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1)新时代,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目前,我国已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合理即可)。近年来,有些城市部分汽车的燃料改为压缩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A和B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C和

①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②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是______。
(3)在托盘天平(灵敏度极高)两边各放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足量稀硫酸的烧杯,天平平衡。向左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M,同时向右烧杯中加入相同质量的金属N,观察到从反应开始至结束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边(注:反应中都生成+2价的硫酸盐)则:
①M、N两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
②M、N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A和B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C和
A.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①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②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是______。
(3)在托盘天平(灵敏度极高)两边各放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足量稀硫酸的烧杯,天平平衡。向左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M,同时向右烧杯中加入相同质量的金属N,观察到从反应开始至结束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边(注:反应中都生成+2价的硫酸盐)则:
①M、N两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
②M、N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
某实验室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溶液,现实验室只有含少量
的
固体药品.

(1)如图所示为
和
的溶解度曲线,50℃时,将85.5g固体药品溶于100g水中,得到的是
______的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将
提纯的方法是______.
(3)小明用提纯后的
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
溶液,其操作步骤是:计算、_____、量取、溶解.经检测,小明所配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①
固体仍然不纯; ②溶解前,烧杯中有水;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4)将所配制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3%,需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硝酸钾溶液______g。




(1)如图所示为



(2)将

(3)小明用提纯后的



①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4)将所配制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3%,需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硝酸钾溶液______g。
3.
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1)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可把铁从磁铁矿石
中还原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份磁铁矿石样品(设铁矿石杂质不含铁元素和氧元素)进行探究,他们称取了13.6g固体样品,用图1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2所示。样品中
的质量是______g;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是______。

(2)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向黄铜样品中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氢气.则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除了可求出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外,你还能求出的化学量有______(填序号)
①锌的质量 ②锌的质量分数 ③铜的质量分数 ④硫酸锌的质量 ⑤硫酸溶液的体积
(3)铝是一种比较耐腐蚀的金属材料,这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生成一种薄膜______(填化学式),如果用铝来制取氢气,那么需要操作______(填编号),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A 用砂纸打磨表面 B 用水浸泡 C 用稀盐酸浸泡一段很长时间
(1)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可把铁从磁铁矿石




(2)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向黄铜样品中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氢气.则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除了可求出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外,你还能求出的化学量有______(填序号)
①锌的质量 ②锌的质量分数 ③铜的质量分数 ④硫酸锌的质量 ⑤硫酸溶液的体积
(3)铝是一种比较耐腐蚀的金属材料,这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生成一种薄膜______(填化学式),如果用铝来制取氢气,那么需要操作______(填编号),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A 用砂纸打磨表面 B 用水浸泡 C 用稀盐酸浸泡一段很长时间
2.计算题- (共2题)
4.
如图是化肥
上的标签。

(1)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结合标签的信息,通过计算说明标签上的化肥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加热20g这种
化肥样品,加热至固体完全消失。产生
的质量为3.4g。(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计算此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1)

(2)结合标签的信息,通过计算说明标签上的化肥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加热20g这种


5.
将一定质量的
和
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配成100g溶液,加一定质量分数的
溶液104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180.7g溶液,经测定滤液中含氯元素的质量为21.3g(不考虑过滤过程中物质质量的损失)。计算:
(1)所加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原固体混合物中
的质量。
(3)原固体混合物中
的质量



(1)所加

(2)原固体混合物中

(3)原固体混合物中

3.简答题- (共1题)
4.推断题- (共1题)
7.
下图是一些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C是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是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其燃烧产物是H。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C、E的化学式分别为:C______、E:______。
(2)G转化为H和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3)①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②D和氯气化合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以上图中无色气体C为中心,延展如图:

请写出实现这两个转化的另一反应物J、K的化学式:J______、K_____。

(1)C、E的化学式分别为:C______、E:______。
(2)G转化为H和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3)①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②D和氯气化合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以上图中无色气体C为中心,延展如图:

