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0题)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
B.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
C.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
D.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
3.
取三套如图1所示的相同的装置、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靠。气密性良好的烧瓶内均充满CO2,三位同学同时分别用注射器向烧瓶中迅速注入等量的水、饱和石灰水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再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所示气压变化如图2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2代表加入的是水 |
B.AB段气压增大的原因之一是液体的添加使气体体积缩小 |
C.曲线1中CD段气压“急速减小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 |
D.吸收CO2,用石灰水较合适 |
5.
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 下列行为不符合“绿色、节能、低碳”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废物再利用 |
B.人走不关灯保持房间常明 |
C.使用环保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袋 |
D.出门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 |
6.
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一个简单的碳循环过程,对于该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地球大气提供了所有的二氧化碳 |
B.植物只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元素转移到体内 |
C.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只能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 |
D.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叶掉落,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明显增加 |
8.
以下有关描述中属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①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密度比空气大
③可溶于水(体积比1:1)
④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⑤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常用作灭火剂
⑦二氧化碳沸点-78.5℃
⑧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常用作制冷剂。
①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密度比空气大
③可溶于水(体积比1:1)
④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⑤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常用作灭火剂
⑦二氧化碳沸点-78.5℃
⑧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常用作制冷剂。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⑦ | C.①②③⑦⑧ | D.②③⑦⑧ |
10.
在温室大棚中种植蔬菜,经常向棚内施放二氧化碳,其目的是( )
A.使害虫窒息死亡,防止植物病虫害 |
B.避免棚内发生火灾 |
C.产生温室效应,提高棚内的温度 |
D.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
11.
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研究开发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减缓大气温室效应 |
B.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汽油是最理想的燃料 |
C.开发风能、氢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
D.利用垃圾发电,变废为宝 |
12.
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一些装置,关于装置的选择和使用错误的是( )


A.甲装置既可以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也可以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
B.乙装置可作为利用干燥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
C.丙装置测量氧气体积时,瓶内装满水,气体从c端进入,另一端与量筒相连 |
D.若盐酸和石灰石足量,选择甲、丙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a依然无法收集到一瓶CO2 |
14.
下列替换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用木炭代替红磷也能得到同样结论 |
B.硫粉在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瓶底的水可用细沙代替 |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
D.用药匙向试管内添加粉末状固体,可以用纸槽代替 |
16.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能够制汽水,是因为二氧化碳极易溶于水 |
B.二氧化碳能做气体肥料,是因为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
C.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它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实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
17.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连接仪器 ②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A.①③②④⑤ | B.②①④③⑤ |
C.①④③②⑤ | D.①②④③⑤ |
18.
甲、乙是两名同学设计的两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两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 |
B.甲装置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相等 |
C.甲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
D.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 |
2.填空题- (共1题)
21.
如图分别是自然界中水、氧循环的主要途径。请认真观察并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结合图一从物质变化角度分析,两种循环有本质的区别,水循环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下同,氧循环属于______变化;
(2)从分子角度看,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______运动的结果、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______(填“太阳辐射”或“风力”)。
(3)图二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图示。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途径有______,产生氧气的途径有______。
(4)下列与氧循环无关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动植物的呼吸 b物质的燃烧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氟利昂破坏臭氧层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在不断变化,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
b空气中的氧处于动态平衡,循环过程中氧元素守恒
c氧气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d氧气在自然界中可以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有百利而无一害

(1)结合图一从物质变化角度分析,两种循环有本质的区别,水循环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下同,氧循环属于______变化;
(2)从分子角度看,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______运动的结果、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______(填“太阳辐射”或“风力”)。
(3)图二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图示。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途径有______,产生氧气的途径有______。
(4)下列与氧循环无关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动植物的呼吸 b物质的燃烧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氟利昂破坏臭氧层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在不断变化,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
b空气中的氧处于动态平衡,循环过程中氧元素守恒
c氧气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d氧气在自然界中可以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有百利而无一害
3.实验题- (共4题)
22.
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当制取较大量 CO2时,制取装置的仪器组合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
(2)若用如图 2 装置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进气口应为_______端(选填“a”或“b”)。

(1)当制取较大量 CO2时,制取装置的仪器组合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
(2)若用如图 2 装置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进气口应为_______端(选填“a”或“b”)。


23.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知识,请你结合如图装置图回答问题:(友情提示:所选装置均填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气体时应选用___________两装置相连接,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时,用排水法收集O2完毕后,停止实验时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4)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其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

(1)写出指定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气体时应选用___________两装置相连接,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时,用排水法收集O2完毕后,停止实验时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4)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其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
24.
根据图所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向A装置塑料瓶中加入约
体积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打开瓶盖,向液体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根据B装置进行实验时的现象,可以证明集气瓶中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将点燃的硫伸入C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根据D装置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向A装置塑料瓶中加入约

(2)根据B装置进行实验时的现象,可以证明集气瓶中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将点燃的硫伸入C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根据D装置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CO2及进行性质实验的部分装置。


(1) Ca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检验装置气密性,按图连接装置,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水至 A下端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3)加入药品。添加块状CaCO3固体时,为避免打破锥形瓶,应将锥形瓶______________,再放入固体。添加盐酸时,将稀盐酸从_______________ (填仪器A的名称)倒入锥形瓶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向放置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CO2,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1) Ca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检验装置气密性,按图连接装置,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水至 A下端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3)加入药品。添加块状CaCO3固体时,为避免打破锥形瓶,应将锥形瓶______________,再放入固体。添加盐酸时,将稀盐酸从_______________ (填仪器A的名称)倒入锥形瓶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向放置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CO2,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