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2.3自然界中的水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485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8

1.简答题(共2题)

1.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人类必须爱惜水-节约用水、保护水-防治水污染。
(1)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用洗菜水冲厕所 ②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③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浸灌为喷灌、滴灌
(2)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常加入______________,用来吸附水中的一些溶解性杂质,除去臭味。在吸附、沉淀、过滤、蒸馏四种净水方法中, _____________的净化程度最高。
(3)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元素”。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______。
a 水的电解  b 水的蒸发  c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4)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如果想知道得到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来检验。
2.
如图(1)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据此回答:

(1)图中B端为电源的_____________负(填“正”或“负”)极。
(2)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C、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
(3)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的。
(4)在上海世博园区内有许多饮水台,可取水直接饮用。其饮用水处理步骤如图(2)所示: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A 杀菌消毒 B 吸附杂质
(5)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责任。日常生活中有利于防止水资源污染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9题)

3.
小金在实验室完成了两个有关“水变化”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A.两个实验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电解水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两个实验变化前后分子种类都改变
D.玻璃管b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4.
水在电离时会产生水合离子,我们称这种水为离子水。水可分为正离子水和负离子水,负离子水亦称饮用离子水,正离子水亦称美容(消炎)离子水,它们本质还是水,但在物理性质方面与普通水有很大的区别。下列关于离子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水是电中性的
B.离子水和普通水的性质是相同的
C.离子水属于混合物
D.离子水在自然界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5.
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水
②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③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
④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⑤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A.①②B.③④C.④⑤D.②④
6.
电解水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如图所示)。现将一定质量0.1%的氢氧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没有改变
B.A中收集到的是氧气
C.阴极与阳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D.B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7.
现在校园内都推广“直饮水”,方便清洁,直饮水机内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②对应的作用是(  )
A.吸附杂质B.过滤C.杀菌消毒D.蒸馏
8.
下列关于水体净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自来水进行充分的过滤,就可以得到纯净水
B.蒸馏法是物理变化过程,是利用物质的溶解性不同而进行分离
C.沉淀法、过滤法等净化方法都是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
D.在自来水厂的水净化过程中,常需用化学方法杀死水中的微生物
9.
下列是某同学对水资源的有关问题的总结,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
A.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人均水量居世界首位
B.水资源的不足,将会造成深刻的社会危机
C.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应当爱惜它
D.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量却十分稀少
10.
检验某一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最简单的试剂是(  )
A.活性炭B.明矾C.肥皂水D.澄清石灰水
11.
小明对水的有关知识进行了以下总结:
(1)水资源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
(2)明矾可以使硬水软化
(3)活性炭吸附净水属于物理变化
(4)净化水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其中正确的是(  )
A.(2)(3)(4)B.(1)(4)C.(2)(4)D.(3)(4)
12.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氧气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反应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的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的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A.AB.BC.CD.D
13.
下列水的净化措施中,净化程度由低到高顺序是( )
①静置沉淀;②过滤;③蒸馏;④明矾吸附;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D.③②④①
14.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B.在水中加入少许氢氧化钠,能增强导电性
C.a、b分别是电池的负极、正极
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取氢气,成本高、效率低,不宜用于大规模制氢气
15.
   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
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16.
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17.
今年3月22至28日“中国水周”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A.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水分子无法通过高倍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C.水体中N、P元素含量越高,水质越差D.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能溶解很多物质
18.
小明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拟定如图所示的净化流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I中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明矾
B.Y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高铁酸钾消毒杀菌发生了化学变化
D.得到的净化水是纯净物
19.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
C.蒸馏可制得纯净水D.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20.
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等操作降低水的硬度
B.活性炭可将自来水变为纯净水
C.在淡水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
2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自然界中的天然水和氢气燃烧生成的水都是纯净物
D.纯净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一样,所以化学性质也一样

3.填空题(共2题)

22.
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_______________的吸附除去异味和有色物质;
(2)日常生活中,硬水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一种即可);
(3)检验某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硬水软化;
(5)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
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如图表示某市饮用水的净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等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请说出一个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的沉淀池中,除了用静置的方法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方法使水更干净。
(3)水质检验后,如果自来水在传输过程中存在细菌污染,人们在家中饮用该水之前应该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野炊时,要用初步处理后的河水用于煮饭,怎样用身边的物品(饮料瓶、手绢、活性炭、细沙、小卵石等)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在下面画出图(或用文字描述出图)并结合文字说明)_________
其中细沙和小卵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共1题)

24.
通过化学实验可以认识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
研究常见物质组成.
(1)A实验是用白磷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若未恢复至室温,则测量结果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B实验过程中,a管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根据两极生成的气体确定了水是由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得出此结论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

研究气体的制取、性质和收集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小红想打算用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较快的制取并收集一瓶相对纯净的氧气,应选用上述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在反应后是否可以回收再利用?_____(填是或否)。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选用上述装置中的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氨气的性质时,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写出氨气的两点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9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