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物质的变化”知识过关练习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488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7

1.简答题(共4题)

1.
小红同学取一些白糖、面粉分别在_____中加热至完全烧焦,请回答:
①烧焦后的黑色固体叫_____,因此它们都发生了_____变化.
②该实验可说明白糖、面粉中都含有_____元素,也可说明不同的物质中可以含有_____的元素.
2.
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3.
物质_____化学变化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_____、_____ 、_____、_____、硬度、密度等。
4.
美国科学家卡尔•克里斯特成功地制d得盐粒大小的氮5(化学式为N5),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部分设备,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能会成为火箭和导弹后级的理想燃料.氮5是由排列成V形的5个氮原子结合而成的,化学性质极不稳定,需保存在﹣80℃的干冰中.根据以上叙述,你认为N5在应用领域有哪些用途?(写两条)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5.
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王刚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一、都是化学变化;二:______
(收集证据)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
a烧杯内壁出现______;b手摸烧杯壁有______感觉;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2)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______,蜡烛燃烧为______变化。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______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______变化。
(获得结论)猜想______(填“一”或“二”)正确。

3.选择填充题(共1题)

6.
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涉及化学变化的是(______)
A.棉纱织布
B.粮食酿酒
C.指南针应用
D.________

4.单选题(共13题)

7.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B.火箭发射C.食物腐败D.海水晒盐
8.
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化学变化)B.用醋清洗热水瓶的水垢(物理变化)
C.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化学变化)D.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为臭氧(物理变化)
9.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汽油挥发,木材制成桌椅B.气球爆炸,煤气中毒
C.自行车生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D.面碱风化,活性炭吸附毒气
10.
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制冷剂B.稀盐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C.食醋用于除热水瓶中的水垢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
11.
下面是教材中的一些插图,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品红扩散B.氧气验证
C.活性炭净水D.石墨导电
12.
下列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盐酸使指示剂变色
B.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
C.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
D.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
13.
下列酒精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挥发性B.可燃性C.是液体D.与水可互相溶解
14.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
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D.玻璃破碎、桔子榨成汁
15.
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气化B.蔗糖溶于水C.大理石破碎D.粮食酿酒
16.
以下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蒸气凝结B.钢铁生锈C.酒精挥发D.干冰升华
17.
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B.水的净化
C.燃料的燃烧D.风力发电
18.
下列过程中,主要依靠化学变化实现的是
A. 发射火箭B.水车汲水灌溉
C.太阳能供热D.风力发电
19.
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久置在潮湿空气中的铁钉质量增加
C.久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5.选择题(共1题)

2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长处  难处  好处

徐文秀

    ①回乡时曾问邻里一位百岁老人,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人与人究竟如何相处?老人平静而淡定地说,其实最管用最简单的态度就是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想人好处。静静想一想,这不失为人生之真谛,也不失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相安之术。

    ②多看人长处,既是一种角度,更是一种态度。《列子·说符》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走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觉得那个人无论是走路的样子,还是脸色,抑或是说话的样子,都像是偷斧的人。后来,他找到了斧子,又遇到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觉得他走路的样子、脸色、说话都不像是偷斧的人。现实中,有的人或先入为主看人,或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或干脆门缝里看人,等等,结果不是把人看歪了,就是把人看扁了,或者把人看坏了。延安时期,陈云同志在担任中组部部长时,曾一再告诫,要树立一个观念,要看干部的长处,你要光看他的短处,没有一个可用之人了,必须发现他的长处,这样我们才能使用每个人的长处。全面而不是片面、动态而不是僵化、具体而不是抽象、发展而不是静止地看待他人,就能看到一个生动鲜活的人、一个丰富多彩的人和一个可用有益的人。

    ③多帮人难处,既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情怀。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与人之间就应当互相帮助、携手前行。所谓“跌倒的老人扶不扶”“陌生人的求助帮不帮”,说到底都是一些“伪命题”。现实中就曾发生过让人唏嘘和感慨的故事。某人路过河边,见一小孩落水没有立即下水救援,当他回家没有找到儿子后,方才返回出事河道,发现溺水的正是自己的儿子,再将儿子从水中救起,为时已晚,小孩已溺水身亡。从根本上说,帮人就是帮己,我为人人就是人人为我。今天我帮人,等于明天人帮我。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的社会还有很多人有各种各样的难处、有各式各类的苦痛,特别是,我国还有很多生活在山高水冷、地僻天远的贫困人口,不少人都眼巴巴渴望着得到帮助。常怀惦记之心,常抱揪心之情,尽己所能,帮人所难,解人燃眉之急,助人成功之臂,可以说是积德行善,更是提升做人的境界。

    ④多想人好处,既是一种修为,更是一种修养。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是个人努力和贵人相助、高人指点、友人帮衬、家人支持的共同结果。然而,现在有的人取得了一些成功,满脑子想到的都是自己的不容易,一开口就是自己多么努力、多么艰辛,充其量再夸上几句自己的家人,他们看不到也想不起组织和他人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和好处,有的甚至还会反过来念念不忘谁谁谁刁难、排挤、打压过自己,耿耿于怀某某某妒忌、诬陷、诽谤过自己,等等。于是总是愤愤不平,委屈难消。知恩、感恩、报恩,是一种修养,是做人的美德和本色,对于那些在危难时、关键处、重要事帮助过自己的人,不可、不该更不能忘却。心存感恩不能只是说得好听、唱得动听,而是要体现在行动上,这样做了,实际上既心安、又理得,还为自己加分。

    ⑤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想人好处,则多一种祥和、多一份快乐、多一片天地,健康良性的“朋友圈”则会越扩越大,人生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6.填空题(共7题)

21.
化学变化的基础是________.
22.
下述描述生活中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_______)
A.瓷碗易碎B.轮胎能炸C.饭菜会馊D.____________
23.
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
A.煤气燃烧B.酒精挥发C.水结成冰D.___________,
24.
化学世界绚丽多彩,请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
A.绿色
B.黑色
C.紫黑色
D.白色
物质
高锰酸钾固体
氧化镁
四氧化三铁
碱式碳酸铜
碳酸氢铵
颜色
 
 
 
 
 
 
25.
5月14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在生产“亮菌甲素注射液”时使用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丙二醇作为药用辅料,已造成多人中毒、死亡.小杰同学看到新闻后,通过查询得到了丙二醇的以下资料:①化学式C3H8O2②无色粘稠状的透明液体③无味④易燃⑤沸点245℃⑥熔点﹣6.5℃⑦无腐蚀性⑧可用做水果催熟剂等,其中属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质的是   
26.
阅读下面的短文,从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句子填空(填序号):
①在通常状况下,氯气呈黄绿色,②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③氯气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冷却到-34.6℃时变成了液态氯,④继续冷却到-101℃时,变成了固态氯。⑤把氯气通入水中,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盐酸和次氯酸。⑥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会燃烧,⑦氢气也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
以上句子中,属于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
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
27.
在常温常压下有下列物质:①H2②H2O ③空气 ④CO ⑤塑料 ⑥石墨 ⑦KNO3⑧淀粉 ⑨生石灰 ⑩稀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填物质的序号):
(1)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的是______、能导电的固体物质是_____;
(2)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
(3)属于液体混合物的是_____、有毒并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是_____.

7.实验题(共1题)

28.
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中,水发生的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B实验中,水分解可以生成氢气,氢气在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连接一端的试管中产生,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C实验中,某气体燃烧后,在烧杯内壁出现了无色液滴。写出一个符合此实验现象的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科学探究题:(1道)

    选择填充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