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进行氧气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
①上图B装置中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
③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________(选填编号)。
A将烧杯换成水槽 B手捂在试管中间
C试管口橡皮塞未塞紧 D先用手捂住试管,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④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中生成了
氧气,计算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____。

①上图B装置中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
③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________(选填编号)。
A将烧杯换成水槽 B手捂在试管中间
C试管口橡皮塞未塞紧 D先用手捂住试管,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④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中生成了

2.单选题- (共19题)
11.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有氧气生成 |
B.向水中吹气,会使液体变红 |
C.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产生黑色固体 |
18.
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溶解时把粗盐放入有水的量筒中,并进行搅拌 |
B.过滤时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
C.加热蒸发时要不断搅拌直至水分全部蒸干 |
D.实验结束随即用手将蒸发皿从铁圈上取下 |
3.填空题- (共4题)
21.
葡萄糖酸钙(
)是一种常用的补钙剂。
①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钙属于__________(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葡萄糖酸钙的式量为430,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1摩尔葡萄糖酸钙含有__________摩尔原子,含有__________个钙原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②葡萄糖酸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①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钙属于__________(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葡萄糖酸钙的式量为430,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1摩尔葡萄糖酸钙含有__________摩尔原子,含有__________个钙原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②葡萄糖酸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22.
利用化学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①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中,在空气中体积百分含量为
的气体是__________,造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均用“化学式”表示)。
②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I.自来水净化中,常用__________作凝聚剂,使水中杂质沉降。
II.常温下,打开汽水瓶塞,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与__________有关。
III.水电解时,连接电源负极的玻璃管内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有色有味 b.能够燃烧 c.支持燃烧 d.易溶于水
IV.下图是水通电后分解过程中微粒变化的部分示意图,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其中元素以游离态存在的图示是__________。(填写图示序号)
V.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固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VI.如图是淡化海水的模拟装置。

冷凝器中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其_____________。
a.水分子的缔合性 b.比热容大 c.分散性
①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中,在空气中体积百分含量为

②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I.自来水净化中,常用__________作凝聚剂,使水中杂质沉降。
II.常温下,打开汽水瓶塞,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与__________有关。
III.水电解时,连接电源负极的玻璃管内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有色有味 b.能够燃烧 c.支持燃烧 d.易溶于水
IV.下图是水通电后分解过程中微粒变化的部分示意图,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其中元素以游离态存在的图示是__________。(填写图示序号)

V.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固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VI.如图是淡化海水的模拟装置。

冷凝器中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其_____________。
a.水分子的缔合性 b.比热容大 c.分散性
23.
配制
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碘酒所需碘和酒精的质量。(酒精的密度是
)
①计算:其中碘__________ g,酒精__________ g,酒精的体积为__________ mL。
②称量:用__________称量所需碘的质量,倒入烧杯中。
③溶解:用__________毫升(请填写
或
)量筒取所需酒精的体积,倒入盛有碘的烧杯里,用__________搅拌,使碘溶解。这样得到的溶液即为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的碘酒。
④装瓶并贴标签: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上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放到试剂柜中。



①计算:其中碘__________ g,酒精__________ g,酒精的体积为__________ mL。
②称量:用__________称量所需碘的质量,倒入烧杯中。
③溶解:用__________毫升(请填写




④装瓶并贴标签: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上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放到试剂柜中。
24.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25℃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
②35℃时,完全溶解20g甲物质最少需要__________ g水。
③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和_______。
④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依次为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⑤将25℃时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⑥35℃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均为a%,则甲溶液一定为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①25℃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
②35℃时,完全溶解20g甲物质最少需要__________ g水。
③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和_______。
④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依次为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⑤将25℃时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⑥35℃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均为a%,则甲溶液一定为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9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