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如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过程:

根据图中数据,求:
(1)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 g ,溶剂质量为 g。
(2)若通过蒸发水的方法使其变为20%的溶液,蒸发水的质量为 g。
(3)求上图中加入氯化钠的质量X?

根据图中数据,求:
(1)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 g ,溶剂质量为 g。
(2)若通过蒸发水的方法使其变为20%的溶液,蒸发水的质量为 g。
(3)求上图中加入氯化钠的质量X?
2.单选题- (共19题)
2.
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3.
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 B.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
C.反应前后Co3O4质量没有改变 | D.该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
5.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燃烧过程一定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C.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CO2 |
D.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 |
6.
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
C.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D.在反应的整个过程中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
9.
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
B.钠原子和钠离子电子层数不相同 |
C.钠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1价 |
D.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 |
13.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 |
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可能是因为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
C.配制食盐溶液时,如果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
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充分反应后,需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偏低 |
14.
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试剂、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
A.硬水与软水 ( 肥皂水,振荡) |
B.水与双氧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
C.二氧化碳与氮气(燃着的木条) |
D.食盐水与蒸馏水(蒸发) |
15.
下列关于氧气制取和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应先加入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B.在此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 |
C.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
16.
下列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
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
C.氧元素在自然界中通过化学变化实现循环 |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
18.
对“20%的蔗糖溶液”的含义解释错误的是( )
A.100g水中溶解了20g蔗糖 |
B.100g蔗糖溶液中溶解了20 g蔗糖 |
C.溶液中的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 |
D.从20%的蔗糖溶液中取出一滴,这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是20% |
20.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将其放在烧杯中称量 |
B.使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 |
C.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
D.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将试管口朝向有人的方向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6题)
22.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指明反应类型(化合、分解、氧化之一):
(1)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充分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一种能灭火,另一种是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充分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一种能灭火,另一种是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争创文明城市,共建美丽泉城,保护生态环境,倡导健康生活。
(1)2017年1月,摩拜单车入驻济南,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摩拜单车的实体轮胎,采用的是新型的PU材料,具有缓冲好、免充气、不怕扎、可回收等优点。甲苯二异氰酸酯是一种合成新型PU材料的单体,其分子式为C9H6N2O2,在该物质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填写最简整数比);在该物质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茶,一片树叶的技艺。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曾伴随丝绸之路的驼铃和大航海时代的货船,远赴西亚和欧洲。喝茶有益身体健康,茶叶中的茶多酚,有较好的抗癌、防治心血管病和抗辐射作用。EGCG分子式(C22H18O11)是茶多酚中的一种主要成分,C22H18O11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氧化物”“纯净物”或“化合物”中的两项)。

(3)“珍爱生命、远离烟草、拒绝毒品”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其分子式为C10H15N,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毒品,在______g甲基苯丙胺中含有60g碳元素(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4)保护生态环境,倡导健康生活,文明与我同行。下列说法中与之相符合的是____(填“A”“B”“C”或“D”之一)。
①近距离出行尽量步行或骑单车 ②儿童不能盲目吃各种营养补品
③公共场所吸烟不影响他人健康 ④拒绝毒品就是保护自己和家人
A只有①④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①③④ D只有②③
(1)2017年1月,摩拜单车入驻济南,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摩拜单车的实体轮胎,采用的是新型的PU材料,具有缓冲好、免充气、不怕扎、可回收等优点。甲苯二异氰酸酯是一种合成新型PU材料的单体,其分子式为C9H6N2O2,在该物质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填写最简整数比);在该物质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茶,一片树叶的技艺。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曾伴随丝绸之路的驼铃和大航海时代的货船,远赴西亚和欧洲。喝茶有益身体健康,茶叶中的茶多酚,有较好的抗癌、防治心血管病和抗辐射作用。EGCG分子式(C22H18O11)是茶多酚中的一种主要成分,C22H18O11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氧化物”“纯净物”或“化合物”中的两项)。

(3)“珍爱生命、远离烟草、拒绝毒品”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其分子式为C10H15N,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毒品,在______g甲基苯丙胺中含有60g碳元素(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4)保护生态环境,倡导健康生活,文明与我同行。下列说法中与之相符合的是____(填“A”“B”“C”或“D”之一)。
①近距离出行尽量步行或骑单车 ②儿童不能盲目吃各种营养补品
③公共场所吸烟不影响他人健康 ④拒绝毒品就是保护自己和家人
A只有①④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①③④ D只有②③
25.
从氢气、氧气、氮气、水、氧化铝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____________;
(2)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的气体:____________;
(3)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
(1)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____________;
(2)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的气体:____________;
(3)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
26.
已知在通常状况下A、D组成元素相同,且A、D中有一种物质为水;B是一种黑色粉末状固体物质;C、E是无色气体。

(1)试根据下图关系推测:
A_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反应2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试根据下图关系推测:
A_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反应2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上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2)配制溶液图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称量氯化钠时,若托盘天平操作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图,则实际称取的氯化钠质量为 g

(4)该实验原计划需要水的体积为 ml

(1)用上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2)配制溶液图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称量氯化钠时,若托盘天平操作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图,则实际称取的氯化钠质量为 g

(4)该实验原计划需要水的体积为 ml
5.实验题- (共1题)
28.
通过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上图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最好选择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
(3)收集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__或________,不用F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组装好装置B后,制取氧气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做铁丝燃烧实验时,若集气瓶底炸裂,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装置B与装置A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7)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以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然后重新利用。
(8)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②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可以制取氨气。若制取氨气应选择发生装置_______,收集装置________(填字母编号)。
(9)将红热的木炭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现木炭燃烧更旺,结合下图,请从微观角度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实验后某同学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气体,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B.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催化剂
C.物质跟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1)写出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最好选择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
(3)收集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__或________,不用F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组装好装置B后,制取氧气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做铁丝燃烧实验时,若集气瓶底炸裂,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装置B与装置A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7)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以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然后重新利用。
(8)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②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可以制取氨气。若制取氨气应选择发生装置_______,收集装置________(填字母编号)。
(9)将红热的木炭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现木炭燃烧更旺,结合下图,请从微观角度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实验后某同学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气体,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B.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催化剂
C.物质跟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