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1)我国纪念“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是生命之源,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要检验我们当地的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你认为可以用_____来鉴别;
②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
(2)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试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⑴由实验_____形成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⑵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
(反思)
⑴若要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_____;
⑵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____
①要检验我们当地的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你认为可以用_____来鉴别;
②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
(2)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试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 实验药品 | 分解温度(℃) |
① | KClO3 | 580 |
② | KClO3、MnO2(质量比1:1) | 350 |
③ | KClO3、CuO(质量比l:1) | 370 |
④ | KClO3、Fe2O3(质量比1:1) | 390 |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⑴由实验_____形成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⑵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
(反思)
⑴若要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_____;
⑵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玫瑰花中含有香茅醇、橙花醇和丁香油酚等物质,请计算:
(1)丁香油酚(C10H1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丁香油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
(3)丁香油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4)16.4g丁香油酚中含________g氧元素(结果精确到0.1g)。
(1)丁香油酚(C10H1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丁香油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
(3)丁香油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4)16.4g丁香油酚中含________g氧元素(结果精确到0.1g)。
3.单选题- (共14题)
5.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理解有误的是( )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
B.原子的内部含有带电的微粒,但原子不显电性,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也不显电性 |
C.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 |
D.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 |
8.
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B.一个分子中含76个碳原子 |
C.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52:46 | D.一个分子中含23个氧分子 |
10.
创建文明卫生城市,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①自2008年6月1日起,全国各大超市和商城开始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
②倡导公共大交通,减少机动车燃油排放含氮、硫的氧化物的量
③在太湖流域249个村庄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④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⑤露天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和农作物秸秆
①自2008年6月1日起,全国各大超市和商城开始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
②倡导公共大交通,减少机动车燃油排放含氮、硫的氧化物的量
③在太湖流域249个村庄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④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⑤露天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和农作物秸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1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D.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
13.
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试剂、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
A.硬水与软水 ( 肥皂水,振荡) |
B.水与双氧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
C.二氧化碳与氮气(燃着的木条) |
D.食盐水与蒸馏水(蒸发) |
4.选择题- (共2题)
17.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 )
5.填空题- (共4题)
19.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_____;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__(填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
③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_____;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__(填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
③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21.
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现有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2)属于单质的是_____;
(3)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
(4)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A.水银 | B.冰水 | C.海水 | D.高锰酸钾 | E.空气 | F.氮气六种物质,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
(2)属于单质的是_____;
(3)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
(4)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22.
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用A代替“大于”,B代替“小于”,C代替“等于”,请分别选用“A”或“B”或“C”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1)沸点:液氮_____液氧;
(2)核外电子数:钠原子_____钠离子;
(3)微粒之间的空隙大小:水_____空气;
(1)沸点:液氮_____液氧;
(2)核外电子数:钠原子_____钠离子;
(3)微粒之间的空隙大小:水_____空气;
6.实验题- (共1题)
23.
实验题

上图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_____(填写装置序号)能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可选用装置_____。当用排水法收集时,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其理由是_____,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导管口开始冒气泡为何不能马上收集_____
(4)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
(5)D、E、F中可以收集O2的有_____。若用F图所示正放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_____(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用装满水正放的该装置收集,则氧气应从_____端通入。

上图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_____(填写装置序号)能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可选用装置_____。当用排水法收集时,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其理由是_____,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导管口开始冒气泡为何不能马上收集_____
(4)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
(5)D、E、F中可以收集O2的有_____。若用F图所示正放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_____(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用装满水正放的该装置收集,则氧气应从_____端通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