滤渣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_。

8.实验题(共2题)

32.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该装置制取CO2应该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若想控制反应速率,可以将仪器②用______________代替;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选择A发生装置来制取O2,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碳和氧气都可以用哪个装置来收集_______________。
33.
在氢氧化钾溶液使酚酞变红实验中,是哪种粒子使酚酞变红的呢?同学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进行实验:
(1)思考:在氢氧化钾溶液中含有水分子,钾离子和________。
(2)猜想1、水分子能使酚酞变红 猜想2、钾离子能使酚酞变红 猜想3、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1,取蒸馏水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_____________
水分子不能使酚酞变色
步骤2,取KCl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酚酞不变色
K+ 不能使酚酞变色
步骤3,取_______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酚酞变红
___________
 
(3)拓展,取氢氧化钡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现象_______,说明碱具有相识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氢氧化钠容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写出其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综合题:(1道)

    简答题:(3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8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