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省黄石二中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5159

试卷类型:自主招生
试卷考试时间:2019/9/4

1.推断题(共2题)

1.
如图中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图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1)物质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写出图中一个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A与B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
2.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O4、CaCO3、BaCl2、Na2SO4、KOH、K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证明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2)向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3)向实验(1)得到的滤液中通入CO2气体,得到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① 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
② 写出(3)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1题)

3.
钠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如图1是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在反应中失电子后形成离子的符号是_____.
(2)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配制一瓶符合如图2所示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_____g;小明同学配制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小了,请写出他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提示:1g以下用游码,至少答出两点)_____.
(4)如何测定一瓶苏打水的酸碱度(写出实验操作步骤)_____.
(5)小苏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_____.
(6)钛和钛合金性能优良,广泛用于航空、造船和化学工作中.工业上常用钠来制取钛,在高温时,钠与四氯化钛(TiCl4)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钛.若用该方法制取2.4kg钛,理论上需要钠的质量是多少_____?

3.计算题(共1题)

4.
某品牌补铁剂主要成分是富马酸亚铁C4H2FeO4,富马酸亚铁有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摩尔质量是_________,该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0.25mol的C4H2FeO4中约含有_____________个氢原子。含有____________mol氧原子。

4.科学探究题(共2题)

5.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讲玻璃罩内充满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如图A所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小组同学用注射器从a处抽取气体,测定玻璃罩内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

[查阅资料]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
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相似,其水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且没有气体物质生成。
[实验一]检验玻璃罩内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抽取适量气体,注入_______中
_____
玻璃罩内含有二氧化碳
 
[实验二]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玻璃罩内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方法1: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前要对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小明设计了一种方法,请你帮助他完成:打开止水夹,把导管末端浸没在水中,_____,若导管内水柱上升且一段时间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150mL的集气瓶中,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
(3)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弹簧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125mL.该方法所测得氧气占气体总体积的_____%。
方法2:用如图C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抽取150mL的气体,缓缓地从b处通入装置中;
(2)实验结束后,c处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集气瓶中排出液体的体积约为75mL.该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_____%。
[实验反思]通过对比,该小组同学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其中实验结果更准确的是_____(填写“方法1”或“方法2”),另一实验方法中不合理的实验操作是_____。
6.
不少家庭养观赏鱼,有时会在鱼缸里放点鱼浮灵,可使水中的含氧量迅速增加,能有效提高鱼的成活率,并且有杀菌作用。某小组对鱼浮灵成份及原理进行了相关探究。
(实验1)检验气体
查阅资料1:鱼浮灵化学名称是过氧碳酸钠(xNa2CO3•yH2O2),常温下,过氧碳酸钠易溶于水并迅速放出氧气。
实验方案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鱼浮灵,_____(将后续操作及现象补充完整),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实验2)检验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
猜想假设:猜想1:Na2CO3猜想2:Na2CO3和NaOH
查阅资料2: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和Na2CO3两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
现象①
现象②
加入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现象③
加入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现象
现象④
加入 1%的CaCl2溶液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加入 0.1%的C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溶液变浑浊
 
表中的现象_____(填序号)为溶液变红色,现象③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实验方案 2:同学们取实验 1 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_____(填“1%”或“0.1%”)的 CaCl 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取少量滤液,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滤液呈_____ 色,证明猜想 1 正确。
(反思拓展)根据上述探究可知,保存鱼浮灵时应注意_____。

5.单选题(共5题)

7.
以CCl4和钠为原料,在700℃条件下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l4+4NaC+4NaCl).我国的这一研究成果被世界科学界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CCl4中碳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6:71
C.CCl4不属于有机物
D.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8.
完全电解18 g水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A.2 gB.4 gC.16 gD.32 g
9.
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丙中M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图乙溶液中b溶液一定不饱和
D.30℃时a、b溶解度相等
10.
向盛有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B.C.D.
11.
为除去饱和食盐水中的杂质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可加入的试剂有:
①盐酸
②氯化钡溶液
③氢氧化钠溶液
④碳酸钠溶液
下列各组加入试剂次序不能达到目的是(  )
A.④③②①B.②④③①C.②③④①D.③②④①

6.选择题(共1题)

12.2017年4月20日,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迈向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又一重大航天科技成果。这主要说明(    )

7.填空题(共1题)

13.
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图,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_______可分,而________不能再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综合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