请写出实现这两个转化的另一反应物J、K的化学式:J______、K_____。
5.单选题- (共10题)
10.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向某无色溶液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 | 证明:无色溶液是中性溶液 |
B | 用食醋去除水垢 | 证明:食醋显酸性 |
C | 向铜片中滴入稀硫酸 | 证明:铜是氢后金属 |
D | 开启酒瓶,酒香四溢 | 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
A.A | B.B | C.C | D.D |
11.
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 |
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
C.食品变质——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
D.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
14.
下列做法不符合“珍惜地球资源”活动主题的是( )
A.农业和园林灌溉,改大水浸灌为喷灌、滴灌 |
B.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 |
C.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各种化肥、农药 |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旧书籍及废弃塑料 |
16.
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③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④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⑤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①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③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④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⑤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④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③④ |
17.
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
B.汽车油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
C.酒精在桌面上着火时用湿布盖灭 |
D.图书档案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
6.多选题- (共3题)
18.
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更好地掌握知识。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A.材料知识 | B.化学与农业 |
①钢筋混凝土和玻璃钢:复合材料 ②黄铜和不锈钢:金属材料 ③涤纶和塑料:有机合成材料 | ①氮肥:使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 ②钾肥:增强作物抗病和抗倒伏能力 ③磷肥:增强作物耐寒耐旱能力 |
C.化学符号与其表示意义 | D.安全常识 |
①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② ![]() ![]() ③一个钙离子: ![]() | ①稀释浓硫酸:水倒入浓硫酸中 ②煤气泄露:严禁火种 ③菜窖取菜:须做灯火实验 ④减少酸雨:使用新型能源 |
A. A B. B C. C D. D
19.
某K2CO3样品,可能含有Na2CO3、MgCO3、CuSO4、NaCl中的几种杂质.取该样品6.9g,加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2.2g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一定没有CuSO4 |
B.NaCl不与盐酸反应,说明样品中一定没有NaCl |
C.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
D.Na2CO3和MgCO3都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说明样品中一定有Na2CO3和MgCO3 |
20.
向盛有稀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向oa段(不含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B.到达b点时,烧杯内的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
C.到达b点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12g |
D.整个变化过程烧杯内的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
7.填空题- (共1题)
21.
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填空
①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_______。
②可用作酒精燃料的是_______。
③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______。
④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
⑤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_______。
A.乙醇 | B.活性炭 | C.氮气 | D.维生素 | E.石墨 |
②可用作酒精燃料的是_______。
③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______。
④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
⑤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_______。
8.实验题- (共2题)
22.
某兴趣小组根据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请回答。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b______。
(2)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某同学用C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氧气,当观察到______时开始收集。若选装置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为_______。若装置F内装满水收集氧气时,还可用于测定产生氧气的体积,此时还需要______(填仪器名称),氧气由导管______(填“c”或“d”)进入F中。
(3)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得甲烷气体,已知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应该选择的制取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b______。
(2)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某同学用C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氧气,当观察到______时开始收集。若选装置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为_______。若装置F内装满水收集氧气时,还可用于测定产生氧气的体积,此时还需要______(填仪器名称),氧气由导管______(填“c”或“d”)进入F中。
(3)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得甲烷气体,已知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应该选择的制取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序号)。
23.
创新是引领新时代发展的第一动力。如图是同学在化学实验创新大赛中的作品:

(1)图1装置为了使香烟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活塞应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2)图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U型管中______(填“左”或“右”)侧液面上升。
(3)如图3广口瓶中的两个青霉素小瓶,a中盛有浓硫酸,b中盛有水,青霉素瓶上方对应的胶头滴管中一个吸有水,另一个吸有浓硫酸。青霉素瓶______(填“a”或“b”)对应的实验会有大量液滴飞溅的现象;胶塞上还安装了一根玻璃导管,其目的是_______.

(1)图1装置为了使香烟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活塞应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2)图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U型管中______(填“左”或“右”)侧液面上升。
(3)如图3广口瓶中的两个青霉素小瓶,a中盛有浓硫酸,b中盛有水,青霉素瓶上方对应的胶头滴管中一个吸有水,另一个吸有浓硫酸。青霉素瓶______(填“a”或“b”)对应的实验会有大量液滴飞溅的现象;胶塞上还安装了一根玻璃导管,其目的是_______.
9.- (共1题)
24.
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
[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实验验证]
(1)小华测得废液的PH小于7,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明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小明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
[拓展应用]
(1)若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写出该反应过程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渣中物质为___,滤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
[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
[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实验验证]
(1)小华测得废液的PH小于7,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明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小明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
[拓展应用]
(1)若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写出该反应过程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渣中物质为___,滤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计算题:(2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