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小明同学用瓶装了一些泰山山脚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清水中加入消毒剂,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净化后的水变为蒸馏水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填蒸发或蒸馏),该变化过程属于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玻璃棒靠在滤纸任意一方 |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
C.滤纸的边缘要高于漏斗口 |
D.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
(4)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清水中加入消毒剂,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净化后的水变为蒸馏水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填蒸发或蒸馏),该变化过程属于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简答题- (共1题)
2.
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白色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后,用下列图进行过滤.请问:

(1)如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种即可);
(3)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这种水是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

(1)如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种即可);
(3)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这种水是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
3.单选题- (共11题)
6.
右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 |
B.![]() |
C.![]() |
D.![]() |
4.选择题- (共4题)
5.填空题- (共4题)
18.
阅读下面的短文,从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句子填空(填序号):
①在通常状况下,氯气呈黄绿色,②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③氯气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冷却到-34.6℃时变成了液态氯,④继续冷却到-101℃时,变成了固态氯。⑤把氯气通入水中,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盐酸和次氯酸。⑥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会燃烧,⑦氢气也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
以上句子中,属于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
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
①在通常状况下,氯气呈黄绿色,②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③氯气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冷却到-34.6℃时变成了液态氯,④继续冷却到-101℃时,变成了固态氯。⑤把氯气通入水中,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盐酸和次氯酸。⑥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会燃烧,⑦氢气也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
以上句子中,属于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
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
19.
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物质
(1)水_________(2)氢气____________(3)氧气__________ (4)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5)一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
(1)水_________(2)氢气____________(3)氧气__________ (4)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5)一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
20.
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图)

(1)图中,电源的正极与试管_______ (甲、乙)相连试管甲中的气体是___________, 它能____________,理论上生成氢气、氧气二者的比为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2)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新生成的微粒是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图中,电源的正极与试管_______ (甲、乙)相连试管甲中的气体是___________, 它能____________,理论上生成氢气、氧气二者的比为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2)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新生成的微粒是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