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将6 g碳在18 g氧气中燃烧,完全反应后得到的二氧化碳质量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4 g,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5题)
2.
在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来吸收艇上人员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时产生氧气供给人们呼吸(提示:2Na2O2+2CO2=2Na2CO3+O2)。现有1 950 g质量分数为80%的过氧化钠样品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氧气?
3.
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C2H5OH)燃料,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
C2H5OH +3O2。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968gCO2。
(1)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________?
(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8.4gCO2,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CO2相当于_______棵树吸收的CO2。

(1)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________?
(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8.4gCO2,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CO2相当于_______棵树吸收的CO2。
6.
已知R+H2SO4=RSO4+H2↑,若13g金属R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可制得0.4g氢气.试分析:
(1)RSO4中R的化合价为______.
(2)通过计算确定R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
(1)RSO4中R的化合价为______.
(2)通过计算确定R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0题)
7.
镁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Mg+O2
2MgO,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8 g镁和3.2 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 g 氧化镁 |
B.5 g镁和3 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 g氧化镁 |
C.3 g镁和5 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 g氧化镁 |
D.3.2 g镁和4.8 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 g 氧化镁 |
8.
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由于( )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是什么,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又是什么 |
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 |
C.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
D.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比 |
13.
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余反应后,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 )
A.9.6g | B.8.8g | C.6.8g | D.4.4g |
14.
在“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8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11g物质C和9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 B.32 | C.48 | D.64 |
15.
金属单质M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如下反应为2M + S
M2S。甲、乙二组学生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M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64 B. 56 C. 39 D. 23

| M的质量/ | S的质量/ g | M2S的质量/ g |
甲 | 6.0 | 2.5 | 7.5 |
乙 | 7.0 | 1.5 | 7.5 |
A. 64 B. 56 C. 39 D. 23
4.选择题- (共2题)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河段,流经青、藏、川、滇四省区,至四川宜宾与岷江汇合后称“长江”。金沙江约占长江干流全长和总落差的55%和95%,水能资源的富集程度堪称世界之最,是我国规划的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最大水电基地。
材料二 松茸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天然药用菌,是亚洲地区的特有物种。松茸常单生或群生分布于海拔1600~3200米的山坡上,与松、栋属的树木须根发生共生关系,形成菌根。松茸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在出土前必须得到充足的雨水,出土后必须立即得到充足的光照。可以说,每一支松茸的诞生都是造物主的奇迹。在全球松茸产区中,我国香格里拉产区是松茸产量最高的地区,年产量约占中国松茸总产量的70%,以及全球总产量的33%。
材料三 金沙江下游河段梯形水电站规划及香格里拉松茸产区示意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5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